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悖论问题王天恩 著悖论就像一面镜子,让人类理性得以面对奇异的悖理性,呈现出人类理性的奇异镜像。本书通过悖论和描述关系的探究,力图呈现人类理性的奇异镜像,为把悖论问题作为哲学问题研究而不仅仅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悖论,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前提。书中探讨了描述的规范性及描述和规定的交织,对作为描述前提的规定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悖论生成的逻辑基础和悖理性的描述根源,论证了悖论的描述性质;系统研究了悖论的基本成因,对悖论的具体描述成因作了系统刻画;考察了悖论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悖论的描述定义,深入探究了悖论的层次,进行了悖论的描述分类;分析了解悖标准,在悖论描述成因和基本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解悖方案的层次,形成了解悖的描述方案,并根据解悖的描述方案对具体悖论进行了描述类解,从而表明悖论是理论有效性边界的标示和走向未知领域的门枢,悖论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从悖论的消解到挖掘和自觉建构的过程。
-
人生问题与幸福之路[法] 莫罗阿,[英] 罗素 著,远东 编,傅雷 译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上半部分,法国著名作家莫罗阿在这里探讨了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以及政治和经济等等。作为西方作家,作者对人生病态所开药方未必都能使我们折服,但是他主张为人注重情操,强调积极面对人生,而又不尚空论,不说假话,显然是值得提供给关心人生问题的读者思索和咀嚼的。下半部分,英国哲学家罗素主要讨论了关于不幸福的原因以及争取幸福的几个因素,为不幸福的人们找到了病案和逃避之法,也为有不少烦恼的人通过努力去找到幸福之路。傅雷先生的翻译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本书适合对人生命运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儒家责任伦理学涂可国 著本书通过对传统儒家责任伦理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阐发,力图建构较为系统的儒家责任伦理学。全书一共分为绪论和十二章,主要探讨了儒家责任伦理的基本概念,梳理了儒家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诠释了儒家责任伦理的多元结构,探赜了儒家关于自然与人的责任伦理思想、社会责任伦理思想和国家责任伦理思想,阐述了儒家的责任伦理机制思想和责任伦理主体思想;同时把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置于中西伦理学的大视野中,既对它与西方道德责任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性分析,又对其同传统中国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家各派责任伦理思想的异同进行了理性衡定。
-
循易解医周德元 著四五六之学的立论基点是:既然宇宙万物都具有五行属性,天地间五行的运行自然形成五运和六气,而人作为宇宙万物的基本个体之一,当然也具有五行属性,而且天地间的五运六气也必然对人产生影响。 其核心是,根据自然界的天气变化,结合一个人的四柱(生辰八字),来推断其先天体质和健康状况,以及受节气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可能患病的趋势。
-
道德愚人[德]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在这本东西哲学结合、跨学科视角剖析道德伦理的书中,知名汉学家梅勒深入阐明了道德何以在历史发展中被推崇至高位,又何以在现代社会被滥用为挑起社会撕裂的武器。这本书所探讨的议题尤其契合道德标榜、政治正确、抵制文化、西方白左话语流行的网络环境下日益膨胀的道德主义。梅勒对于道德狂热的批判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德如何对文学、法律、政治、大众传媒、战争舆论、权利运动等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以卸下非黑即白的道德放大镜,走下道德的高地,更审慎地看待道德之于现代社会的功用。
-
