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刘卓红 著本书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实践,以21世纪世界与中国“两个大局”为背景,全面深入探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命题。书中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线索,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时代之声、关注时代主题、解决时代问题,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贡献。通过深入研究,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在21世纪的新成果、新理论、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新贡献。
-
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研究刘传春 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更新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一方面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对外合作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相结合,围绕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利益交融的合作动力、互联互通的合作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目标,全面系统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的创新内容,凝炼包括立足于中国构建点线面有机统一的合作网络、建设公正国际秩序在内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另一方面,将“合作”与“共赢”紧密结合,构建以“共赢”为总指标的实践效应评价体系,论证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创新的实践价值。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顾海良 著该书对作者近几年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作了贯通式总合,既系统展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多维学理内涵,也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创造,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和思想境界;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崭新形象,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和“中国化”的理论升华。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中,拓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
马克思主义平等论李纪才 著本书旨在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来匡正平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确立平等理论研究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坐标和立场、观点、方法。著作首先对平等研究的迷失进行了分析,以此为问题导向,对“平等”概念、“平等”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平等”的尺度、平等观念的历史等作了学理回答。在对“平等理论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本书重点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社会主义平等观及其研究平等问题的方法论。作为本书的落脚点,著作以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方法论对平等命题和各种平等理论进行了审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平等”的理论分析,对各种平等观的批判及各种平等研究方法的辨正。最后,本书基于对思想史的深刻把握,从历史维度上对平等观念、立场和研究方法的倒退现象作了评析,由此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理论为指导,才能把平等研究置于科学基础之上。
-
解答时代之问朱亮高 著本书是作者学思悟践“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成果集结,收录作者近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撰写的40余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三个方面为构架,层层递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思考和领会,表达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坚持不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堪称一部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倾情用心之作。
-
拉美激进左派史蒂夫·艾尔纳 著此书是一本介绍当前拉美左派政府治辖下不同政治潮流和社会利益的论文集,它探讨了今日拉美左派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对其政权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条件和冲突力量也予以了评价。此书不仅比较了当代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激进左派,同时还解释了为什么这股新的左派潮流不同于历史上的共产主义、民粹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主义,非常有助于读者了解当前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现实方面的复杂性。这本书出版后获得很高的评价, 有研究者认为“该书富于理论洞见和经验分析,对我们理解当代拉美的大众运动和政治选择都非常具有帮助。”目前该书已经成为美国一些大学讲授拉美政治的课堂读物。
-
重读马克思《巴黎手稿》札记朱立元 著本书是朱立元教授在1992年初版、2014年新版的《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美学问题》基础上,重新研读和研究马克思这部伟大的手稿所作的系列札记。该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关节点,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三个关键词,关于“实践生成”论思想的阐发,关于马克思现代存在论思想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的论述,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双重超越,关于马克思美育理论总目标的最初设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学习的心得。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作者独立思考的、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
有风景的思政课张彦 著国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推行“专家大报告 教师重点专题讲授 学生研究性学习 现场教学”四位一体整体教学模式改革。通过现场感受和实地教学能切实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促进知行合一。 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现场教学活动的照片和文字记录,汇总各类媒体对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活动的报道材料进行汇编,既充分展示浙江大学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的风采,又对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高校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起到参考和示范作用。
-
《资本论》的读法杨照 著源起看理想的口碑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凝聚杨照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尽的思想资源,人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现在正是时候,告别课本里的“教条”,跟随杨照,真正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要理解现代社会,《资本论》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对今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仍有着重要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从《资本论》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动机出发,试图还原一个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资本论》,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深刻与趣味。
-
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程鹏宇本书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侯外庐的专题研究。全书分为十章,而这十章又可以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侯外庐大学时代的思想及其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和第二章“侯外庐早年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史研究”,这是侯外庐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前的思想和学术经历,这两章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史学史内容,但却是我们理解侯外庐史学思想的必要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三章“侯外庐学术路径的形成——兼与陶希圣、郭沫若相比较”、第四章“侯外庐对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研究与运用”以及第五章“侯外庐眼中郭沫若导师与论敌的双重形象”,这三章的核心内容是侯外庐学术领域的转变,即从经济学向历史学的转变,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早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地位。第三部分是第六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初版)的学术意义”、第七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初版)和第五卷的修订与学术贡献”、第八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的学术意义”。这三章是对侯外庐的经典著作《中国思想通史》的系统研究,也是本书最核心的部分。第四部分是第九章“侯外庐思想史研究中的史学史特色”,这是从思想史与史学史交叉研究的角度对侯外庐思想史研究特色所做的探讨。第五部分是第十章“侯外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是对侯外庐的历史理论体系的梳理和总结。此外,本书在结语中总结了侯外庐史学遗产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侯外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启示做了说明。附录则是两篇有关侯外庐史学的专题论文,与正文亦可相互印证。本书史论结合地研究侯外庐的史学思想以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