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
周易义疏邓秉元 撰本书系2011年出版的《周易义疏》一书的增订版。本书反对传统的象数易学及“当位”说,主张以《易传》解释《周易》,并提出一套新的融贯《易传》义理的《周易》义例,以此贯通《周易》三百八十四爻。从形式上看,本书以文言写就,分“义解”和“疏证”两部分,“义解”阐述作者之见,“疏证”则遍引古人之说,折衷传统易学之得失,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当代易学著作。
-
孟子研究·第三辑陈晓霞本书为国内孟子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结集,包第三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征文参评论文17篇,业内孟子研究专家最新成果6篇。本书分别从孟子的思想渊源、孟子对"亲""贤"的思考、孟子的"良知说"、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西方的"心灵"与孟子的"心"、从工夫论角度论孟子的"心、气、形"三个维度、孟子政治哲学的历史观、明代对孟子的学术与政治贡献的评价、人口和财税等经济因素对孟子早期政治思想的影响、孟子对古代井田制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立论,兼及孟子后期继承者的思想学术,书中都做了精要的梳理与充分论述。本书是研究孟子及其后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
现代儒学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编 著《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本辑为第十三辑,其主题为“儒家功夫哲学”,收录了杨国荣、黄玉顺、吴震教授对倪培民教授《儒家功夫哲学论》一书的评议,以及倪培民教授的回应。“工夫”是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国哲学能够给世界哲学提供的可能性资源之一。专家学者从功夫的多重内涵、功夫与本体、功夫的时代性、功夫与知识论、功夫与伦理学、功夫与形上论、功夫与生活艺术等诸多方面,诠释了儒家功夫哲学,同时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将儒家功夫哲学与西方实践哲学进行比较,指出儒家功夫哲学的主要特色。另外,“青年儒学论坛”栏目收录了李思远、崔翔、邢万里三位青年学者的三篇论文,分别探究荀子“王霸之辨”、朱子“中和”新说和熊十力“本习之辨”,即辨析儒家和新儒家代表人物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书评”栏目收录了四篇书评文章,分别对倪培民的《儒家功夫哲学论》、杨泽波的《儒学谱系论》、东方朔的《权等
-
传习录【明】王守仁《传习录》是明代王守仁(王阳明)的哲学语录。由门人徐爱、钱德洪等辑录。编入《阳明全书》作为首篇,共上中下三卷。“传习”一词,语自《论语·学而。全书采用学生问,王阳明答的形式展开,又收有一些书信,内容丰富。王阳明的主要哲学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等, 在书中均有体现。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心性儒学的高峰,钱穆认为,《传习录》是中国人要读的经典之书。梁启超称,学阳明先生思想,应读《传习录》。
-
孙子[日本]平田昌司 著,黄沉默 译本书为“古典新读”系列第三辑作品《孙子》不过六千言,却在千百年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古今中外诸多学者关注、研究和肯定。本书从“《孙子》如何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典”这一问题出发,追寻《孙子》在历史上被世代阅读以及反复“诞生”的过程,解读其中的精妙,并尝试完成对此问题的解答。
-
治道的理想郑济洲 著中国传统治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挖掘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资源,无论对于建立中国思想研究的主体性,还是对于建立当代世界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书探赜先秦以来主要儒家哲人的治道理想,试图展现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和核心思想。作者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所教导形成的“政治共同体”,塑造了儒家以道统引导政统的政治理想。从汉代儒宗董仲舒倡导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到宋代朱子“格君心之非”,再到明代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儒家对王道政治的期待,内具着士大夫对道统的坚守;儒哲的独立人格和责任精神与现实的政治并存,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阴阳结构”。
-
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刘振英,田青本书论析了荀子思想与商鞅、墨子、韩非子等诸家思想的关系,以儒家思想发展进程为线索,对荀子与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谭嗣同等诸位思想家的理论进行了观同别异,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荀子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判断与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了剖析,突出了荀子思想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内在联系与学术个性。
-
清学观澜朱彤窗自晚清民国以来,章太炎、梁启超、钱穆、侯外庐、杨向奎等先生后先继起,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范式。近40年来,陈祖武先生秉承杨向老之教,尊重历史,求真务实,以学术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在传承中寻求创新,提出“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理念,强调“乾嘉学派是一个历史过程”,指出晚清学术“会通汉宋以求新”,中国学术依然沿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执着地求索,曲折地前进。凡此种种认识和论断,有力地推进了清代学术研究,开辟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书是诸弟子对陈先生学术理念的继承和阐释,从多角度、多层次弘扬和发展陈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命题。
-
周易浅述(清) 陈梦雷 撰 ; 郑同 点校《周易浅述》八卷,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以王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及苏轼《苏氏易传》、胡广《周易大全》、来知德《周易集注》。诸家未有说者,及其所见与诸家不同者,则抒己见以申明之。其撰者陈梦雷以为,《易》之义蕴虽多,大抵为理、数、象、占四者。以四者解《易》,即为此书之纲领。本次点校所用底本,为四库全书本,另有杨道声周易图说附于全书之末。
-
学道德经的第一本书杨鹏 著《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家经典,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的规律和奥秘,两千五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中国文化和自然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人用它为学、修身、齐家、治国,现代人用它解释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处世,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力量。 本书作者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教学名师,研读《道德经》三十余年。本书是作者花了近十年时间,在新东方管培生内部指导讲义基础上写成。他在书中不仅将儒释道的传统文化做了打通,还运用西方社会经济学进行解读,更融入了自身十几年系统运用《道德经》管理企业的经验。 全书的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作者除了对《道德经》八十一章逐章进行翻译释疑以外,还增加了生僻字注音、生词解释;更在解读的主体部分加入了史实典故、管理案例,从学习与管理实践的角度读通《道德经》。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应用经典文化指导学习、生活、管理,帮助读者开悟智慧之源,走向自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