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数字劳动姚建华 著在传播新科技的突飞猛进将劳动数字化、数字技术使用者“劳工化”的趋势下,数字劳工作为新的分析范畴,逐渐成为传播劳动研究领域的前沿。本书通过对数字劳动研究理论前沿与在地经验两个维度的系统性分析与探讨,希冀建构经典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场域。一方面启发读者深入思考数字劳动问题,充分发挥经典理论的思想潜能,以此来穿透实践与现实,同时为相关研究者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使本书具有更强的否思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让读者切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二元张力,以实践引导对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刻地洞察资本、技术与劳动三者之间多重复杂的勾连关系。
-
希望的原理恩斯特•布洛赫 著,梦海 译从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上看,恩斯特??布洛赫与z具d创性的马克思主义者罗莎??卢森堡、格奥尔格??卢卡奇、安东尼奥??葛兰西齐名,他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 在流亡美国期间(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剑,撰写了《希望的原理》,表达了他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的世界的希望。 《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u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 《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唯物主义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领域。
-
马克思消费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孙国志 著本书以马克思的消费思想为主线,研究了马克思消费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实践原则、现实路径和面临的挑战,结合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剖析了消费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论证了马克思消费思想的科学性,呈现了马克思消费思想在新时代的典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的消费发展要立足于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公平消费、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原则,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书既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又关注当代中国的消费实践,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广松涉 著本书是广松涉的哲学代表作《存在与意义》(两卷本)的入门书或精华本,也是《事的世界观的前哨》 (《事的世界観への前哨》)的雏形。全书由广松涉写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8篇论文构成,其地位相当于笛卡尔的《谈谈方法》之于《第一哲学沉思集》。本书在批判“主体-客体”的传统二元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其自身具有原创性的关系性认识论。本书是广松涉对其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如“四肢结构论”和“交互主体性论”的初步构建和基本阐述,同时也包含其关系主义和物象化论的理论精髓。广松哲学体系中诸多论域和理论主题多由本书为前提而延展探讨。因此,对于想要理解广松哲学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极其重要而丰富的基础性先导读本。全书行文平实,新见迭出,细心的读者必可领会个中精义。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美育实践研究邓韵 著该著作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从历史、理论、现实三者统一的整体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美育实践问题。作者力图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审美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视野,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审美实践体系为总的研究方向,立足于理性与感性、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美育实践的基本经验与基本方法,并提出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审美化体系的内容设想和具体改革措施。
-
列宁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赵士发 编本书正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列宁、毛泽东与十月革命的时代意义”,由12篇论文构成。下篇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有8篇论文。这样的内容编排,读者不难发现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中心线索的。本书进一步加强了中西方学术界的交流,促进了对列宁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高校毛泽东哲学专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的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服务。
-
理解与建构郝春鹏 著历史哲学既古老又现实。如果说哲学是认识人自身的话,那么历史哲学就是通过历史来认识人类自身。认识的偏差会导致独断论、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历史哲学也同样面临历史决定论、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的危机。雷蒙·阿隆的历史哲学就是立足在现实基础上的哲学思考。本书是对阿隆历史哲学中最核心的“理解”与“建构”两个问题的研究。严格来说,阿隆的历史哲学未能真正解决历史主义所带来的危机,他的思想恰如其博士论文的题目一般,只是“历史哲学导论”。但作为一位同古典主义者最为接近的学者,阿隆更大的贡献在于他始终尝试挽救哲学在现代所遇到的问题——这乃是哲人尤为重要的品质。
-
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贡献李福岩,于政泉 著本书史论结合、理论与现实结合,全景展现《资本论》的创作、整理、出版、传播过程中恩格斯的独特贡献,及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贡献。
-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张艳宏 著本书将共产主义置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在深入探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整体性的基础上,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整体性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最早呈现,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是“思想理论、现实运动与社会制度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的辩证统一,是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整体统一”的思想观点。从科学性与价值性、规律性与主体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视角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特征。通过重释共产主义的整体内涵与整体逻辑,为人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本真意蕴和精神全貌,从整体上把握共产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指导。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卓高生,衡孝庆 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要有新任务,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回应时代的考题。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设置“马克思主义经典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等栏目,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等提供智力支持。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当前动向、思考认识与最新成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第3辑)》具体收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媒体党性原则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