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
-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尚杰 著,叶秀山,王树人 编本书是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之分卷。全书立足于经典原著,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以优美的文字创新性地介绍了18世纪启蒙时期的法国哲学。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了蒙田、帕斯卡尔、培尔、丰特内勒、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七位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篇介绍了拉美特利、萨德、狄德罗、爱尔维修、孔狄亚克、达朗贝尔、霍尔巴赫等七位法国唯物主义者;下篇介绍了布丰、杜尔哥、孔多塞、西哀士、圣西门、孔德等六位社会科学领域的哲学家。。
-
大家小书 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学派詹剑峰 著本书作者詹剑峰先生在先秦哲学方面,尤其是墨子和老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享誉学术界。本书是詹剑峰先生老子研究的重要成果。从记载老子事迹较多的古籍《史记》《庄子》及儒家的《礼记》《孔子家语》三方面来考察老子的事迹,从《老子》成书的历史考察其实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从其学说在初期的传人、稷下黄老学派、战国以至秦汉的黄老之学的流传与演变考察老子思想的发展和活动历史。并进一步评述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本书开始于文献资料的考据,结束于哲学思想的讨论,为老子这样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人物,勾勒了一个更加客观清晰的轮廓,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
从良知日用到经世致用陆月宏 著儒学之所以为儒学,是由于它对现实人伦世界的强烈关注,是由于它对性善的坚信从而对工夫操持的强调。进入明代中叶,程朱理学日益僵化,天理-人伦成为拘束士子的天网。阳明心学由于兼顾天理-人伦与心性-道德,从而迅速赢得士子们的心灵。阳明将精神超越的热情从天理转向人的自得自足之境,与明代士人在政治高压下从得君行道转向觉民行道有关。但是在阳明心学中,始终存在天理-人伦与心性-道德之间的争执。阳明后学的激进派强调*性-道德的逍遥与解脱,保守派则强调天理-人伦,从而逐渐回向程朱理学。是向左走向良知,还是向右回向人伦?明代中晚期的心学,主要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了不断的演变。王艮强调百姓日用即道,突出良知说的生活化和现实化,在实际践履中产生了弱化甚至取消工夫操持的倾向。在泰州学派中,始终存在人伦实践与良知本体之间的巨大张力。鉴于泰州后学的各种弊端,罗汝芳努力修正现成良知,着重强调人伦世界中的孝弟慈实践,表现出自然与道德相合的圆融色彩。“天台重名教,卓吾识真机。”在耿定向与李贽长达十余年的争论中,核心问题在于入世与出世、人伦与宗教、道德之学与性命之学的关系。 在包括泰州学派在内的心性之学转向经世之学的过程中,气学起到了关键性的桥梁作用。这是因为,由于气学把超越的本体意识转变为实然的宇宙根源意识,因此将尊德性转变为了道问学。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义理之性为气质之性所取代,气机生化的历史意识的崛起。 明末清初,由于天下分崩离析,对人伦秩序的关注成为华夏文明是否延续的生死攸关问题,思想界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先秦六经。针对当时良知现成论者径任本体而取消为善去恶工夫的现实,顾宪成试图以朱学工夫彰显阳明学本体,从而使学风重新变得笃实。顾宪成及东林学派以工夫实践救正良知本体流于虚空的思路,后经刘宗周以及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继承和发扬,终于使得学术风气由虚转实,开启了明清之际的经世之学思潮。在椎心的亡国之痛中,明遗民对明末士风的浇漓轻薄和学风的玄虚浅薄进行了无情批判。顾炎武从经世立场出发重新解释致知格物,要求士子“博学于文”,倡导平实可行的行己有耻主张。在保国保天下的时代潮流面前,将心性之学束之高阁而转向经世实务,实乃顺理成章之事。经学直接关系到保天下之事,因为惟有经学才能正人心。经世之学必定重视礼。这是因为,礼学有助于稳固儒家社会秩序,有助于恢复纲常伦理,有助于存道统。顾炎武坚持经史同源,自觉地以经史互训,尤为擅长寓经世致用于典礼制度的考证。在博学而缜密的考证中,洋溢着顾炎武担当天下的救世情怀与贯通古今的闳通深识。
-
瑜伽〔印〕斯瓦米·辨喜 著辨喜是近代著名的瑜伽士和吠檀多哲学传入西方世界的人。他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一个至大目标,人们可以采用瑜伽的道路来实现它。这些思想贯穿在他的演讲、书信、语录和其他各类著作中,对我们解决当今文明世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各种危机不无启发和帮助。本书即为《辨喜全集》中富启发性、具冲击力的语录之汇编,是他核心思想的体现,表达了现代综合性瑜伽的要义,是中国读者深入了解印度哲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读物。
-
教化[德]维尔纳·耶格尔《教化:古希腊的成人之道》 原书为三卷本,德文版出版于1934—1947年。第一卷“早期希腊”和第二卷“阿提卡精神的高峰与危机”描述了希腊文化在古风和古典时代的基础、成长和危机,以雅典的崩溃而告终;第三卷“伟大教育家和教育体系的时代”处理了古希腊在柏拉图时代的思想史。在这个时代,希腊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所珍视的一切——国家、权力、自由,但仍然坚持着教化的传统和理念。教化在书中作为研究希腊文化整体的基础,用来解释希腊性格形成的历史过程与他们建构理想人格的思想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该书构成了对整个早期和古典时期希腊教化传统的重要综合性考察和对西方文明基础的深刻而永恒的研究。正如耶格尔所言:“本书不仅面向学界,也面向所有在我们延续数千年的文明陷入今天的生存危机时再次寻找通往希腊文明道路的人。 ”《教化》德文版和英文版并行,本译本以De Gruyter出版社于1934—1947年出版的三卷德文本为基础,同时整合大量的英文版作者注释和添加了译者注释。除此之外,本书还专门收录了耶格尔晚年所著的 《早期基督教和希腊教化》(Early Christianity and Greek Paideia,哈佛大学出版社,1961年)全文,以及牛津大学教授雅希·埃尔斯纳(Ja? Elsner)的相关评论文章——《教化:古代的概念与现代的接受》[Paideia: Ancient Concept and Modern Reception,Int class trad (2013) 20:136–152]。
