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毛泽东思想概论顾伟民主编本教材充分吸收了《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以及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了精练的阐述,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时代性的特点。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叶绪民,刘海清主编本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大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观、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
毛泽东之路张树军,雷国珍,高新民著全书以时间为序,分别以“横空出世”、“民族救星”、“立国兴邦”、“万年岁月”四个部分,描写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1893~1976)的历程。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内容全面,资料翔实,是一部较全面的研究和缅怀毛泽东的参考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李彦敏主编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论断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的地位和特殊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
毛泽东思想概论张水利主编1934年夏,著名作家张恨水从北京出发,在郑州、洛阳稍作逗留后,进入陕西,开始了潼关至兰州的西北之旅,《西游小记》从一个旅游者的视角,记述了沿途各地的风景名胜以及民风民俗,可作导游文字来读。《西行杂记》是李孤帆1939年3月至12月在甘、青、陕以及四川的游历笔记,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对西北和成、渝等地的后方抗战情况叙述较详,二是对甘、青一带的藏、回民族风情和宗教问题关注较多。 《西游小记》是中国现代家喻户晓的作家张恨水的游记。“九·一八”日本侵占东北以后,有识之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倡导开发西北,建设大后方,以为抗日救国之基地,于是东南人士纷纷来西北考察。 1934年5月,张恨水携北华美专工友小李,离开北京,前往西北考察,考察活动历时近3个月。张恨水以“西北民生疾苦”作为素材,创作了《燕归来》、《小西天》两部长篇小说,以反映西北大社会,而将西北沿途所见所闻,写为《西游小记》,介绍风景名胜、民生民俗、历史地理,以引起国人对于开发西北的关注。 《西行杂记》是李孤帆以中国银行高级职员的身份,于1934年3月19日至12月19日,在甘肃、青海、四川、陕西等地公干之余的游记,共31节,大体按时间先后排列。书中作者用较多篇幅记述了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重庆、成都、兰州、西安、宝鸡、汉中、桂林的情况,以及当地民众有序疏散、沉着防空的情形。书中还对甘青一带的藏族及藏传佛教、回族及伊斯兰教有着极为详细的记述,举凡寺院、教派、生活习俗等都有生动的记述。此外,书中还对西部的成都、西安、兰州等地的风物、民俗、民众生活等都有细致深入的记述,并对一些陋习予以批判。总之,本书对于认识抗战时期的中国西部社会,编写西部地方史志,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巩庆海,柳耀福,孙熙国主编本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等内容。
-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布和,刘荣主编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两课”统编教材。本书针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脉相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论述其主要理论、发展与历史地位。
-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韩建民,张小楠主编暂缺简介...
-
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德)李博(Wolfgang Lippert)著;赵倩,王草,葛平竹译<br>本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术语的形成、发展以及个别术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毛泽东的思想模式中的作用。探讨这样的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靠马克思主义的文献。这些文献必须包括尽可能从最早期的一直到毛泽东时期所出版的资料。<br>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传入日本比传入中国早,所以中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多半是从日本的出版物翻译过来的。<br>翻译时,中国的译者借用了很多日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因此,也要追溯日本术语的形成过程。要探讨术语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必不可缺的资料是19世纪与20世纪初的词典。汉语的和日语的词典在本书资料的探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r>
-
鲲鹏之梦张育仁著作为中国革命英雄史诗中最具超凡魅力的主角,毛泽东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他的诗词中蕴涵着的政治哲学、道德文化的内容,令世人瞩目。本书把目光扩展到中国古代典籍和非典籍文化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思想变革所造就的精神氛围,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所生发的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力图从诗化哲学的高度对毛泽东诗词中蕴涵的政治、哲学、文化、道德等内容作全方位的立体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