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刘昱,陈海丰 著刘昱、陈海丰两位作者,尤其是陈海丰教授,几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入的耕耘和研习,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下的政治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虽然是一家之言,但对于人们思考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视域及践行路径朱荣英 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代发展的目光批判文化传统与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场阐释西学思想,这二者应该实现内在统一。这个统一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大众化辩证整合的过程,当然这就内在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传统文化与当代实践的一面回眸、一面前瞻的双重认同特征。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世偕行、与时俱进,拓展视野、革故鼎新,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不断在实现大众化过程中确立理性自信与方法自觉,积聚精神能量、顺应时代要求并走在时代前列。
-
马克思主义文本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刘昱,陈海丰 著本书从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出发,从弄清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眼里,唯物史观所说的“物”究竟是什么开始,深入探讨了马克思关于“历史”、“个人”、“社会”、“人的本质”、“人的本性”等等核心概念,跟随马克思和恩格斯进入唯物史观宏大雄伟的科学殿堂,总结出唯物史观建立的五个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以下结论:社会主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人本身开始的,即从为能够让社会成为人的本质而做准备开始的,能够缩短和减轻在这个过程中的痛苦的历史运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常素芳 著本书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出发,在理论上深入分析支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以及实施教学衔接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分析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思维误区与实践偏差。第四部分,从理论层面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运用的目标、原则、策略、内容、方式以及保障体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五部分,从实践层面介绍国内不同层次高校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运用的经验与探索。
-
马克思生活观及其当代价值顾燕峰 著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始终贯穿着对生活的审视。他对现实生活给予强烈的关注,并从人类思想文化中汲取理论营养,逐步形成了关于人类该如何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他从现实生活的主要矛盾出发,以人的物质生活变迁和人的发展作为主线来衡量整个历史的发展和变革,为人类探寻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马克思的生活观激发了西方学者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也成为中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指路明灯。研究并运用马克思生活观审视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著《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文库》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案等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括三个系列:一是著作单行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要论摘编本,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本选题是《文库》著作单行本系列之一。
-
伟大的马克思陈先达 著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参照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释了马克思是一位超凡的伟人、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真理,以及新时代如何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等具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念好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党人的“真经”筑牢思想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研究不断变化发展的世情、国情、党情,回应时代和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理论思维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一个新时代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
列宁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王超 著本书紧扣“社会主义革命与和平共处”二者的辩证关系,通过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背景和俄国具体历史处境,探求十月革命发生和列宁相关活动的具体历史渊源和动机,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十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双面性和内在矛盾:通过暴力寻求和平和通过和平最终消灭暴力;前者是现实,后者是远景。这是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和苏联国家在内政外交上一直存在的矛盾问题。这个矛盾推动了苏联和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十月革命前后的历史处境以及列宁思想的几大渊源——尤其是马恩关于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开始,从现实和理论上为十月革命的发生进展以及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外交政策提供解释。十月革命后,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局势以及世界帝国主义和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对立,列宁为维护新生落后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生存与发展,实现持久的和平与解放,提出了以世界革命与社会主义和平共处思想为主的国际战略思想。最初阶段,列宁将苏俄生存与发展的期望寄托在世界革命的国际战略上。一方面,列宁由单一地寄希望于西欧发动世界革命,扩大到落后的东方革命,逐渐强调东方国家民族革命对世界革命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苏维埃俄国的地位由世界革命的“序幕”和“火炬”,变成了世界革命的策源地和世界革命的中心。随着政权的建立,列宁思考着如何通过构建一种和平的局势来缓和并促进十月革命的成果。他提出了两个维度上的“和平”: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同被压迫国家、民族、无产阶级的和平共处。这两种和平共处虽然在根本立足点和结果上有所不同,但无疑地都构成了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一极。随着苏俄取得国内战争的全面胜利,面对国际环境出现的和平“均势”与世界革命进入低潮的局面,优先发展苏俄国内经济的战略需求迫使列宁对苏俄的国际战略思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世界革命的奋斗目标的前提下,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两制和平共处思想),尝试通过利用资本主义的资金和技术来促进本国的发展,恢复国民经济和解决饥荒。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特殊的“均势”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列宁两制和平共处思想的初步提出;租让制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标志着列宁两制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在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苏俄同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大国从敌对的战争关系转向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同时也实现了与主要毗邻国家建交。这个历史过程体现了列宁世界革命思想与和平共处思想的辩证关系。 作为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世界革命思想与和平共处思想二者在当时具体的历史处境中虽然矛盾但是却共同地需要,而且具有同等的战略地位。世界革命与和平共处辩证统一于俄国基本的国家利益,统一于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统一于在社会主义短暂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结合,统一于现实和远景。列宁的国际战略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论,还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国际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苏俄的对外政策方针为新生政权创造了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关系的新局面;团结了被压迫国家和被压迫阶级;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革命的发展。对于当前中国而言,列宁国际战略思想具有几点重要启发意义:从历史纵向和横向把握国内外处境,将自身放在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历史而具体地认识中国当前的发展和国际形势;实事求是地处理共产党的理想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务实灵活地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历史/意识形态之间关系;以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融入国际社会,建立合作安全机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而正确的选择。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本书编写组 编本书是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的。是继案例教材《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的理论读本。本书由十多所高校14位专家参与牵头编写,有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记协等业界专家记者参与讨论修改。本书与以往新闻理论教材相比,有鲜明突出的风格特色:紧密结合习近平新闻思想,以十二讲的形式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文风,讲述了新闻工作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重大原则问题。本书形式上也有创新,分利用媒体融合技术,以二维码的形式关联了丰富的音视频资源。十二讲内容如下: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新闻工作基本要求、遵循新闻传播客观规律、认清新闻事业根本性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新闻真实、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遵行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与传播新技术同行实现媒体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本书使用范围很广,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材,也可为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培训学习使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指导焦成焕 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指导》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年版)》编写而成,包括 “内容概述———习题训练(含参考答案)———阅读思考”三大板块。其中“内容概述”力求凝练新教材的教学要点;“习题训练”(含参考答案)试图聚焦新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给予精当的解析;“阅读思考”则着力拓展学习视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