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论智慧余华东著内容简介教育的中心内容是智育,哲学也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智慧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标。然而,智慧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培养智慧?对这些如此重要的问题,人们至今尚末形成一致的明确的答案。本书围绕上述这些主要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如下一些主要的新观点:智慧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充足理由律是划分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一个根本标准。本书还对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的本质特征作了系统的论述,为非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智慧培养的三个主要原则。本书所阐述的是作者的一个重要的原创性发现。作者希望本书所阐述的理论对人们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智慧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
观察批判与理性姚新勇这不是一本社会文化批评的专集,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学术专著。收录于此书中的文字,大致分为四编:第一编,政治、社会、文化篇;第二编,现代、民族、国家篇;第三篇,文学篇;第四篇,知识分子篇。第一编的内容大致辞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多样性关系的分析。二是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几则评论,三是对90年代“宪政”欲求的思考第二编既包括对知识界90年代现代性话语的梳理与分析,也考察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的变迁,以及全球化境遇中,中国知识界关于“中国认同”的不同观点的论辩,它们一起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身份认同多方位的焦虚表现。第三编是“文学篇”。顾名思义,本编的关注焦点更多地集中于对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的分析。第四编的题目是“知识分子篇”。虽然本书所考察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知识分子有着关系,但是相对而言,本编更为直接地指向转型期中国的知识分子。
-
生死攸关廖明君著李贺以“诗鬼”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而又颇多争议的诗人。本书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借鉴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宗教学及神话等理论,来全面而系统地展开对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和梳理,不仅以敏锐的学术体悟和饱满的诗意激情,抓住唐代著名“鬼才”诗人李贺对人类生命之功名、享乐、苦难、爱情、战争、历史、死亡、永恒等种种问题的追问这一关键,揭示出李贺诗歌内有哲学意蕴和精神实质乃在于生命哲学的诗化,而且指出李贺以东方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诗性智慧,运用极富艺术魅力的诗化语言,围绕人、鬼、佩三种生命不同的状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尘世、鬼蜮、天国的建构来完成特定的时空转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一生命哲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作出了极具个性的精彩回答,从而破译出李贺诗歌的生命奥秘与文化内蕴之所在。
-
三月的哲思史作柽著真正的爱,就是一种解决。假若我们经历了一种爱的场合或境遇,回来之后,使我们心灵里面有所不满、遗憾,或不完整,那就是没有真正的爱在其中完成着了。相反地,真正的爱是以直接的行动使我付出全部,然后他也以行动付出全部,这样两相合起来,刚好是一种完整,那便是一种解决。而真正的解决,就是一种升扬、提携与生命之向前的延展,否则心中便只有抱憾,并陷入无所自解之境了。同样地,不但两人之间的爱是如此,生命的爱亦然。它是一种解决,也是一种完整的付出,甚至它不需要从对方获得,因为它自体便是一整体的生命。所以对于生命的整体者来说,付出便是一解决,它无需其他,也永不抱憾。
-
麦克卢汉书简(加)梅蒂·莫利纳罗、科琳·麦克卢汉、威廉·托伊|译者麦克卢汉一生勤于学问,拿了5个学位,完成了几次重大的学术转向:工科-文学-哲学-文学批评-社会批评-大众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终于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麦克卢汉的著作如天书,文字诡谲俏皮;书信则明白如话。本书收入的450余封信,无论是家信还是学术通信,基本上都是在说读书和写书。他的一生非常简单;在著书立说中,给世人敲响警钟,让世人认识媒介对人的心灵与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本书收录了麦克卢汉各个时期的书信,给我们提供了富有魅力的背景,使人能管窥麦克卢汉的生活与思想历程。这些书简说明,他对古今伟大作家和思想家的了解,实在是令人吃惊。他浩瀚渊博的学识,给予他灵感,使他洞察过去和现在的许多奥秘,从而成为他那个时代的著名诠释者。与他通信的友人含各界名人,包括著名的学者、政治家、记者和大众文化明星——从好莱坞著名导演伍迪·艾伦到著名记者汤姆·沃尔夫。<
-
鲁迅研究论集周葱秀著怎样达到与鲁迅本体的深度契合,怎样科学地而非实用主义地实现鲁迅研究的价值效应,这是作者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持历史主义态度,从鲁迅所处的复杂关系及其变化中分析问题,就可能逐渐达到与鲁迅本体的契合,这是作者多年来研究中的体会。朴实是本书的主要特色。
