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理解马克思并不容易!聂锦芳 著“熟知未必是真知。”马克思的名字人人皆知,但真正能进入其心灵和思想的世界却绝非易事。二十世纪以来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运动及对其学说毁誉不一的评论,表明“重新理解马克思”仍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思想课题之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王海军 著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伟大事业。进步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编译马列经典著作,创造性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关乎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以1919—1949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传播为对象展开系统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历程、重要特点及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廓清其编译与传播脉络,分析编译与传播特点,梳理编译与传播途径,总结编译与传播经验,进而揭示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
《反杜林论》学习笔记文选德 著《学习笔记》稿是作者文选德研读恩格斯经典著作《反杜林论》的读书笔记。为了纪念恩格斯这位和马克思一样雄踞人类思想高峰的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作者重拾20世纪70年代曾经多次研读的经典《反杜林论》,再次重温这部被称作马克思主义百科百书的著作,认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帮助读者阅读理解,作者逐段加以解读和说明,是一部教案式的学习笔记。
-
资本逻辑与生态文明王传玲,杨建民 著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从资本逻辑的视角阐明生态危机的产生和根源、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的辩证关系,对生态危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论证;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域下深刻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以及存在的争议,从而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另外,对现代化演进及工业化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又阐述了资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出资本的生态悖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和模式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为最终实现生态文明与资本文明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王海军,李莉 著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编译与传播,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殊阶段,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传播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殊阶段。本书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编译与出版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编译与传播的重要阶段、主要类别、基本特征、传播途径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影响与现实启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版本演化的历史轨迹,总结经典文本编译与传播的经验教训,揭示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王伟光 著,王伟光,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编《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本书是总第33辑,论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国际问题、判断国际形势、制定国际战略的意义、方法、路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社会发展理论,进行了多方面、多维度的研究。本辑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规律与经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具有启发意义。
-
马克思劳动批判理论视域下的社会经济正义问题研究王文臣 著本书致力于讨论马克思劳动批判理论与经济正义的内在关系。作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批判理论,与他的资本批判表现为同一个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正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与资本私有制这个根本前提。只要劳动和资本处于对立状态,就意味着资本私有制是社会财富占有状况的普遍状态,基于这种前提的制度样式则会加剧诸如贫富分化等问题的程度,经济正以在这一界限内将难以实现。当代中国如何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充分体现劳资双方的根本利益,在实现“经济正以”基础上体现“中国特色”是题中之义。科学对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活动及其诸环节,从而在避免两极分化等问题基础上实现基于“共富、共享、共同体”的经济正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8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著本书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在1863—1866年期间写的经济学手稿。时间跨度从《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完成之后,到1866年完成《资本论》第三稿。本卷收入的是:(1)第一册手稿第六章《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和前面几章保留下来的若干散页,马克思在整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第一版付排稿的过程中补写的一些注释草稿,即所谓散注;(2)第二册第1稿。本卷和第39卷同属一个单元。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邓伯军 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概念范畴、词汇词组、语句语段、段落篇章等话语符号做出解读。以实践方法论对解释学、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分析哲学等西方哲学方法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以实践方法论对因情立体、对待立义、依经立义、赋比兴等中国传统文论方法论进行创造性转换,通过立足中国实践,传承历史文脉,开拓世界视野,初步搭建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架构体系。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郗戈 著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号召,本书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历程中的标志性著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意蕴与当代价值进行了解析评述,尤其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方法、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统一性进行了专门阐释,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青年读者从文本解读、思想史诠释、理论建构和现实研究四位一体的整体性视野出发深入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生命力与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