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荀子王锡荣 译 王锡荣 注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又叫孙卿,战国末赵国人。他自称是儒家,但与传统的儒家有较大不同。他认为天是纯自然的,没有意志,不但不能支配人的社会活动,反而能被人们所掌握和利用,并进而提出“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他认为人性是恶的,需经过学习改造,所以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他在政治上主张隆礼重法,强调社会不同等级的存在与分工。强调圣贤在社会发展上的作用,都很符合当时的实际。在认识论上除肯定实践的重要作用外,还特别提出要“解蔽”,即克服片面性的主张。凡此种种,都说明他是一位很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科学家。他的思想对今天仍有积极的启迪作用。《荀子》旧本共33篇,这里选录切合今天思想道德建设所需者9篇,加以简明注解,以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我听傅雷讲艺术李云雷著《听大师讲学丛书》介绍的大师都是20世纪为我国学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知识精英,他们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套丛书是以大师的著作为依据,通过作者本人对大师的研究理解,将大师的学术思想、治学精神疏理成通俗文字的一种尝试。本书是一本解说鲁迅的文学思想的普及性读物。它力图将鲁迅关于文学的看法通俗易懂地传达给广大青年。阅读鲁迅,了解鲁迅,借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读者往往在面对大师博大精深的著作时而望洋兴叹。为了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比较全面、轻松地了解大师,我们特约请了一批在高校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教师和博士精心编写了这套丛书。这套丛书是以大师的著作为依据,通过作者本人对大师的研究理解,将大师的学术思想、治学精神疏理成通俗文字的一种尝试。
-
十三经辞典《十三经辞典》编纂委员会编陕西作为周、秦、汉、唐等十一个朝代都城所在地以及经学的发祥地,文化遣存十分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1984年开始酝酿编写《十三经辞典》及《十三经词语索引》两部大型工具书,希望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做出贡献。1987年10月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和陕西人民出版社组织专家论证,认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后人的伟大事业,支持这项工程上马,并决定由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负责日常编写工作。随后,国家新闻出版署将此项目列入《1988-2000年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组织了全国十一个省市的专家学者,从1988年工2月开始编写工作。《十三经辞典》是为读者阅读、研究“十三经”而编纂的专书辞典。本辞典按十三部经书分部编写,一部经书为一卷。各卷尽收各部经书的词、短语、固定格式以及含有经义及特殊意义的句子作为条目。所立条目标注读音、词性(指单音词、复音词),分列义顼,科学释义,列出书证。在释义中,特别倾注于专科词语的释义,对于这类词语,在密切联系所在经书的实际、正确解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要说明其渊源,历史地叙述其演变、作用及影响。所立条目及义顼均有频数统计,为读者了解其使用及意义消长演变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辞典有《部首检字表》、《音序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检索方便。并附唐开成石经拓片。
-
走向哲学的诗吴思敬著回顾20世纪的中国诗坛,谁能不为新诗的横空出世感到惊奇?谁能不为新诗形态的变化之大感到眩目?新诗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一定的诗学观念与艺术思维的渗透与影响下才得以实现的。在新诗发展史上,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联系紧密,相得益彰,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负载着诗神,在诗的宇宙中尽情地翱翔,构成了这一时期壮阔的诗歌景观。
-
明代心学与诗学左东岭著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本书讲述了作者对古代诗的认识和理解对当时文学作出评价,并对诗人心态作出初步探入。作者对陶安的人生经历与思想特征,典型地代表了那一时期许多文人的共同向往,通过对陶安生平了解,可以对明初的社会思潮与诗学思想有一个认识。
-
论真假刘永富著暂缺简介...
-
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金惠敏著<br>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后现代性的方方面面作了评价。全书分四编。第一编谈后现代性与德国解释学之父施莱尔马赫的关系,指出了后者所具有的后现代性维度。第二编谈论的是后现代性与孔子的关系,指出孔子的主体思想与后现代主体思想的相关性。第三编谈论列维那斯的伦理学思想和“无限的他者”概念,最后是一组访谈录,着重介绍了米勒、伊瑟尔等人的思想。
-
和而不同王长纯《和而不同:比较教育的哲学沉思》记录着作者在比较教育理论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和一些肤浅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文字可能反映了作者的幼稚,但的确表达了他想说的,言确为心声。本书试图整理从1992年以来对比较教育理论研究做的初步探索。这些探索是在与我国传统哲学对话中,在中原野上艰难而痛苦地蹒跚,同时又是自由而愉快地劳作。本书作为个案还引用了作者过去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大型案生的作业。在写作引用了大量的中外学者的理论成果,没有这些,就没有本项研究和本书的写就。
-
尼采反对瓦格纳(德)弗烈德里希·尼采著;陈燕茹,赵秀芬译编辑推荐:尼采在音乐上的造诣很高。在他少年时期,长辈们拿不准到底该不该让他受专门的教育以便日后从事音乐事业;因为在这门艺术上他实在太有才华。假若他母亲未得到普弗尔塔(Pforta)名校为其子提供的六年的奖学金的话,那么尼采,这位学者和哲学家,很可能就是一名出色的作曲家了。因此,说起音乐时,他是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的。而且,当他专门提及瓦格纳的音乐时,他在托里普申度过的岁月里与瓦格纳长期亲密往来的这一简单的事实又足以保证他深请此话题。如今尼采是最早认识到下列真理的人之一:艺术原则与人生法则息息相关;美学信条因此可以增进,也可以抑制所有活力,而一幅画、一部交响曲、一首诗或一尊雕像能同哲学或科学一样是悲观的、无政府的、基督教的或是革命的。因此,说某类音乐与文化的衰败相容,对尼采而言是观念之间完全正常的一种联想,而这即是为何尼采的哲学自始至终如此强调美学考虑的原因所在。如果说尼采对瓦格纳艺术的攻击在英国和美国仍然显得有点难以理解的话,那么请记住,欧洲大陆早就确信尼采是正确的了。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到国外那个不再信仰19世纪70年代的那场伟大的音乐革命“的庞大团体中去。德法两国的精英圈内也早已承认尼采和法国的浪漫派及叛逆者是同类这一事实。如果我们在英国仍让瓦格纳陪伴左右,如果我们只因尼采说过“瓦格纳是不懂音乐者眼中的音乐家”,就视尼采为异端;那也只是因为我们离欧洲大陆上发生的所有伟大的学术运动或其他运动的距离,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远的缘故而且。在瓦格纳的音乐中,在他的信条中,在他对艺术的整个理解中;尼采见到了他如何加剧、推动(是的),甚至鼓励目前遍布欧洲的颓废和堕落;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发现尼采就在精神即将死去的前夜,仍在告诫我们要与音乐家和艺术家瓦格纳正式决裂——尽管直到生命终了,他仍然爱着瓦格纳这个人、这个朋友。
-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余传贵著这套《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套装共4册)》系列丛书.就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的号召,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所进行的一次新长征。《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套装共4册)》作者长期跋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海洋中,成果丰硕.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继续怀着那份科学精神,勇敢攀登新的理论科学高峰。《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套装共4册)》各位作者分别从思想史、方法论和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劳动价值论最基本和最前沿的理论部分.造就了许多精彩的分析和闪光的思想。当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套装共4册)》也有些让人遗憾的不足之处。但无论如何,只要在某种程度土给读者以启迪,能够帮助读者继续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探索,那么,出版本丛书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马克思说.在科学士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相信,这些勇于攀登的作者们.一定会登上更多、更高的理论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