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信息哲学基础理论及其意义阐释邬焜 著本书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信息哲学所取得的浩繁研究成果,通过再造式的梳理、分析综合的研究,具体回顾了中国信息哲学创立和发展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信息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信息哲学在变革人类哲学方面所取得的革命性突破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具体的评价和阐释。另外,本书还对中国信息哲学和当代西方意识哲学、当代西方的某些信息哲学的观念和理论、信息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异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性和批判性的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该成果提出了“存在领域的划分”是哲学的zuigao范式,由于信息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哲学有史以来对哲学zuigao范式的回答方式,所以,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本书还指出:由于自20世纪中叶以来崛起的信息范式集中体现了信息时代的时代精神,所以,信息范式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范式,而且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发展的基本范式。就此而言,人类知识的发展将会重新迎来一个哲学和科学全新综合的时代。
-
不争杜保瑞 著本书以老子的修养、智能为探讨对象,共十八个主题,将义理的陈述置于中西哲学及诸子的比较视野之下,对老子无为守弱的智慧做了全面展现。一个有理想的领导者,如何既保住自己的权位,又能为老百姓和大众做事?老子提供的智慧是:谦下、让利。这是所有高阶领导必修的智慧。阅读本书,读者可清楚了解自己在职场上的处境,以及合宜的处事原则及做事方法。关照身心,改变环境,终有所获。
-
哲学的殿堂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著“哲学本身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殿堂,在这座殿堂里有很多恒久而常新的话题,与时代深沉的思绪相应和,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十五位哲学名家(张立文、刘大椿、段忠桥、刘晓力、龚群、郭湛、张志伟、李秋零、焦国成、宋志明、冯俊、李德顺、庞元正、周桂钿、廖申白)在《哲学的殿堂:哲学元理与思维变革》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复杂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勾勒了哲学学科发展脉络,带领读者一起领略“哲学的殿堂”引人入胜之处。本书既显示了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又反映了他们对时代问题的深切关怀;既有对哲学某一学科、某一问题的整体审视,又有对哲学巨擘思想的细致把握;既有对过往思想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时代前沿问题的敏锐思索。哲学名家们讲述问题细致,如数家珍,旁征博引,所涉内容广泛,沟通中西,贯穿古今,展现了哲学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启迪。
-
清华大学藏马克思恩格斯珍本文献图录韩立新,蒋耘中 编清华大学对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收藏可以追溯至百年前的建校伊始,清华学人收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历史,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为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探索真理的历史。一个世纪以来,清华大学积累了3万余册多语种、专业化和系统性的马克思恩格斯珍本文献藏品,其**代表性的可分为五大类别: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图片、各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著作集、马克思恩格斯代表性文献、两方人文社科经典文献、日本马克思主义文献。清华大学图书馆和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从这些藏品中遴选出一百余种珍本文献,对每一种都辅以简单的介绍和不少于两张的彩色配图,以“图录”的方式编辑出版。本图录兼具收藏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
两希文化与西方艺术冀志强本书论述了在西方艺术传统的形成过程中,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先后成为影响其整体面貌的核心元素:古希腊的哲学、美学与艺术,影响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艺术的基本表现方式;而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成为其表达内容的基本武库;源于希伯来文化的基督教精神不仅成为中世纪艺术的核心内容,在其后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是西方艺术的重要灵感来源,同时系统考察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和中世纪文化,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艺术传统,呈现了西方艺术的流变与风貌。
-
哈贝马斯对当今世界焦点问题的反思张庆熊,郁喆隽 著哈贝马斯是当代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交往理性和商谈伦理是其理论的核心。哈氏思想深邃,非常关注现实世界,对当今世界的许多焦点问题尤为关注,并 作过一系列深刻的反思。本书作者基于自身的专业研究和学术素养,对哈贝马斯新近的思想作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和评述,并形成专业文字,陆续发表在国内各类学 术刊物上。本书即是对这些论文的汇编和串联,体现为十个章节,基本涵盖了哈氏对当今焦点问题的看法。这些论文,通过研究和评述哈氏的思想,比较明晰地展示了哈贝马斯近期思想的演进,并评述其优长和问题,对于国内哈贝马斯思想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了凡四训时牧解文慧,王白露 著,范一柱 编《了凡四训·时牧解》一书以启发仁心本具的光明与智慧为目的,力求深入探索“道”之究竟处,力求引领大众体道、悟道、证道,最终直达生命本源。整部《了凡四训》实则也是一个体道、悟道、修道、证道的过程。改过之法在《大学》三纲中相当于“在明明德”,积善之方即是“在亲民”,而谦德之效则是“在止于至善”,善的最高境界,是不思善,即不必去思考善与不善,一切的所思、所为皆在善中。顺应天理、不拂人情是为善。万法自然为善,沿着生命的自然发展之道、符合自然发展方向即是善。开始时,要不断地拿捏思考,让自己的所思所行接近于善,假以时日形成习惯,便无须想而自然在善中了,这是一个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过程,需要一生去磨练、去塑造。袁了凡先生的立命之学既是大学之道,也是人生之道,自古至今,其意不变,其理恒常。《了凡四训·时牧解》由时牧先生讲授,学生范一柱等整理,涣朴老师指导、校审。设置了原文、人物介绍、字词解、通俗解和时牧解五个板块。其中时牧解板块是本书的重点,从“命由己造,福自己求”达“豁然开朗,直见道体本源”,令低者见低,高者见高,随机受益。
-
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曹雅楠 著《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基于传统知识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明确意识状态的语言实质,立足于知识的社会性与规范性转向重新思考确证难题,文本结构分为六个章节。《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包含“知识确证困境”“理性主义路径”等内容。
-
《老子》[日] 神塚淑子 著如果没有《老子》,人类思想史一定与现在完全不同。老子的主张深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括欧美和日本。本书以千百年来人们发掘出的有关《老子》成书线索材料为依据,以“道”这一个词为中心,以思辨的态度重读这部经典,试图帮助现代读者剥离众多诠释和解读,重新审视经典,了解如何让经典为自己所用。
-
胡塞尔的动机引发现象学陈伟 著《胡塞尔的动机引发现象学(一项限定在事物感知领域的研究)》旨在系统重建胡塞尔关于动机引发——它是发生构造乃至整个精神生活的基本法则——问题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它在事物感知领域的构造功能。全书分别讨论了在被动构造层次上的联想的动机引发以及在主动构造层次上的理性的动机引发。《胡塞尔的动机引发现象学(一项限定在事物感知领域的研究)》的结论是:在纯粹的感性感知领域中,动感意识就是那个绝对的、构造着的意识,一切可以称为被构造者的东西都是这个绝对的、构造着的意识之成就,这种构造的基本法则,就是动感的动机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