世界哲学
-
二十世纪政治哲学[美] 凯瑟琳·扎克特 著,[美] 凯瑟琳·扎克特 编,赵柯 译《二十世纪政治哲学》由美国诺特丹大学荣休教授凯瑟琳·扎克特主编,对20世纪的十多位政治思想家及其理论,做了简明而不失深度的介绍,作为一本兼具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读本,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视野宽阔,论述深入。书中收入的哲学家上起杜威下迄泰勒,无论从时间地域或是理论传统角度看,都呈现出多元而完整的面貌。每一章的介绍,涵盖了思想人物的生平、学说和影响,并附进阶阅读文献,帮助读者渐次步入政治哲学的堂奥。 体例明晰,主题突出。思想史教材多以年代或人物编排,本书兼取两者的长处,以年代主题为经,以人物学说为纬,将整个20世纪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呈现给读者。 结构完整,问题意识明确。20世纪的政治哲学本身受到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巨大影响,本书对这一学科线索给予了充分重视,体现出编撰者的全局视野与问题意识,引导读者领悟不同理论学说之间的异同,把握思想发展的因果承继。 当前,全球信息交流深陷矛盾与对立,地缘政治的局部紧张演变成地区冲突;如何重拾人类文明的发展信心,建立起有效的对话与理解,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书带领读者回到过去一个世纪中的思想对话场域,从对二次大战的哲学反思中汲取明智、慎思的可贵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阅读价值和学习意义。
-
人性论[英] 大卫·休谟(David Hume) 著1739—1740年,休谟(Hume,1711—1776)出版了《人性论》;1888年,塞比-比格(Selby-Bigge,1860—1951)编辑出版了新版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影印的即是1888年版的1960年重印本。
-
知觉现象学[法] 梅洛-庞蒂(Merleau-Ponty) 著1945年,梅洛–庞蒂(Merleau-Ponty,1908—1961)在法国Gallimard出版社出版了《知觉现象学》。本次影印的是1945年版的1972年重印本。
-
沉思录[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著,梁实秋 译\t《沉思录》是古罗马帝国皇帝玛克斯·奥勒留的一部哲学思考札记,全书以格言体写就,分为12卷,共497则。各卷无明确的系统划分,各则之间也没有确切的联系,有的很简单只占一两行,有的多至数十行。“沉思录”的名字是后人添加的,这部书原本不是为了出版给人看的,只是作者和他自己心灵对话的记录,也是作者“每日三省吾身”的记录,所以其内容深刻而朴实诚恳,颇有启发意义。作为古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的末代皇帝,玛克斯·奥勒留不但是一个智慧贤明的君主,同时也是哲学流派斯多葛派的有名哲学家。而这部《沉思录》正是斯多葛派的传世代表作。\t《沉思录》原书为古希腊文,在很长的时间里以手抄本流传,1588年开始公开出版。译本很多,仅英译本就不下数十种,现行中译本多由英文转译而来。本版《沉思录》为翻译大家梁实秋在深入研究多个英译本后,据C.R.Haines的英译本译出,很大程度地保持了原作风格。\t
-
现象、实体与识《成唯识论》的哲学论证章启群 著本书以《成唯识论》文本为依据,以中印佛学发展为历史线索,并参照相关梵文文献,用20世纪的哲学视野,从形上学、存在论、认识论三个方面,系统整理了唯识学的哲学思想理论。并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从六个核心问题论证唯识学与现象学理论上的根本差异,为唯识学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清理了一些重要基础理论问题;从四个方面展示了《成唯识论》存在论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不同,揭示两种哲学理论的意趣和旨归,呈现两种文化、文明鲜明、异样的人生底色;将唯识学形上学与中西方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唯识学的种子论不仅具有世界万物生成发展和本质的唯物论倾向,也具有理念、意志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和动力的观念论倾向。本书作者期望以此探索出一条汉语佛教哲学研究的道路。
-
周易笔记孔繁大 著本书是作者多年学习《周易》的经验和体会,内容包括:《周易》的基本概念;《易经》六十四卦和《易传》十篇的解读。《周易》的基本概念,可以使读者在读“经”“传”之前明了易卦的基本构成和研读方法。解读六十四卦部分,每一卦前面置《序卦》的相关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作出解读。在解读六十四卦和“彖传”每卦后面都设“易语杂谈”,内容为笔者对某卦的理解、感悟、体会以及心得等。 本书是解读《周易》的通俗读物,对普通读者了解《周易》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尤其对初学者具有参考价值。
-
西南联大哲学课冯友兰 等 著《西南联大哲学课》收录了冯友兰、贺麟、汤用彤等哲学大家的文章、演讲以及授课讲义,以时间为线,梳理出从子学时代到清末经学时代的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脉络,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读透中国哲学史。 书中所选文章均为时任西南联大教授所作,通过阅读书中的文章,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以及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同时可以领略到大师们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
-
畸于人而侔于天王玉彬 著在气象蓬勃的“子学时代”,诸子之间激烈而深入的辩难与争鸣,是庄子哲学缘生并发挥影响的思想场域。本书以庄子与先秦诸子之间那些或隐或显的“思想对话”为核心关注:先是“立乎其大”地摘出庄子与老子、孔子、杨朱、惠施、孟子、荀子等子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继而围绕这些议题“反覆相明”地阐述庄子与上述子家的异同关系,终而寻绎其学术渊源、凸显其问题意识、彰明其理论洞见。一言以蔽之,“其学无所不窥”的庄子自由穿梭在丰厚的思想脉络与晦暗的政治现实之中,创制了一套“畸于人而侔于天”的标新立异之学,体现着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深情观照与深彻思考。
-
禅者的初心[日] 铃木俊隆 著,蒋海怒 译万事万物,始于心,终于心!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禅者的初心》是铃木俊隆的美国弟子整理他坐禅时的演讲辑录,从坐禅的姿势,谈到色空观,谈到无,谈到忠于自己的初心,指导人们在生活中如何修行,鼓励读者去实现自己的真实本性和禅心。当心灵不再渴盼外物,它就总是丰盈的。多放下一些,会更加清净、从容一些。在混沌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澄明清澈的初心,在嘈杂的环境中寻得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如果你开始禅修,那么你也将开始欣赏自己的初心,这就是禅者的秘密。
-
不安的智慧[美] 阿伦·瓦兹 著,马励 译焦虑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人们随波逐流,追求各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却忘记了自己的本心。《不安的智慧》是美国禅学大师阿伦·瓦兹写给焦虑的人们的一份心灵指南。在本书中,瓦兹从禅宗的智慧出发,阐明了焦虑和不安的本质,直指人心的内核。瓦兹告诉我们,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分裂的心智,而要摆脱焦虑,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颗开放的心。本书既是焦虑的人们的心灵自助书,又是一本洞悉时代弊病的诊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