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沉思录[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著,何怀宏 译《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经典著作,也是斯多葛派的代表性作品,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沉思录/长江人文馆》是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奥勒留通过与自我心灵对话,思辨个人德行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老子》注释老子,邓景异 著本书《老子》原文选择具有极强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实践性的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注释部分以尽可能符合老子原意为基本原则,从造字本意、相近年代典籍用法、原文互证、逻辑一致四个方面入手,逐字逐句对《老子》做了细致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解读,方便读者理解掌握老子思想精髓,从而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本书《老子》原文选择具有极强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实践性的传世通行善本,一字未动。注释部分以尽可能符合老子原意为基本原则,从造字本意、相近年代典籍用法、原文互证、逻辑一致四个方面入手,逐字逐句对《老子》做了细致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解读,方便读者理解掌握老子思想精髓,从而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
理想国[古希腊] 柏拉图 著,何祥迪 译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一枚能让人隐身的魔戒,从谋财害命到谋权篡位,坏事做尽而好处尽享——那么,你会选择做个坏人吗?如果有一天,从未干过任何坏事的你,却背上人间恶名,被剥脱尘世的荣誉和利益——那么,你会选择依然做个好人吗?从这一拷问人性的难题出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写下了传世经典《理想国》。在这本对话录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与伙伴一起,在对谈中构建出一个理想城邦,事关政体、教育、人伦、文艺、哲学等一系列重大议题。尽管讨论话题看似包罗万象,但都是为了回答这一终极之问:如果好人不易当,我们为何还是要做个好人?
-
人生的智慧[德] 叔本华 著,王晋华 译本书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阐述人生看法的哲学著作,在本书中,叔本华将影响命运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原因: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及人在众人审视下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财富以及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 书中探讨了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独处和与人相处等日常生活中的哲学道理,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人生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生活的本质与人生的幸福来自何处,教导人们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
-
朱学论集陈荣捷 著《朱学论集》是陈荣捷晚年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内容涉及朱子所论“太极”“理气”“道统观”的哲学意义,鹅湖之会的时间、地点、人物、讨论题目,朱熹与陆九渊通讯往来的详情,朱子的经济状态与宗教生活,元明清各代和海外朱子学研究情况的论述和介绍等主题。《朱学论集》立论高屋建瓴,分析深刻,资料丰富,对进一步理解朱熹思想很有帮助,也充分体现了作者重视“朱子研究新材料之发见”的研究特色。
-