-
九卷史作柽著真理只有一种,但是人却必须按照他所处的时代,重新加以表达才行,否则正真理在这一时代,便是落空的存在了,同样地,假如我们把过去的人所表达过的真理,当做是现在的真理来加以讨论,而不去设法寻求重新表达,那么我们就不能了解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的道理了。因为真理一时被表达之后,便成了死的东西;相反地,它却只有从活生生之人的存在中,重新复活。而一个能将真理从亡中救活过来的人,其实就是那种在自身上,按照他所处之所时代的方式,历尽一切实实在在的存在过程,而重新将真理寻获的人。哲理是隽永的,哲学却是枯燥的。在这本书中哲学亲切地和我们融合在一起,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像一首乐曲,像一篇美文,化枯燥的哲学为隽永的哲理,传达出哲人的睿智,带来哲思的温馨。本书前言《九卷》导读(1)山丘的季节,已穿上深秋的衣裳。秋天的阳明山总是给人一种爽朗的问候,也使我们的生理时钟,转变得更舒畅,也许这就是我爱上秋季的原因吧!(2)当我动笔写这篇导读时,看看窗外那片山丘的林园,在秋天的阳光下,好像每一片叶子都知道是自己的季节。这似乎给我“开显”出这样一种启示:自然似乎有其本来就如是的生成之道,也许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只有人类才会担心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吧?(3)如果说,史作柽的《三月的哲思》给人有在春天思索情爱时的困惑。那么他的这本《九卷》也将带给读者一种秋天里,对人生哲思时的“开显”……(4)诚如史作柽在本书中所言:“真理只有一个,但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方式到达那里……”(5)就像我们要爬上喜马拉雅山一样,到达山顶的路有许多条,但每个想爬到山顶的人,还是必须凭自己的探险到达那里。(6)史作柽的这本《九卷》,第一次出版于1976年10月,也就是在他那本著名的《三月的哲思》出版后的隔年出版的,算算也已经过了二十三年了。(7)我自己也随着第一次阅读这本《九卷》的青少年,而进入到不惑之年的年轮里。我为了再版重印这本书,也迫使自己再次地阅读它。也许是由于人生阅历的增长,我是更加爱上这本《九卷》中的哲学智慧(Sophia)了,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的那样:“当人一旦爱上了智慧之后,他就很难有机会和可能,去爱智慧以外的其他任何事物了。”(8)不错!对我来说,生活中只有在自觉的那一刻,才产生有智慧的意义;否则,我们大多数的日子里,不是浑浑噩噩地过生活,就是糊里糊涂地陷溺在生活的狭小圈套里……(9)我以为人生如果有所谓的悲剧的话,就是我们时常太轻易地替生命找到许多合理化的借口,就这样地使自己成为生命的妥协者。等到我们发现这个“陷阱”时,人生已过大半了。我们似乎再也没有勇气去“颠覆”我们已建构成型的生活模式!就这样,我们可能会假装没看见般地一直生活到老、死。可是当我们临终时,我们可能才会在“业镜”前,看见自己就这样虚度一生,然后我们可能会悔不当初,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重来一次。这就是我所谓的悲剧!(10)史作柽在本书中“开显”了这样一种生命观:“所谓生命,就是永远是新的……而永远新的生命,便是无时无刻不在加深,无时无刻不在增广。相反地,人只要一天感到自满自足了,那么他的生命便立刻停止,再也不会有所前进了。这便是一种死的生命,便是非生命……”(11)这使我联想到一位印度的智者说过的一句话:“有些人三十岁就死了,可是七十岁才被埋葬。”这也就无怪乎,在远古的《尚书》中有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警训。同样在古老又现代的《易经》中,不是也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2)这些既古老又现代的智慧,不正是一种人生意义的“开显”吗?所以史作柽在其《九卷》中的卷七中要说:“人只要停滞在一事一物之上,那就是再辨也弄不清了。相反地,如果人能够上下设想而通达之,就再也没有耿耿于怀之莫辨之事了。而人之所谓通达,并非通达于人世间,而是其心上达于上天的意思。”(13)身为一位哲学家的史作柽,他自己如何来界定所谓的哲学家呢?他在本书的卷九中说:“所谓哲学家,即按照自己之所知所有,并有能力再将那古老的真理,活生生地重新加以复述的人。真理只有一种,但是人却必须按照他所处的时代,重新加以表达才行,否则真理在这一时代中,便是落空的存在了。同样地,假如我们把过去的人所表达过的真理,当做是现在的真理来加以讨论,而不去设法寻求重新表达,那么我们就不能了解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的道理了。因为真理一旦被表达之后便成了死的东西,相反地,它却只有从活生生之人的存在中,重新复活。而一个能将真理从死亡中救活过来的人,其实就是那种在自身上,按照他所处之时代的方式,历尽一切实实在在的存在过程,而重新将真理寻获的人。”(14)总之,不管你是正遭逢到人生意义失落的青年人,或者你是已深陷在现实生活困境里的中年人,史作柽的这本《九卷》都将为你“开显”一扇智慧之窗,让你更看清自己,也更能了解别人。如此一来我们才有可能有一种比较能自立又自强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也才能比较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大风大浪的挑战。
-
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美)雅克·巴尊(Jacques Barzun)著;侯蓓译重新审视被人们未加推敲的种种惯性思维所掩埋的浪漫主义,以确凿的史实和严谨的分析挑战教科书中的陈词滥调,以逆流而上的勇气揭穿富有煽动性的史学界的时髦谬论,人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文化历史学家真正应该具有的立场和态度,更可以清晰地了解,作为任何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或揭示者,他对于真理的责任以及其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本书与其说是浪漫主义的辩护词,不如说更是一个有力的普遍提醒,那就是知识“虚伪性”,而有意无意的轻信和传讹正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学科年鉴2002-2003庞元正暂缺简介...
-
雕塑人生龙达祥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