-
达尔文的危险思想丹尼尔·丹尼特 著查尔斯·达尔文用他的《物种起源》为生命的多姿多彩提供了一种解释:是演化和自然选择造就了这个星球上缤纷的生命。但他真的如这部划时代著作的书名提示的那样,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吗?自诞生的那一天起,达尔文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理论就引发过很多争议:被曲解、被滥用、被否认,并且引发过一次又一次激烈的辩论。虽然今天的多数人已经不再相信生命是神创的产物,并接受演化和自然选择才是生命多样性背后的力量,但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认为,很多人,包括很多世俗的学者——哲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甚至生物学家——对演化和自然选择仍然存在误解。他们的思维中或许已经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但却仍然为一种变相的“创造论”和无法解释的“奇迹”留有一席之地。在《达尔文的危险思想》中,基于公认的科学事实和缜密的逻辑论证,丹尼特提出,演化是一个机械的算法过程,这种算法过程不仅决定了羚羊的速度、老鹰的翅膀和兰花的形状,也同样决定了心灵、意义、道德等一部分学者不愿意用演化和自然选择来看待和阐释的概念。丹尼特在书中没有把对演化和自然选择的论述局限于生物学领域,还将其拓展到了文化、语言、社会等生物学以外的其他领域,把对演化和自然选择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书入围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并入选英国《泰晤士报》年度图书书单。
-
福柯的政治哲学于奇智这是一部关于福柯政治哲学的专著。作者素描式地勾画出福柯哲学的轮廓,进而集中探究福柯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三大核心主题“治理术”、“生命权力”、“生命政治”的发生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牧领权力”“国家理由”、“环视主义”等的系谱关系。治理术意味着司法国家转向治理化行政国家。福柯不是宏观国家理论家,而是微观国家思想家。他所探索的权力遍及精神病院、医院、学校、监狱、兵营、工厂等具体机构,他立足于此而建构了一整套“国家知识”。生命政治问题就是关于人口固有的健康、卫生、出生率、寿命、种族等的治理实践问题。“人口”作为新人物在 18 世纪登场,不仅是“生命权力人物”,而且是“生命政治人物”,或许,我们可以试探性地称之为“生命政治人”。
-
罪责问题[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安尼 译《罪责问题:论德国的政治责任》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本政治哲学小册子。在雅斯贝尔斯对政治的思考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彻底的自新道德与哲学,他针对二战时德国人的“集体犯罪”,把罪责细分为刑事罪行、政治罪行、道德罪行、形而上罪行四种,认为后三种是当时所有的德国人都逃避不了的。政治罪行须承担赔偿义务,道德罪行、形而上罪行只能经由每一位德国人以及全体德国人民通过“内在转变”,在道德与政治思维方式的“自新”的过程之中,才能清偿。作者在后记中指出:这本书应该用来自我反省。借由此书明确认识罪责、并接受罪责的同时,找到通往尊严之路。
-
禅的正门【日】山田耕云 著,龙彦 译本书是日本著名禅学宗师山田耕云的代表作,日文版1980年出版,后被翻译成英文出版。此次我社出版的中文版,是引进的英文版版权,且译者也参考了日文原版。山田耕云之子山田凌云在为本书的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介绍说:“禅是什么?简单来说,禅就是一种修行,人们通过参与修行来发现真实的自己,并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修整所发现的自己。……至于本书,我认为其特别之处在于作者的非凡经历。我相信,它一定能为寻求禅宗真理的人领航和导向,并将为禅宗文献做出持久贡献。父亲著成此书,让我引以为傲,希望有朝一日这本书也能成为禅宗经典。此英文版的顺利出版要归功于四位重要人物:保罗·谢波德、琼·里克、亨利·舒可曼和佐藤见学(Migaku Sato)。……相较于日文原版,英译版更加精简易懂。佐藤见学对照日文原版逐句核校了英译文,确保译文忠于山田禅师的原意。”作者山田耕云写道:“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地引导全世界渴求寻得心境平和的人,也希望它能启迪那些在禅宗修行之路上的人。”作为与《禅者的初心》齐名的禅学经典之作,本书的历史地位很高,影响力也很大。本书作者所倡导的遵循本心回归人性的禅修理念,对于当下大众的自我心理疗愈也有积极的助益作用。
-
从意识流到纯粹经验姚城《从意识流到纯粹经验: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研究》是一项关于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哲学的研究。彻底经验主义在詹姆斯那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一种从事哲学的方法,二是作为其晚期以“纯粹经验”为核心的哲学。在詹姆斯的早期心理学研究中展现出了两种进路的交织,一是以自然科学为基本方法和取向的生理学心理学进路;二是以彻底经验主义为基本方法的意识哲学进路。在意识哲学进路中,对意识流及其结构的发现是詹姆斯的一大贡献,然而在意识哲学阶段,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方法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于是,晚期的詹姆斯在意识哲学已获得的成就之基础上,完全地施行了彻底经验主义的操作,达到了以“纯粹经验”为核心的彻底经验主义哲学。本研究便是以彻底经验主义为基本方法和线索,将詹姆斯的哲学发展串联成一个连续整体的尝试,并考察彻底经验主义在一些哲学主题中的理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