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社会改造原理[英] 伯特兰·罗素 著,张师竹 译本书通常被认为是罗素关于政治哲学的最充分表达,阐述了他关于战争、和平主义、理性、冲动和个人自由的思想。他认为,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自由主义的个人化途径已经到了尽头,政治理论必须建立在创造的冲动上,而不是建立在占有欲望的基础上。罗素在本书中所表达的思想,造就了他作为一名社会批评家和反战活动家的巨大声誉。
-
图说沉思录[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著,蔡新苗 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
解析柏拉图《会饮篇》理查德·埃利斯 (Richard Ellis) , 赛门·莱温斯克 (Simon Ravenscroft) 著我社引进的The Macat Library系列丛书邀请相关研究专家撰写深入浅出的简明读本,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原著的精华、作者生平、对后世的影响力等关键信息,快速拓展知识面。世界思想宝库钥匙丛书是从The Macat Library系列丛书中挑选并编译的汉英双语读物,由我社组织译者翻译。整套丛书分11个学科,共计100册图书。本书是对哲学著作《会饮篇》的解析,作者从原著作者介绍、原著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学术影响等方面全面地对原著进行剖析。本书可以作为导读书籍,有助于读者带着批评性思维来研读原著。
-
哲学探索唐代兴 编《哲学探索(2021年第1辑总第2辑)》焦聚性追踪当代哲学发展的方向、态势、进程。本书收录了《量子全息理论的本体论新解:以国际关系为例》《英雄所见不同:在基因编辑时代保留认知多样性》《用进步儒学取代自由儒学》《我们应该以什么方法解读孟子之良心》等文章。
-
周易入门张善文 撰《周易入门》共分十三章,包括《周易》所含内容、作者,以及八卦、六十四卦、太极图的解说,并揭示研究《周易》应当掌握的主要方法。《周易入门》之撰写,旨在针对基本的《易》学问题,叙谈有关研探《周易》的一些必备常识,帮助初学者寻求治《易》的正确途径。张善文为知名《易》学研究者,《周易入门》的读者对象为文史爱好者、《易》学研究者。语言平实,叙述简练,用词准确,文句流畅,能深入浅出解析《易》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易》学普及读物
-
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研究何慧琳 著本书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角,研究当代中国消费文化,从6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界定当代中国消费文化及相关概念的含义,对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二、论述了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思想来源;三、论述当代中国消费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四、论述当代中国消费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消极影响;五、剖析当代中国消费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六、提出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功能,加强当代中国消费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思路。
-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张一兵 著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阿尔都塞的三个经典文本:《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和《论再生产》。作者着力揭示了阿尔都塞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隐性方法论构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作为认识论史研究语境中深层理论构架的问题式与症候阅读法。在此,作者首次采用了理论“反打”的写作法,以附文的形式穿插了对阿尔都塞逻辑核心的解构与后现代消解,正文附文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思新意迭出,理路清晰严密,长期被遮蔽的阿尔都塞认识论研究、在当代西方文化批判理论中**影响力的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观念第一次得以完整的呈现。同时,本书还重新透析了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历史性解读,对马克思哲学进程中的“断裂”、“理论上拒绝人本主义”和“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等重要理念均有深入的解析,笔力浑厚,令人耳目一新。
-
哲学领域女性偏少问题研究曹剑波 著女性在哲学领域比例偏少不仅是一个普遍的事实,而且是一种不可接受的社会不平等。对于这种性别不平等现象,人们提出了众多的假设。本书以翔实的数据为基础,对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错误解释进行了系统地批判,并用实证数据分析概括出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真实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克服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现象的策略。
-
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运动的当代效应黄玮杰 著在西方激进理论界,齐泽克以“拉康+马克思”的理论模型“暴得大名”。本书的主题之一就是围绕“精神分析历史化”的理论构建,探索齐泽克建立于精神分析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底色,即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所开辟的资本主义批判的新“战场”:对于建立于特定历史形式上的,被建构的形式本身之压抑性的批判。《快感大转移》是齐泽克坦诚其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理论逻辑底色的文本;因此,以这本书作为分析的入口再合适不过了,本书将从此以点带面地揭示“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范式的各主题在齐泽克那里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而在理论“效果历史”维度上给予齐泽克以可靠的参照系,也因此可以更好地发掘“精神分析+马克思”范式在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方面的潜能。
-
文化研究、政治性解读和社会本体论孔智键 著本书主要讨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通常也称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文后以《大纲》代称)也是如此。如今我们不能试想一个没有写作《大纲》的马克思,就如同我们也已经不能设想一段不存在《大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般。在这一文本写作和形成1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进一步探索它的理论效应史,重温它的内在价值与魅力,继而为我们理解当代语境下《大纲》的地位和理论观照现实之可能性提供一种基础性的视角。通过概览《大纲》的传播与流传史,我们发现了一种有效且有趣的途径:回到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终结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借助斯图亚特·霍尔、安东尼奥·奈格里和卡罗尔·古尔德这三位关注到《大纲》、却又以各自风格迥异方式进行解读阐释的新左派思想家的阅读,分别展示经由文化研究、政治性解读和本体论哲学三种维度下,建构起来的“千面《大纲》”形象,进而呈现这段经常涉及、却又缺少深入讨论的马克思理论效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