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
易学思想诠释与历史文化探微张涛该书稿集中体现了作者近年来对易学典籍、易学文化的新诠释、新认识,并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其他重要方面,包括诸子思想和子学典籍、传统灾害治理和社会保障、地方史志和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认同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力求从多元化的视角对中国易学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进行深度思考、精准解读,相信能够有助于易学、史学、哲学、文献学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助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繁荣。
-
《周易》治道研究周克浩 著《周易》作为一部具有深度的古著,一直以来令人产生极大的兴趣。本书对《周易》进行了解码,挖掘其包含的深刻洞见。作者解读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以《大学》“修齐治平”为纲阐述了《周易》如何启迪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书旁征博引,论述详实,在探讨殷周时期天命观的改变、深刻忧患意识驱动以及阐释道德修养等方面,都为读者带来新的见解和认识。此外,作者还深度解读了《周易》对于家庭治理的一整套理念,其中涵盖了婚姻经营、待人接物、家风涵养等。在治国之道部分,作者分析了国家教育、法治、战争与和平等问题,所展示的深刻见解使读者有豁然开朗之感。总之,这部作品就像是一本《周易》的解读课本,让我们可以理解和触摸到《周易》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逻辑和智慧。
-
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郜积意 撰章以三卷本《京氏易传》为对象,讨论《京传》建候积算之例以及六日七分与八宫卦序之间的可能联系。第二章讨论《诗》“五际”说与殷历的相关。第三章讨论《世经》三统术与刘歆《春秋》学。刘歆《世经》据三统术推排古史年代,并释《春秋》经传。又《汉书·五行志》所载刘歆《春秋》日食说,也全以三统术立论。然三统术与《春秋》经传历日并不吻合,但刘歆在《左传》历数与三统相异时,仍加引证;在经传日食之期与三统推算结果不符时,迳改经传历日。第四章据殷历还原出郑氏的周初年代表,并据以考察后世学者以今、古说归类郑学所存在的问题。第五章由汉及晋,延伸讨论杜预《长历》编排。由杜氏的从赴说可知,《长历》的编排,不但与杜氏的历日考证相关,也与杜氏对经传的理解相关。附论为“《乾凿度》主岁卦贞辰解”,可与章、第二章相发明。
-
魏晋玄学史康中乾 著本书初版名为《魏晋玄学》,于200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23年崇文书局再版,改书名为《魏晋玄学史》。本书对魏晋玄学的内涵、产生和分期、历史评价等方面做了概要的论述,并着重从史的角度,对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中朝)玄学、东晋玄学的思想做了系统考论和诠释,详细介绍了何晏、王弼、郭象等代表人物的思想。
-
传习录[明]王守仁 撰、萧无陂 导读注译《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的汇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古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传习录》为每条语录编写了序号,又在不改动文本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主题相同或相近的语录放置在一起,进行导读,并列出其他可参看的条目,以便读者全面了解王阳明对同一主题的相关阐述。注释参考了学界的研究成果,在解释词义、句义的同时又有所考证,力求指明来源。译文与原文左右双栏对照,对阳明引用的典故和经典原文,参考学界有关“四书五经”的译注,进行直译,对某些心学概念,则结合译注者的理解,采用新的翻译。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好读、易懂的版本。
-
人与世界杨国荣本书通过对“事”的多维度考察,展示了把握现实存在的独特进路,在扬弃思辨的形而上学和形式的形而上学的同时,也使以真实存在为指向的形而上学在新的形态中得到延续。从总体上看,本书可以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的具体尝试。
-
熊十力文化随笔郭齐勇析其体系,摭其英华,分神游玄圃、衡论人文、独立学思、学以成人四编,立体呈现千载真儒学之集大成者、现代新儒家之开山宗师熊十力先生体大思精之哲思、真诚恻怛之情怀、针石珠玉之文辞、独立天壤之人格。
-
让儒学温暖世界杨朝明暂缺简介...
-
周易的美学智慧王振复 著《周易》乃中国文化之源,其之成为一种“学”,且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影响之大,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本书以美学的原理提取《周易》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并梳理其逻辑结构。作者基于“美学是人学、人文学”的观点,综合考察与分析时代历史与民族文化心理间的交互影响与作用,深入揭示了中华文化由原始的巫性智慧向美学智慧演进过程的内在理路及其特色。本书作为“王振复美学论著集”的一种,有助于全面认识作者的美学成就。
-
周易正解曹胜高本书是《周易》的解读书。作为中国传统经典,《周易》采用阴阳变动的视角观察天地秩序的变动,凝聚了中国先人早期认知自然的基本模式,并以此作为判断社会变化的法则,当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的认知模式、思维定式、理解方式和表达习惯。作者按照目前通行的《周易》卦序,对周易中的爻辞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条理分明,深具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