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历史语境主义李见顺暂缺简介...
-
实践与行动理查德·J.伯恩斯坦作者理查德·J.伯恩斯坦是新法兰克福学派和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本书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在马克思和黑格尔背景下,本书把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至关重要的实践和行动问题放在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三方对话中加以探讨,其丰富性和学术性至今引人瞩目。本书的目标是重建以及解释那种导向行动和相关概念关注之内在辨证关系,并试图探究现在向我们开启的多种选择。
-
哲学评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本书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编纂的学术连续出版物,倡导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史问题的原创性和文献性研究,尤其重视刊发对当代哲学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比较哲学问题进行深入阐发的论文。范围涵盖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科学哲学、逻辑学等在内的哲学学科。本辑是第31辑,设形而上学与知识论、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科学哲学、中国哲学、欧陆哲学、康德哲学研究、博士生论坛共七个栏目,收入19篇文章,展现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斯瓦扬布往世书张冬梅,马维光编译《斯瓦扬布往世书》是尼泊尔的一部佛教经典。它依托尼泊尔古代神话传说,以梵文诗体偈颂的表达方式,通过古德高僧之口,讲述了尼泊尔七位古佛时期发生的故事,如加德满都谷地始初佛的生起,中国五台山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往尼泊尔山谷劈山泄湖,尼泊尔王国的创立,斯瓦扬布佛塔和五佛神龛的建造,王国统治者和人民应如何信守正法、善政和礼佛等。本书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讲述和颂扬佛陀、主要神祇和帝王的相关传说的同时,也阐释了哲学和宗教命题,是尼泊尔神话与历史、佛教与印度教文化融合的产物。
-
道教伦理陈霞 著本书上篇讨论道家道德哲学。“德”与“道”是道家最重要的哲学概念。老子大量谈到道德,并追问道德的根基。“道”作为根基具有超验性、形式性、包容性、非强制性、普适性、实践性等特征。道教继承并转化了道家道德哲学,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劝导“头上三尺有神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承担了社会教化的功能。中篇以道教劝善书为例探讨传统社会的道教伦理。下篇从生态角度对道教伦理进行新的诠释。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是“道物无际观”。道家道教“无为而治”、“损有余补不足”、“承负”、“周穷救急”“贵柔守雌”“天地财富观”、“返璞归真”、立足于责任和义务的弱人类中心论等诸多有关人与自然的思考能够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资源。
-
意识自然化的新进路成彬本书所探讨的意识自然化的新进路,是在吸取已有的各类物理主义和二元论的理论经验下,对意识“难解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释方案。一方面,本书通过梳理总结自然主义下的物理主义路径和二元论路径,指出两种传统路径在意识问题上所各自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本书着重阐释查尔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论证分析其作为意识自然化新进路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讨以“泛心论”为代表的理论嬗变,力图寻求突破意识难题、实现意识自然化的最佳方案。
-
权利哲学的当代展开黄涛在《法学研究》创刊40周年之际,《法学研究》编辑部组织策划了丛书“《法学研究》专题选辑”,以专题形式汇编40年来发表在《法学研究》上的在理论上学术水平较高、在实践上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有一定影响的文章,再由主编撰写两万字左右的“导论”放置文章之前,系统梳理本专题多年来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本书为该丛书之一本,以“权利哲学的当代展开”为专题。全书共收录发表在《法学研究》的代表作15篇,分为上中下三编编排,对权利的基础、权利的内在结构与要素、权利救济、权利与人权、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力、权利与社会等论题进行了讨论,这些论文在不同时期具有一定的理论影响力和代表性,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学者对于权利理论的深刻思考,呈现了《法学研究》在改革开放40年来在推动当代中国权利理论方面所做的成就。
-
沉思录[古罗马]马可·奥勒留《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全书分12卷,是作者于鞍马劳顿间写下的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录。书中,作者考察了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理性与欲望、自我与他人等种种关系,剖析了他本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自身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思考了诸如道德、宗教、人生伦理、自然哲学等问题。提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并且付诸行动等观点。全书每一页都充满智慧。
-
中国实学 2023年第一辑王杰 著《中国实学》作为中国实学研究会的会刊,拟以连续出版物的形式编辑出版,一年出版两辑,争取在五年时间内,把其打造成在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实学研究会会刊。《中国实学》设有本刊特稿、名家专访、传统实学研究、实学人物研究、当代新实学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双创”研究、海外实学研究、青年论坛(硕博实学论文摘编)、会议综述、新书评介、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活动总结等栏目。本书为2023年第一辑,设有“纪念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贺信与致辞”“纪念中国实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学者发言”“纪念葛荣晋教授从教65周年”“传统实学研究”“传统文化研究”“青年论坛·硕博论文摘编”“学术札记”“会议综述”“实干兴邦”九个特色栏目。
-
在道德与现实之间丁毅超 著作为英美保守主义的奠基者,针对埃德蒙·伯克评价的争议往往来自于他一生中“多变”的政治态度。本书则试图以数个标志性事件为节点,揭示其政治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从早年开始,道德与现实的关系便成为了伯克关心的主题。他相信:长期的稳固统治离不开良善的治理,良善的治理亦无法脱离对本地习俗和伦理关系的认可。这成为伯克在政治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他支持美洲革命,认为这维护了英国的自由传统;他反对法国革命,认为这破坏法国的习俗基础。然而,道德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使得伯克思想意图实现的一致性充满局限性,他被迫在二者之间反复权衡,陷入难以避免的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