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
鹖冠子甄论杨兆贵《鹖冠子》是一部先秦子书。自唐代被视为伪书后,一直被学界忽视。马王堆帛书出土后,它重新回到学者的研究视野。本书有以下两个研究重点:一是论证了被柳宗元批评为伪书的《鹖冠子》的真实文本性质与历史地位。本书分上下两编研究。上编就《鹖冠子》19篇中的12篇考证其成篇年代、学派归属、思想主干;下编综合研究,主要从鹖冠子与《鹖冠子》的关系、《鹖冠子》的形上学与其在先秦汉初道家史中的地位、鹖冠子的理想政治论三个方面来论述。本书的研究结论修正了一些过去学界的固有意见,对推动先秦思想史研究有积极的作用。二是本书以《鹖冠子》作为战国时期子、书关系的范例进行研究,可进一步厘清两者关系,对当前研究先秦思想史尤其是子、书关系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当前学者研究出土文献,常常臆测及“按号入座”,论述不精细。本书在子、书关系书这方面研究可作为典范)。
-
此心不动叶顶 著本书从数百万字的王阳明著作中,选取365个对生活有用的王阳明经典句子和案例,挑选出了365句对生活有用的心学金句,围绕修心这一主题,一天一句,由浅入深,让我们不断成长,成为一个内心强大,诸事从容的人。
-
儒学门径秦敬修,秦治,秦帼英秦敬修,生于1910年7月,名汝泽,号孝子,甘肃平凉人。1932年开始游学于关中大儒牛兰川、山东理学家孙乃琨、山东大儒张范卿等名师门下。1943年在陕西扶风贤山书院、凤翔县宗铭书院任教。秦敬修编辑大宋五子著作精华切于日用者,取名《五子书》,命秦治简练精准注述出版,使人易读易识而冰释原文深奥难明之郁,以为学习五子思想阶梯;进而上读《四书》,研学《五经》以明圣人大道。《五子书》依照为学路径,兼顾五子传承,序列为六卷,共计一十九篇,合四百十六章,每章按照原文、注解、述评顺次排列以论释其义。【述评】内容多为秦敬修之子秦治对本段文义的学习心得记述,或对本段文义的详细说明。直接引用的先儒注释或《近思录解义》《周易卦解》等书中的义理阐释,均注明了文字来源。
-
以正震之李若晖《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与政治史上有着巨大影响,深入研讨《春秋》经传之政治哲学,并以之结合中国历代之社会治理及政治制度变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的古今之变,有着重要意义。本书收录了学界对于《春秋》经传政治哲学及其影响的论文十三篇,分别从《春秋》经政治哲学、《春秋》三传政治哲学、《春秋》政治哲学的历史影响三个方面对此主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
老子思维钱旭红本书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老子及其《老子五千言》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并涵盖了古今中外众多领域的大家对老子多方位的理解。全书另辟蹊径,通过当代 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事实,如以波粒二象性喻大道的有无特性,揭示了老子的宇宙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具体的事例,为读者提供了《老子五千言》的一种科学解读视角,来揭示老子理念、思维的深刻含义及其现代性、未来性。
-
四书纂疏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赵顺孙 撰,陈静 校点《四书纂疏》二十六卷,南宋赵顺孙撰。顺孙学宗朱子,得家学之传,为朱子三传弟子。终身用力于四书,溯求考亭之原委,自谓:“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因编取朱子诸书及门人讲解有可发明注意者,悉汇注下,以便观省,名曰《纂疏》。”《四书纂疏》乃渐次单独成书,何时合刊无从考定。《四书纂疏(全三册)》充分引用朱子之说,旁引黄?o、辅广、陈淳、陈孔硕、蔡渊、蔡沈、叶味道等十三家学者之说,皆为朱子之学者,而不旁涉他家。朱子学逐渐形成规模,《四书纂疏》功不可没。《四书纂疏》现存最早版本为《通志堂经解》本,初刻于康熙十九年,后有乾隆五十年补刊本、同治十二年粤东书局重刊本。此次校点整理,以《通志堂经解》康熙十九年初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四书纂疏》是重要的四书学著作,影响深远。此书为首次校点整理本,校点精审。
-
宋儒微言卢国龙 著本书根据北宋政治变革的庆历更新、熙宁变法、元祐更化三阶段,将北宋儒学的主流思潮与之对应,即范仲淹、孙复、石介及李觏等人为先导的庆历学术,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派学术,以及分别以苏氏父子和程氏兄弟为中坚的元祐学术。在此基础上,进而把北宋儒学复兴的实质内涵归结为多元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在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狭窄视野,建立了“大儒学”的概念,而且凸现了儒学的丰富内涵,促使学界对儒学的认识由内容单薄的心性之学或道德形上学转而关注其所固有的文化历史功能。
-
《论语》真的很容易曾仕强暂缺简介...
-
中国心学董平 等暂缺简介...
-
论语全解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论语全解》十卷,宋陈祥道撰。陈祥道的《论语全解》成书于北宋神宗年间,是王安石新学现仅存的一部《论语》学著作,同时也是用王安石新学注解《论语》的集成之作,体现了王学注重性命义理的解经特点。陈祥道为王安石高弟。其《论语全解》不仅涉及道体之论,注重性命之说,以未发已发释性情,还注重主体的修养,阐发穷理尽性之说;同时也存在着将天理人欲对立的倾向。陈祥道在诠释《论语》的过程中博采众说,注重以理明道,立足于儒学的立场,将“三礼”“三玄”、《孟子》《中庸》等著作中的思想与《论语》诠释相结合,体现其兼采汇通的思想特色。陈祥道《礼书》是重要的礼学著作,其《论语全解》亦于礼制解说明晰,可供侧面参考。宋哲宗绍圣后,王安石《论语解》、其子王雱《论语口义》和陈祥道的《论语全解》一并作为科举用书,盛行一时。此书旧无刊本,除《四库全书》的几个抄本外,尚有六个抄本存世。此次校点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上海图书馆藏明抄本和清代曾作为《四库全书》底本的南京图书馆藏抄本为校本,择要收录四库馆臣校书的飞签和其他标记。本书为首次校点整理。校点者为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刘蔷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姜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