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语言主义史雷鸣 著《语言主义》是一部科学论著。由本论和精论两部分构成。通过符号学,明确了符号学与物的关系,分析了物的形式和语义;建立了物质世界与符号学的同构联系,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语言属性;建立的广义语言、物语、媒语等理论和概念,为语言进一步科学化、数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明确了研究方向。
-
哲学家乔姆斯基研究胡朋志本书是作者同一研究领域的第二本专著。本专著为(《理性的复兴——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主要内容是梳理和总结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以此为基础,本书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不足,聚焦乔姆斯基为复兴理性主义传统所做的努力,旨在进一步澄清乔姆斯基的哲学立场。全面反思,一是依据乔姆斯基本人的哲学论述,讨论其立场、观点的合理性;二是通过与几位主流哲学家的对比,分析乔姆斯基在哲学上的贡献和地位。理论重构,研究发现乔姆斯基的诸多哲学论述与其实际形态出入较大,其中包括其哲学继承、理论主义立场、自然主义方法论等核心内容,本书综合哲学家对他所做的批评,努力还原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客观面貌。
-
帛书道德经老子 著,李克 注关于道德经—— 历史上有各个不同版本的《道德经》,本书在编校过程中,涵盖了帛书甲本、帛书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道德经》。附录收录了竹简本《道德经》,力求完整。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思想著名的代表作,对后世的哲学、科学、文学等各大领域影响深远。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郗戈,吕翠微 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入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亟待人学做出理论回应。 本书为中国人学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主要收录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著名高校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近40篇。这些论文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这一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学审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展现了人学研究直面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自觉,为透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开创的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思想理念以及实践举措提供了理论支撑。
-
孟子章句讲疏邓秉元,撰 著孟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也是孔子以后的一位经学大师。其《孟子》一书,自汉以来即为学者所重视,尤其是宋以降,作为“四书”之一,尤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本书为对《孟子》一书的注释和解读,每卷开头为解题,概述该卷大旨,下列章旨结构图,勾勒一卷之整体脉络。原文之下,分简注与讲疏两部分。前者疏通文义,对《孟子》原文中对一般读者来说理解相对有困难的,或历来有争议、有误解的字词进行简要注释,讲疏则详细阐释《孟子》原文的基本含义及其中所蕴含的义理。
-
心灵观念史中的唯物主义研究柯文涌 著本书基于心灵观念史视角研究分析性心灵哲学中的当代唯物主义发展,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分析性心灵哲学的当代发展何以实际上是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历时性问题关联于心灵观念史视角下的启蒙理性与理性启蒙;二是当代分析性心灵哲学中关于物质和心灵概念的分析限度,这一共时性问题推究关联物质和意识概念的唯物主义概念,即随附、构成和实现等,由此诊断它们所能企及的心灵自然化的限度。
-
批判的限度范昀 著传统的文艺研究与当代的文化批评,往往满足于哲学与理论话语的“高空作业”与“概念游戏”,与现实中的伦理与公共生活缺乏有效联系与回应。基于这一令人沮丧的现状,本书致力于在“后批判”的时代语境中,寻求文艺研究对现实生活的真正联系与介入,探索美学思想介入人类良好生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本书由四个板块构成。第一编集中探讨当代文艺美学在回应个体生活与社会现实的面临的困境。第二编重点发掘18世纪思想与文化所能提供的历史启示。在对沙夫茨伯里、卢梭以及莫扎特的考察中,我们能够看到在300年前,人类情感、艺术与那个时代的公共生活紧密联系。第三编着重呈现当代伦理学家在发掘文学的实践智慧以及在当代意义上重建“诗与哲学联盟”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第四编则从自身实践的角度来呈现我个人所致力的一种“公共写作”,这种公共性不仅体现在主题意义上,而且也体现在文体意识中。在此我信任韦恩·布斯的判断,修辞即伦理。
-
复礼堂述学诗曹元弼 著《复礼堂述学诗》始撰于1917年,历经二十余年,1938年刊行于世。《述学诗》是曹氏晚年撰写的经学史专著,以七言绝句的诗歌体裁阐述、抉发中国经学及经学史上的重要课题,是其数十年经学研究的总结,亦可谓曹氏经学研究的“晚年定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述学诗》包括《述易》《述尚书》《述诗》《述周礼》《述礼经》《述礼记》《述大戴礼记》《述礼总义》等十八部分,用六百余首七言绝句概述中国历代经学及经学发展史,并以三十余万字自注予以详论,对中国古代经学史上的重要课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
-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简史张学广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研究”(15XZX011)的最终成果,在说明近百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历史处境和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依据主题的实质差异、解释群体的变化、典型事件的产生、解释路径的变换、标志性成果的出现等标准,将百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22—1950)是“《逻辑哲学论》的初级解读”,第二阶段(1951—1969)是“《哲学研究》的初步反响和《逻辑哲学论》的系统解读”,第三阶段(1970—1990)是“正统解释的全面确立”,第四阶段(1991—2003)是“美国新维特根斯坦研究”,第五阶段(2004—)是“对正统与非正统的多元超越”。通过阶段划分和内容剖析,本书第一次使百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源流脉络变得清晰,展现一幅栩栩如生的谱系图。本书还对近九十年的中国维特根斯坦研究进行专门分析,因为中国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不仅是国际维特根斯坦共同体的有机部分,而且占据着重要地位。
-
哲学评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本书是学术连续出版物《哲学评论》的第29辑,该刊倡导对哲学问题和哲学史问题的原创性和文献性研究,尤其重视刊发对当代哲学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比较哲学问题进行深入阐发的论文。范围涵盖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科学哲学、逻辑学等在内的哲学学科。本辑分素朴实在论研究、霍布斯哲学研究、康德哲学研究、中国哲学研究、博士论坛、书评6个栏目,17篇文章,展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