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研究艾子 著本研究以《教育研究》和《中国教育学刊》为分析主线,参考相关权威期刊和著作,集中梳理了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通过总结研究发现,我国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运用逐渐超越了自然科学取向下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基于实践历史的辩证思维。
-
张奎良文集第八卷张奎良 著张奎良,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会名誉会长。出版《马克思的哲学历程》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鉴于张奎良教授突出的学术研究贡献和在国内学界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在张先生80华诞和从教56周年之际,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决定把张先生的多年研究成果,以比较全面系统的形式展现出来,满足哲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学习和阅读之需,以便更好地了解先生的学术思想、研究风格和学术贡献,把先生的研究在哲学领域传承下去,为此推出《张奎良文集》十卷。《张奎良文集》为张奎良先生自1982年至今取得的各项成果,包括著作、已发表文章、讲义、生活四个部分,各卷按照年代予以编辑。文集力图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再现张先生的学术研究轨迹和思想原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新探桁林 著本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丛书”之一种,在总结四十年改革开放经验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实质、动力等各个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实践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达到对规律的认识,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书稿内容导向正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十五讲魏红霞,邢广桥 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十五讲(修订版)》以十五个专题的形式,集中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十五讲(修订版)》在《十五讲》(2018年版)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该书的每一讲里,实现新思想、新观点进教材。通过对之前教材内容的丰富和补充,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同时,也能够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思想和新观点。
-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原著导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 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原著导读》重点遴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或论述,编写组为每篇经典著作撰写了导言,包括著作背景与意义、主要内容、结构和基本观点等,以期帮助广大读者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内涵、主要观点,把握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学会用经典著作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根据开设的经典著作导读课程组织撰写,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帮助领导干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理论成果。
-
《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陈红娟 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把德语、俄语、英语、日语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翻译成汉语文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以《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为研究对象,考证《共产党宣言》译本的数量、版本、译本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译本价值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阶级、革命、暴力、公理、消灭等马克思主义术语从西方语境进入中国语境其语义、指涉等发生的变迁及原因,勾勒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借鉴。
-
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修订本王雨辰 著强调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在在立足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的国情,广泛地借鉴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这就突显了加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性,这也决定了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开启了我国学术界从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观点评介转换到到对理论问题研究的新阶段,并在后来国内学术界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被广泛引用,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必备参考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新民说 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英] 乔纳森·沃尔夫 著,段忠桥 译这是一本全面且平易近人的马克思哲学导读书。作者乔纳森·沃尔夫认为,我们可以将马克思对当前社会的批判与他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区分开来,马克思仍然是眼下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最出色的评论员。沃尔夫还认为,“伟大思想家”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宏大理论的真实性,而在于其创造性、洞察力和系统的眼光。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在如今仍非常值得阅读。
-
走出人类世宋冰 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加剧了社会撕裂、政治纷争、经济衰退,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焦虑情绪。不同政治理念、治理框架和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相应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之间的比较、分析和反思充斥各大媒体和学术、政策期刊。然而,值此全人类共同面临大危机之际,我们是否应该更深层次地审视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形成和助推这种生存状态的理念与制度。鉴于此,中外哲学家都呼吁来一场“形而上学大流行”,以唤起人类对自身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反思,“让思想获得集体免疫”。 针对当下人类面临的困境,本书的作者试图回到哲学原点,重新反思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人的本质、人与其他存在形式的关系、高科技之于人类的意义等。 托比·李思深刻认识到微生物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提出我们并非生活在人类世,而是一直生活在微生物世。白书农认为,疫情为人类反思以往的“神本”“人本”文化提供了机缘,人类意识是时候转向对一般生命系统演化规律的探索,并塑造“生本”的思想体系。张祥龙认为,疫情给高歌猛进的高科技狂热打了一针镇静剂,或许“适生”科技才能给人带来长久的安康幸福。宋冰则从中国古老的“生生”观中寻求灵感,结合近年来引发热议的“共生”思想,探索人类与其他存在形式的联系。赵汀阳认为,我们需要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无情”反思,从更高的维度重新思考深层哲学概念,他提出苦难问题可能是“形而上学大流行”的一个更好的选择。王蓉蓉和沃思则分别认为,疫情是“道”的时刻,是体悟疫情“病毒经”的时刻。 我们必须走出人类意识上的“错位”,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同时,我们亟须进行思想转向和“升维”,重新思考幸福、痛苦、自由、生死等我们习以为常的理念和生命实践,寻找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困境与烦恼的方法和路径。
-
保尔· 拉法格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周莉莉 著拉法格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活动家。他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解释者,为传播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又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和时代的新特点,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积极探索。本书稿选择从社会主义的视角来对保尔·拉法格的思想进行考察和研究,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厘清拉法格的思想体系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之间的内在理论关联,从而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关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以便为在实践进程中科学把握和准确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更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