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研究梁工本书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首次予以宏观概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圣经的关系切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20世纪以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圣经的观察和思考,继而论述了国外政治—经济视野内及文学—审美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唯物史观论域中的《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圣经》、诸多杰出学者异彩纷呈的新颖创见,尤其分析了哥特瓦尔德在《亚卫的众支派》中对传统释经学的挑战,及其对古代以色列社会所做的极具创新价值的理论剖析。
-
实践哲学[加拿大] 安德鲁·芬伯格 著,胡大平,张云龙 编,王彦丽,葛勇义 译本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之一,主要是针对卢卡奇的《为辩护》而作,本书作者芬伯格将“实践哲学”作为马方马克思主义这一传统的潜在信条,他从马克思、卢卡奇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等诸多著作进行阐释,以证实他的观点。全书分以下几个部分:实践哲学;理性的维度;自然概念的形而上学批判;物化与理性;哲学的实现;主客体同一性的争论;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后期实践哲学;实践哲学:总结与重要性。
-
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吴胜锋 著本选题尝试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体系专著,共七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书稿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内容设计和主要问题等。第二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体系建构,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三个板块,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的主要内容、鲜明特色、以及在哲学领域和社会思想史中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第三部分为比较研究,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联系了当代心灵哲学、意识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深刻内涵与当代价值。书稿主要观点:(1)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有机完备的意识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是精神哲学史的重要环节。(2)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体系的辐射轴心。(3)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的比较研究,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理论的重要路径。
-
新世纪以来的国外马克思热许晓丽 著《新世纪以来的国外“马克思热”》在界定“马克思热”概念和爬梳其相关历史的前提下,对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热”的兴起范围、形成原因、主要热点论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深入分析了其本质和影响,并在对其理论意义作出理性反思的基础上,总结了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镜鉴作用。
-
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肖宁 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哲学革命,但如何理解这次革命的意义,学界存在争论。《青年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认为:纵观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演变过程,只有从思维方式的转换和世界观革命的意义上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真实含义,才能在根本意义上与以往哲学区别开来,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进步和现实意义。而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首先要理解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实践”转向,要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就要回到青年马克思形成实践观的历史现场。从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中去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思维逻辑,其中,马克思对“对象性活动”的关注和思考为其实践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跟踪调查研究吴潜涛 等 著本书通过对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公民道德状况的跟踪调研,在同以往调研数据(10年前由吴潜涛教授主持的同类调研)的比较分析中,描述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公民道德的客观现状及其发展特点和走势;通通过总结梳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基本经验,积极吸纳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和民族治理社会转型期道德突出问题的有效举措,结合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和公民的思想道德实际,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穿越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迷雾的路径。
-
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研究郭倩倩 著本书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人的尊严是涉及主体个性追求和价值认可的核心范畴,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本质上就是一部追求人类尊严实现的科学。本研究集中在区别于传统尊严观把尊严看作是抽象人性的属性和一种固定的范式,马克思则认为尊严是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人的本质确证的价值存在。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独特理论话语,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不停留于浪漫主义、抽象的情感关怀之中,而是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人出发,基于历史发展的总体逻辑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来探寻尊严的内在意蕴,真正以人的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为价值前提,揭示出实现尊严生存的现实道路,既探寻了尊严“形上”的人性前提,又蕴含了关于“形下”的现实批判,真正克服了以往尊严理论与现实实践相脱节的难题。最后,以一种灵活开放的形式来发掘、呈现与发扬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的当代价值也是本选题研究展开的重要意义所在。系统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尊严的实质内涵,丰富当代中国关于人学的系统研究,促进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对于新时代强化人的尊严的现实关切,促进人的尊严的全面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
青少年幸福的影响机制及培育路径研究张艳红 著《青少年幸福的影响机制及培育路径研究》系统阐释了青少年幸福感的内涵、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机制和培育途径。结合其学习生活实际,构建了青少年幸福的三大评价指标——总体幸福感、总体幸福指数与具体生活满意度。从个体行为及其结果的控制源角度出发,提出了青少年幸福感来自个体内部的动力、认知、行为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压力与支持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单独直接作用于青少年,也可以形成合力作用于青少年。同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培育青少年幸福的五大路径。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百年大事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本书采用编年体形式,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全面记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进程和理论贡献;全面记述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进程和理论贡献;重点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进程和理论贡献。
-
学科、学术与话语王海军本书对该时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主要历程、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学术话语权争夺、中国共产党推动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和由此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等诸方面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与整理,深入挖掘该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初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珍贵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