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毛/邓经典理论
-
《哥达纲领批判》这样学孙熙国,张梧 编《哥达纲领批判》这样学
-
《莱茵报》时期文本这样学孙熙国,张梧 编《莱茵报》时期文本这样学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性质研究吴东华,常荆莎,李敏伦 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凝结,是我国各族人民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性质和实践要求作出多维度论证,深刻辨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区别,澄清了人们对一些概念的模糊认识,其基本观点对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性质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
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研究郭倩倩 著本书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人的尊严是涉及主体个性追求和价值认可的核心范畴,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本质上就是一部追求人类尊严实现的科学。本研究集中在区别于传统尊严观把尊严看作是抽象人性的属性和一种固定的范式,马克思则认为尊严是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人的本质确证的价值存在。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独特理论话语,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不停留于浪漫主义、抽象的情感关怀之中,而是从具体历史情境中的人出发,基于历史发展的总体逻辑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来探寻尊严的内在意蕴,真正以人的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为价值前提,揭示出实现尊严生存的现实道路,既探寻了尊严“形上”的人性前提,又蕴含了关于“形下”的现实批判,真正克服了以往尊严理论与现实实践相脱节的难题。最后,以一种灵活开放的形式来发掘、呈现与发扬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的当代价值也是本选题研究展开的重要意义所在。系统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尊严的实质内涵,丰富当代中国关于人学的系统研究,促进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对于新时代强化人的尊严的现实关切,促进人的尊严的全面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杨耕本书把马克思的哲学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等多维视角去重释马克思的哲学,力图展示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重塑马克思的形象;重新研究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历史理论、人的理论、交往理论、认识论、价值论等理论,并从现象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维视角重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明确指出,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使哲学的聚焦点从“解释世界何以可能”转向“改变世界何以可能”,其理论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论特征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
新帝国主义论田世锭新帝国主义的本质何在?新帝国主义与全球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消除新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帝国主义理论,对于认识新帝国主义是否仍然是重要的和必要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本书分为“新帝国主义的实质”、“新帝国主义与全球化”、“新帝国主义的替代路径”和“经典理论的当代价值”等四个部分,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所发表的成果,其反思和论证都是深入且富有启发的。
-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刘仁胜生态危机始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西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并初步形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帝国主义三种主要理论体系,继而对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书的研究绝大多数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奥地利等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来自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思想基本能够反应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应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术语中国化渊流考释靳书君等 著本选题充分占有中共党史、汉语外来词和早期中外辞书等领域的 新史料,锁定了许多重要术语的首见文献,并综合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历史语义学方法、结构语言学方法和话语分析技术,成功地将概念史学术范式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材料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创新性,兼有考据学特色、文献学特色和语言学特色。本选题援用100多件经典著作译文译本,考证译词译语近200个,注疏马克思主义重要术语概念30个,贯穿德语、英语、俄语、日语、汉语五种文本,涵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五大基本学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术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廓清了马克思主义原著术语中国化的实现机理,构建了一个相对系统化的汉语马克思主义术语群。选题从术语意义生产机理到译本文本线索,再分基本学科展开术语考证注疏,后运用定译术语构建话语体系,形成了编、章、节、目层次明晰、逻辑严谨、循序递进的体系。该选题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式深化细化;有助于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奠定术语基础;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辞典和马克思主义大典的编纂工作;有助于通过概念定义权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
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矛盾江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暴露无疑,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矛盾,如何改造世界、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心和思考的首要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经济、政治、生态、社会等多个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矛盾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阐释。关于“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形成了新自由主义论、消费不足论和利润率下降论三种主要观点;关于“合法性危机与财政危机”,他们从政治矛盾视角再次确定资本主义的限度,揭示资本主义必然陷入危机的趋势与逻辑;关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他们努力探求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揭示资本主义积累与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逻辑关系,探索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未来出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结构危机”,他们以现代世界体系理论和社会积累结构理论为基础,从全球和制度结构两个层面探讨资本主义结构危机问题。
-
共同体、未来社会与美好生活刘梅本书由未来社会的前沿问题、未来社会的可能设想、未来社会的当代实践以及有关未来社会理论的探索争鸣等内容构成。其中“前沿问题”部分侧重收录近年来国外有关未来社会的基础理论探讨,以及作为未来社会理论根基的“共同体”、“好生活”等核心思想的文章;“可能设想”部分侧重收录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对作为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共产主义思想的不同理解的文章;“当代实践”部分侧重收录当今世界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成果和教训文章;“探索争鸣”部分则侧重反映针对当今资本主义替代方案和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观点之间的论战和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