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思考,好与坏[美]史蒂文·纳德勒,[美]劳伦斯·夏皮罗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谣言、偏激言论、诈骗信息等负面消息,“坏思考流行病”正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什么是坏思考?什么是好思考?辨识好与坏才是认知实现飞升的前提。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非理性思维的强大解毒剂,哲学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好思考、杜绝坏思考。本书详细介绍了几千年哲学史发展出来的思维工具:逻辑法则、论证方法、证据思维,以及概率理论。它们告诉我们如何分辨哪些是人们的意见,哪些是发生的事实;哪些思想存在谬误,哪些信息不足为信;哪些观点有充分的证据作为支撑,哪些没有。作者告诉我们,哲学中探讨观念与知识本质的认识论,以及研究道德原则的伦理学,能够极大地帮助我们对抗坏思维,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引。哲学是改善思维的工具。对于还没有了解这些工具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及时的、必不可少的让人们回归理性、独立思考的指南,有助于人们规避学习、考试、工作和生活中,限制人们成长、取得成功和人际交往的思维困境,防范虚假信息、错误认知,激发人们的思维潜能。
-
如何阅读海德格尔马克·拉索尔(Mark Wrathall)本书聚焦于海德格尔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但又最难以理解的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尤尔根·哈贝马斯、让·保罗·萨特等许多重要哲学家都深受其影响。作者带领我们回顾海德格尔的经典篇章,理解海德格尔思想中关于真理、语言、人性和知识等核心议题。本书摘录了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以及一系列他最著名的散文和演讲片段。
-
苏格拉底与居鲁士(美) 纳顿本书内容是施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所讲授的关于色诺芬的课程,经课堂录音转抄稿整理编订而来。全书共含十六讲,第一讲为课程导引,施特劳斯提出并解答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转向色诺芬?第二,我们应该如何阅读色诺芬?第二讲的对象是《回忆苏格拉底》,第三至五讲是《齐家》,第六讲转入《希耶罗》,第七讲是《方式与方法》和《雅典政制》,第八讲是《拉栖代蒙政制》,第九至十六讲是大部头作品《居鲁士的教育》。课程始于色诺芬笔下的哲人苏格拉底,终于波斯帝王居鲁士,由哲学至政治,由理论至实践,体现出施特劳斯对政治哲人色诺芬旨趣的理解。
-
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徐贲 著本书分为四册《西方的起源》《帝国的兴衰》《自由的黎明》《现代的诞生》,为读者提供西方人文经典阅读的必要知识,挑选在社会文化变革之际显示思想力量的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的导读,引导出更为广阔深入的思考。所涉经典贯串三千年西方思想演变史,从影响西方世界最为深远的古希腊,一路走过罗马帝国的兴衰、早期基督教的兴起,穿过并不完全黑暗的中世纪、璀璨丰富的文艺复兴,最终抵达我们生活的现代。通过本书,可以与柏拉图、但丁、莎士比亚、卢梭等七十余位人类历史上的智者,《奥德赛》《理想国》《堂吉诃德》等九十余部西方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展开对话。作者认为,人文经典阅读贵在自己独立的思考,阅读是必须的准备,思考才是真正目标。
-
教育何为尼采《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内容为尼采于1872年在巴塞尔大学发表的五次公开演讲,也是他唯一一部专门讨论教育的著作。在这本小书里,尼采以人类导师的身份与改良人类的激情,一人分饰四角,在两位心怀抱负的大学生、青年教师与长者间的对话中向世人吟诵着他的教育宣言。尼采认为,当前的教育机构旨在控制和压迫个人,而不是解放个人;在一个以学术型专家、大众新闻媒介和军事强国三个邪恶联盟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人人被教导要顺应社会的期望,盲目地跟随权威,真正的教育在功利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尼采恳切地希望并呼吁更多的天赋优良的人投身到真正的教育中,正视、响应他们内心“对真正教育的需要”。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最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
-
保罗·利科六访马赛尔[法]保罗·利科 [法]加布里埃尔·马赛尔 著;陆达诚 译本书收录了两位思想巨擘保罗·利科与加布里埃尔·马赛尔的六次对话的文字成果。1968年,保罗·利科多次拜访了业师马赛尔,并与他讨论有关形上学、存在主义、戏剧、神圣、死亡、科技等问题。在这六次讨论中,他们少有意见不一之处,二人有着基本的共识。利科采用了马塞尔的存有论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马赛尔认为,谦逊是“存有”的真实见证人的记号。而见证,则是为光作见证。利科说马赛尔首创了“光的形上学”。光照明、引导、吸引旅途之人与其他路人同步前行。这光也许变得黯淡,但它仍能指示晨曦的方向,给人带来希望。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马赛尔的剧本《破碎的世界》,在利科与马赛尔的对谈中,曾多次提及马赛尔的这部剧作,它是马赛尔存在哲学的文学性体现,也博得了利科的诸多赞誉。
-
郭店楚竹书哲学思想研究丁四新暂缺简介...
-
阐释政治哲学孙国东暂缺简介...
-
理想守则与现实世界[英]布拉德·胡克评价一种道德理论的适当标准是什么?布拉德·胡克在本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总结了五个标准来判断一种道德理论是否恰当,这种做法等同于为各种道德理论提供了一个同等条件的竞技平台。胡克运用反思平衡方法,通过比较行为后果主义、两种契约论以及美德伦理学等理论,论证了他重新表述后的规则后果主义理论。根据规则后果主义,行为道德与否应该根据能够得到不偏不倚地证成的规则来评价,而一个规则仅当其一般内化所产生的预期总价值至少与任何可替代的规则一样大时,才能得到不偏不倚的证成。在阐发其规则后果主义的过程中,胡克讨论了要如何根据规则后果主义来解释不偏不倚性、福祉、公平、平等、规则的一般内化等问题,处理了以往对规则后果主义的主要反驳,并尽可能地将规则后果主义理论付诸实践。自莱昂斯(Lyons)之后,规则后果主义遭受重创并趋于式微。本书复兴了规则后果主义理论,使其重新成为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道德理论。胡克的这一代表作为当代规则后果主义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哲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