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 2021年第2期张江主编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丁国旗执行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秘书处、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室共同编辑出版的一本论文集,每年出版2期。本期内容分为五个板块: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美学及文论研究、文艺评论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收入本书的文章大多数在国内正式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有比较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研究王景玉 著《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研究》在研读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著作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逻辑理路,阐释并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该书总结并提炼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治理的一般性概念,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治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框架,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的建构基础。该书系统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的内容以及相关原理,从其目标指向、组织逻辑、价值取向、政策和策略、推进基础等层面进行了深度挖掘,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的整体性、人民性、引导性等特征,并为理解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治理思想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
-
资本逻辑与公共性桑明旭 著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视域不仅鲜明地体现为资本逻辑批判,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公共性批判维度。马克思的公共性批判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过程,随着唯物史观立场的确立和资本逻辑批判视域的开启,马克思实现了公共性基本范式变革。马克思以资本逻辑的形成和发展为主线,对公共性的一般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并重点剖析了现代社会公共性发展的内在动力、演进趋势、危机形式及其解决思路。系统阐释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双重视域及其理论观点,对于当代社会公共性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中国哲学史研究魏义霞 著本书以比较的方式对中国哲学进行研究,这主要包括四种方式:,同一学派内部的比较如作为儒家孔子与儒家孟子之间的比较、作为道家的老子与作为道家的庄子之间的比较等。第二,不同学派之间的比较,如作为儒家的孔子与作为墨家的墨子之间的比较、作为墨家的墨子与作为法家的韩非之间的比较等。第三,同一时代的比较,如明清之际的颜元与戴震之间的比较、近代的严复与谭嗣同之间的比较等。第四,不同时代的比较,如先秦时期的庄子与汉唐时期的列子的比较、南宋的朱熹与明代的王守仁之间的比较等。借助全方位、多维度的比较,勾勒出从先秦到汉唐再到宋元明清终到近代的整部中国哲学史。
-
工具理性批判理论郭先红本书以工具理性批判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文献阅读等研究方法,梳理出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三条主要批判路径和思想逻辑的三个基本演进阶段。三条主要批判路径如下:一是对工具理性进行哲学式批判( 要求恢复哲学意义的原初的真善美、科学出现以后的哲学意义上的真善美,这是理性的两个发展阶段,不存在实质矛盾) ;二是对工具理性肆虐于其中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 对失去了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社会进行批判) ;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物化现象进行批判。这三个维度的批判经常互相结合但又不完全地、必然地同时出现。其思想逻辑的三个基本演进阶段为:一、工具理性促进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经济强制力代替新教伦理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新的信仰;二、为了不断获得更多利益,资产阶级不断提高他所面对世界的合理化、机械化和数量化,整个社会存在的彻底资本主义合理化无限进展的道路被打开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随时随地会打断这一“合理性”的“非理性”灾难;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把工具理性思维渗透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处处合理性中蕴含着整体的不合理性,工具理性在消解国内反抗意识的同时阻碍着全人类的解放。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赵周贤 著本书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宽广理论视野对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研究和阐释,对于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马克思与德国启蒙运动司强在黑格尔之后,面对时代的转变,布鲁诺·鲍威尔把黑格尔哲学的事后反思,改造为朝向未来的行动,即黑格尔哲学的费希特化。费尔巴哈通过批判黑格尔哲学,走向人本学。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通过区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将德国现代化的问题,提升为人类解放的问题,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继承了德国启蒙运动的成果——辩证法(有机体的方法);另一方面,克服了其观念论的前提,使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与哲学的沉思或看的特质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是行动或革命的理论,其旨趣在于改变世界。
-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金燕 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书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这个历史区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研究对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书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实践——总结的逻辑思路展开,在系统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中介、内容、实践过程,科学评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较为深入地总结和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时代启示,为当前继续深入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王立胜 单继刚 主编本书收录首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30人论坛重要与会学者的发言。内容分四个部分:1.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 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特征 3.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何以可能”这一核心论题的讨论,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问题。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历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存在已是存在的事实,但它如何回应当今的时代之问和国家需要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演讲集主要以演讲、论文的形式,呈现了各位重要学者对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的富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的解读。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 第三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西方的演变刘文旋著本书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演变史上的一种特殊哲学形态来看待。本书先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脉络来说明它的形态性质和主要特点;接着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特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刻画,从而加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并在这种比较中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态特征;之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理分布、政治关联性及其形成原因来确定其形态特征;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态转变进行了充分论述,从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文风特点、文化关联、主题转换等方面说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和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