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回顾、研究和应用马切伊,托拉斯基 著.本书为学术论文集,共收录了数十位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作者所撰写的32篇研究成果,其共同点均为以津巴多的时间洞察力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度剖析和发展研究。全书共分为5个部分:第1章引言首先让读者对时间洞察力的建立基础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部分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测量和发展包含2~9章,第二部分时间洞察力的进化、文化和社会背景包含10~13章,第三部分时间洞察力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过程包含14~21章,第四部分时间洞察力的非临床应用包含22~26章,第五部分时间洞察力的临床应用包含27~32章。 本书为时间洞察力理论与研究的集大成作,作为庆祝津巴多八十大寿的纪念文集,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精心研究成果,适合心理学专业的相关人员及专门从事时间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阅读。
-
中华古典珍品·图解孟子[战国] 孟子 著,崇贤书院 译《孟子》是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本书稿每篇选文由原文、译文、题解、注释、评析五个部分组成,选取非常不错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并配以古代版画。傅璇琮、毛佩琦、任德山等联袂推荐,傅璇琮为之作序。
-
在万米高空遇见庄子李德武 著荷尔德林、尼采、列维纳斯、德勒兹、庄子、老子……作者带领我们在哲学大家的森林中穿越。每一位大家都具有不凡的思想和灵魂,他们开拓的思想空间为人类世界打开了崭新的维度。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每一种思想的局限。全书内涵丰富,析理精深,并有从生活到艺术的独特视角。
-
情感与法则宫维明 著本书以情感作为切入点,阐释康德如何论证道德法则何以可能、何以可行两大问题,以期凸显康德道德哲学的精髓和主旨。全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法则的提出、道德法则与自然情感、道德法则与道德情感、情感与道德法则的纠结、道德法则的前行之路。本书是一本研究康德道德哲学的专著。 从情感角度入手,着重阐述康德如何论述道德发展在形而上学领域中的地位及其在可感世界中的应用。书稿编写主旨、体例编排基本明确合理,论述基本严谨,语言流畅。
-
现象学时间的优先维度的演变刘少明 著一切事物都在时间中出场、运行或结束,那么时间之于事物究竟意味着什么?现象学认为,时间是事物显现的条件。但时间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这三者在显现事物时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吗?不同的现象学家给出不同的答案。柏格森认为,显现的核心维度是记忆代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记忆的扩张和显现。胡塞尔认为,事物显现的优先维度是以原印象为核心的现在,这个现在总是在滞留一原印象一前摄的内时间意识整体之中的现在。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总是以对未来的理解为基础的,时间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绽出整体。梅洛一庞蒂则认为,时间是以现在知觉为核心的向未来和过去开放的绽出整体。这些现象学家们观点相异,却内在地构成了一条支持不同核心时间维度的逻辑线索。
-
哲学逻辑导论·第三版安东尼·C.格雷林 著《哲学逻辑导论·第三版》是一部介绍语言哲学研究成果的导论性学术著作,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出版30多年来英文版销售已超过20万册,被诸多英美大学广泛采用,是学习逻辑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的爱选教材之一。
-
哲学有什么用?[英] 马库斯·威克斯 著,吴培瑜 译有没有想过叔本华可以治愈你的心灵?如果丢失了手机,赫拉克利特如何为你提供帮助?亚里士多德能否解释当代艺术有什么用?或者向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发问,他是否真的认为莎士比亚胜过《辛普森一家》?本书旨在利用人类历史上众多杰出哲学家的关键思想,为当下的日常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从“莎士比亚比辛普森一家好吗?”到“今晚我应该点外卖吗?”,从衣食住行的小问题到关乎人类生存的巨大奥秘,这里有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琐碎问题,借助柏拉图、波伏娃、马克思和尼采等伟大哲学家的启发性回答,我们不仅能更加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切身地感悟伟大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日常人文课”系列共有五本,分别是《哲学有什么用?》《政治学有什么用?》《女性主义有什么用?》《经济学有什么用?》《心理分析有什么用?》。这套书想告诉你:人生无处不反思!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疑惑,也能从古往今来的人文大师那里得到靠谱的解答和接地气的建议。哲学会帮助你升华灵魂。政治学会教你解读世界和社会格局。女性主义能让你看穿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经济学会赋予你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分析会使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翻开这套书,你将学会过一种经过反思的生活。
-
修辞与正义李致远 著《修辞与正义》一书译述了苏格拉底与高尔吉亚、珀洛斯、卡里克勒斯等人就何为演说术、何为治邦术、何为正义等问题而展开的几场精彩又高超的思想交锋,整个谈话内容涵盖了演说术的定义及其能力、知识与信念之分、自由与统治的关系、正义与不正义、真技术与假技术之分、演说与僭政的关系、真实意愿与表面意愿之别、善与快乐的关系、自然与习俗之分、羞耻与爱欲、哲学的价值、政治的目的、死后的奖惩、 德行与幸福的关系……苏格拉底在整个交谈过程中,逢低就低、遇高则高,自始至终把握着谈话的主导权,终巧设提问,细致深刻地阐述了对于正义的理解和发起了对群氓的号召。
-
解析柏拉图《会饮篇》理查德·埃利斯 (Richard Ellis) , 赛门·莱温斯克 (Simon Ravenscroft) 著我社引进的The Macat Library系列丛书邀请相关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简明读本,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原著的精华、作者生平、对后世的影响力等关键信息,快速拓展知识面。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从The Macat Library系列丛书中挑选并编译的汉英双语读物,由我社组织译者翻译。整套丛书分11个学科,共计100册图书。本书是对哲学著作《会饮篇》的解析,作者从原著作者介绍、原著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学术影响等方面全面地对原著进行剖析。本书可以作为导读书籍,有助于读者带着批评性思维来研读原著。
-
斐洞[古希腊] 柏拉图 著,溥林 译在柏拉图的这篇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学生斐洞,充满热情地回忆并详细地讲述了苏格拉底临刑前一天的言行。在苏格拉底饮毒酒前最后的时间里,他与朋友和门徒关于灵魂不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谈,通过层层的论证,把探索不断推向深入。在对话接近尾声时,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关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激励自己和在场的朋友们,不要恐惧死亡,勇敢追求灵魂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