抽象主义集合论薄谋 著在哥德尔的工作之后,数学基础三大主义的热潮相继退去。逻辑主义、直觉主义与有限主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人们对数学真理与数学认知的关注,在数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对抗的大背景下,数学基础三大主义相继复活。怀特的《弗雷格的对象数概念》标志着逻辑主义的复活,而德特勒夫森的《希尔伯特纲领》标志着有限主义的复活,达米特的《直觉主义逻辑》也使直觉主义焕发了新的生命。与此同时,新的数学哲学形态应运而生。这里主要有菲尔德的虚构主义、赫尔曼等人的结构主义和麦蒂等人的自然主义。在整个数学基础中,作者尤为关注集合论的发展。不管是它的前沿技术问题,还是它的基础哲学问题。集合论公理确定以后,我们需要为集合论公理提供辩护。这就需要对集合概念进行考察。目前两个主要的集合概念是迭代概念与大小限制概念。我们使用阶段理论表示迭代概念。阶段理论涉及很多哲学观念,这里有模态观念与时态观念。刚开始这些都是隐含在阶段理论里边的,事情在林内波与斯塔德这里发生转机。他们不仅从潜在论的角度理解集合的累计分层,而且形式化这些观念。林内波的贡献在于复数逻辑与模态逻辑的有机结合。斯塔德的贡献在于引入时态逻辑且提出双模态阶段理论。他们的工作不仅推进了对集合的理解,而且他们从动态抽象出发去理解各种抽象原则的可接受标准。本书从数学与哲学两个维度分析这些现象。
-
孟子重估罗惠龄 著本书针对当代学者有关孟子研究的一些争议性课题,试图通过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献分析,予以廓清与重释。首先,立基于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孟子经典文献语义。其次,借由当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与学术研究成绩斐然的劳思光,探讨孟子诠释的当代差异,触及儒家哲学的内在问题,并试图为孟子架构出一个开放性的理论系统。再次,追问葛瑞汉、华霭仁以及安乐哲三位汉学家,对待传统经典的不同思维如何造成了各种迥异的理解。后,廓清传统与当代,既疏理了西方释孟所引发的争议,同时又让经典发光,冀望为孟学诠释脉络提供不一样的论述角度。
-
实践理性批判[德] 康德(Immanuel Kant) 著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初版于1788年;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 Meiner)出版社“哲学丛书”38卷《实践理性批判》,由新康德主义代表人物福尔伦德(Karl Vorländer)编辑,其1929年第9版成为一标准学术版本。 本次影印据迈纳出版社1929年版的1959年重印本,除目录和索引外,正文部分共188页。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邓晓芒、杨祖陶译本据迈纳出版社1974年重印本,其边码亦是到188。
-
周易学曹元弼 著周易学是曹元弼先生的重要作品。曹元弼(1867-1953),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江苏昊县人,中国近代著名的经学家,清代学术的总结人。曾于江阴南菁书院肄业,从礼学名家定海黄以周问故。叔彦先生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人华人民共和国,致力于学校教育、经学研究和着书立说。主要着作有:礼经学、孝经校释、周易郑氏注笺释、复礼堂述学诗等。据王欣夫先生昊县曹先生行状,‘丁酉,文襄移节两湖,电聘主讲两湖书院,先生撰原道、述学、守约三篇,示诸生治学之方,亦先生所以自道也。未几,文襄命编十四经学,立治经提要鈎玄之法,约以明例、要旨、图表、会通、解纷、阙疑、流别七日。先生以兹事体大物博,任重道远,发愤覃思,闭户论撰,寝食俱忘,晷刻必争,冀速撰于成’。又据周易礼经孝经三学合刻序,‘光绪丁未,阁师张文襄公招余主讲湖北存古学堂。时十四经学论撰甫半,以先写定之易、礼、孝经三学就正。公以为提要鈎玄,卓乎得**大义,足以正人心、息邪说,俾学者知归,将刊行之而未果。戊申,遂奏立江苏存古学堂,延余掌教。竹石师又以余三经学授梓。越一年,刊成’。而十四经学略例又曰:‘此书据张文襄师劝学篇所列七目云云。’可知,原道、述学、守约三篇撰于丁酉,周易学与礼经学及孝经学始于戊戌,成于丁未,刊于己酉。可知,周易学本十四经学之一,而周易学、礼经学、孝经学合刊。此次整理,除周易学主体内容外,保留了原道、述学、守约三篇,另有十四经学略例,三学合刊序,使学者知其原委,察其始末。
-
游叙弗伦,申辩,克力同,斐多[古希腊] 柏拉图,[美] 福勒 著在西方历史上,“苏格拉底之死”具有极为重大的思想史意义。柏拉图早期对话录中的《游叙弗伦、申辩、克力同、斐多》这四篇就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游叙弗伦》写苏格拉底被告亵渎神灵后,在法院门口遇到游叙弗伦,讨论关于“虔敬”的问题;《申辩》写苏格拉底在法院上的自我辩护;《克力同》写在监牢中与好友克力同关于“义务”的对话;《斐多》写服刑当日与友人讨论生死。 前三种,商务“汉译名著”版由严复的侄孙严群教授依Loeb古典丛书中的古希腊文翻译;《斐多》,杨绛先生晚年依Loeb古典丛书中的英文翻译。今影印Loeb古典丛书《柏拉图集》第一卷中的这四种著作,版本为1914年版的1933年重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