柏拉图导论埃里克·哈弗洛克(Eric Alfred Havelock)著,何道宽 译柏拉图的《理想国》攻击、贬黜和放逐荷马等古希腊诗人,何以至此?似为千古之谜。《柏拉图导论》分两卷,第一卷“形象思维人”探索口语文化,解释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二卷“柏拉图主义之必需”捍卫柏拉图主义,为《理想国》辩护。本书考察了古希腊口语文化向书面文化、形象思维向哲学思维的转型,探讨了口语社会中口语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柏拉图在口语和书面传统转型中的作用。作者认为,有了拼音文字和书面文化以后,古希腊人的思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于是抽象、分析和视觉的编码就锁定了难以捉摸的语音世界。本书证明,柏拉图注重书面文化,排斥质朴的、聚合式、意合式、口语式的形象思维,所以他把诗人排除在“理想国”之外。本书既捍卫柏拉图主义,又捍卫古希腊诗人。它珍视希腊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诗歌传统和口头传统,在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史、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拉康[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 著,李新雨 译它只是《拉康传》的缩略和重复吗?是什么让作者假借拉康的“父之名”而发出了“不顾一切”的呐喊?我们精神生活的时代与拉康逝世的时代相去甚远吗?1993年,法国屈指可数的精神分析历史学家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将她的《法国精神分析史》的第三卷《拉康传》全部献给了雅克·拉康的思想、著作和生活。然而,这部著名传记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巨大争议……时值2011年9月拉康逝世30周年之际,卢迪内斯库深感有必要对《拉康传》进行一个总结:既是对这位充满悖论性的大师的遗产进行盘点,也是对各种争议和批评的回应和进一步说明。这便是她的“拉康三传”之三《拉康:不顾一切》。毫不意外,它的出版立刻产生了激烈的回响与震荡,更是触发了精神分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场“无头公案”。本书针对拉康波澜壮阔的一生描绘出一个历史性轮廓,把握住拉康职业生涯中的一些重要节点与转折,以便我们去发现它们曾经的面貌,它们时至今日又留下了怎样的遗产。
-
现象学入门丹·扎哈维本书是丹•扎哈维对20世纪主导性哲学运动之一的现象学简明而有吸引力的介绍,目前已经有德文、英文、日文等六种译本。本书作者丹•扎哈维是该领域的顶尖专家,他在这本书中生动明了地介绍了最基本、最核心的现象学概念,比如意识、意向性、空间性、具身性、时间性、交互主体性和社会性等。这些概念对于理解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等伟大思想家至关重要。丹•扎哈维以一种清晰明白的方式研究并解释了一些关键问题,比如:1. 什么是现象学分析?2. 现象学的方法论基础是什么?3. 现象学对身体和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有什么看法?3. 现象学如何区别于哲学的其他领域并与之相关?4. 经典现象学的观点与心理学和定性研究中正在进行的争论有什么关系?本书作者是该领域的大家,在本书中聚焦于现象学里的核心概念和哲学论证,深入浅出,对于想了解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哲学流派,以及想了解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等伟大思想家的读者来说,本书将会是一个理想的出发点。
-
道家·佛学·印度哲学董平收入本集的文章,是作者过去近三十年间所撰写的与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印度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大部分曾在学术期刊发表过。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较大,论题不一,既代表了作者对某些问题的学术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兴趣点。一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实为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此后中国思想与哲学的历史,不再能排除佛教这一“有意义的他者”的介入与互动。然佛教之所以能够较为顺畅地进入中国,实有以老庄为哲学底蕴的道教在东汉以来的发展为之前导。更深入的研究表明,中、印作为东方文明的典范,其基于农耕生产方式而启迪于自然世界的形上之思,虽然其表现形态各不相同,却存在着某种实质上的同一性面向。
-
教育哲学张栗原 著20世纪是中国教育学科艰难创生、曲折发展的世纪。伴随着中与西的文化激荡,传统与现代的思想交融,中国教育学科逐渐地从译介走向编著,从移植走向创生,从草创走向发展。教育学者们百年来以执着的精神、笃实的态度、质朴的思维,成就了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的世纪篇章。站在21世纪的门槛里,隔着时间的距离,回眸这段历程,不仅能窥视中国教育学科所沐浴的阳光,更能体味到她所历经的风雨。这是一本解放前老一辈学者写的、为数不多的当年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撰写的教育哲学著作。 这本《教育哲学》所包含的两部分内容,都是张栗原授课的讲义,“对于各派学说都竭力简明地介绍,公允审慎地批判,以期初学者易得正确的理解”。前编的六章依次为:引论、教育学的诸问题、哲学的诸体系、唯物论的教育哲学、观念论的教育哲学和唯用论的教育哲学。后编共三章,依次为: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和教育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