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性经验史 第三卷[法] 米歇尔·福柯 著,佘碧平 译本书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是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史著作性经验史的第三卷。在本书中,米歇尔·福柯对西方社会的性问题进行了广受赞誉的考察。福柯带我们进入了西方时代的前两个世纪,进入了罗马的黄金时代,揭示了与古典希腊性快感观微妙但决定性的决裂。他巧妙地探索了那个时代哲学家(普鲁塔克、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塞内卡)和医生之间道德反思的文献材料,揭示了人们对快感越来越不信任,对性活动及其后果越来越焦虑。福柯是一位具有现代关怀意识的思想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推断出我们现代生活和困境的教训。
-
性经验史 第一卷[法] 米歇尔·福柯 著,佘碧平 译本书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本经典之作,是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史著作性经验史的第一卷。它扩展了福柯在《知识考古学》和《规训与惩罚》的研究。在本书中,米歇尔·福柯将他的分析集中在我们称之为“性”的现象上。这项研究工作的核心不是为了“解放”性而把自己置于对性的“压抑”之下,而是为了说明性生活如何引发了一种系统化的欲望,即了解关于性的一切,这种欲望被系统化为一种 “性科学”,反过来,它又为社会对性的管理铺平了道路。福柯对十八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九世纪西方关于性的话语(色情文学、忏悔实践、医学、人类学、精神分析、政治理论、法律等)进行了考古学式的研究。
-
哲学的年轮胡发贵本书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后改为哲学与文化研究所)60年来新老学者的代表作汇集。包括曾在本所工作过的著名学者孙叔平、虞友谦、卞敏、陈刚等,以及曾任江苏省社科院领导萧焜焘、樊和平、王月清等哲学家的力作。反映了江苏省社科院半个多世纪来在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伦理、西方哲学和文化哲学等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折射了江苏省社会科学界呼应社会发展脉搏、体现时代精神,仰观俯察、闻道求知的学术追求,以及心系天下、爱党爱国的强烈情怀。
-
还原与无限余明锋所谓“技术时代”,指的不只是技术发达的时代,而且是技术在根本上支配了我们的感知方式、信念系统以及周遭世界的时代。借用阿伦特的话来说,技术时代关乎“人的条件”,是技术发展在改变“人的条件”的时代。人在追求主体性的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面对这一历史性难题,本书对技术时代的内在系统及其运转逻辑做了结构性分析,揭示了技术工具论看似中立的欺骗性伪装;也对技术时代论的思想谱系做了简要梳理,对相关经典文本做了当下化解读,探讨了诸如笛卡尔、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梅洛-庞蒂、利奥塔等哲学家,以及福山、韩炳哲等当代思想家的相关作品,以期透过历史的纵深与当前的表象,剖析技术时代的生存实情和人性危机,回应一个时代的根本忧虑、困惑和希望。
-
两种不同形态的哲学俞宣孟本书是一种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西哲学比较”不是一个新题目,但作者另辟蹊径,主张走出对西方哲学思想范式的依傍,提出了开启新一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极具原创性的方法——生存状态分析。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历程,提出中西哲学的不同不在于概念,而在于生存在世的结构;第二部分具体运用生存状态分析方法,分析中西生存状态的不同特征,旨在突破文本比较的困境,实现中西哲学的会通。
-
尼采的使命[加]劳伦斯?朗佩特(Laurence Lampert)尼采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哲学的使命:获得一个全面的、堪称正确的视角,以观察世界和人对世界的安排。尼采最重要的书就是《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善恶的彼岸》。这两部书都旨在表明:哲学既是可能的,也是值得的;理智有理由赞同某种关于全部事物的特殊解释,情感也有理由接受这种特殊的解释并用它指导生活。尼采说《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本人使命的肯定言说部分已获解决”。而《善恶的彼岸》恰恰相反:“接下来就轮到否定言说,本人使命的否定行动部分。”《善恶的彼岸》讨论了扎拉图斯特拉发现的两大教诲,即权力意志和永恒复返,同时也点出了这两大教诲的内涵,即重估过去的一切价值。《善恶的彼岸》由九章构成,乍看起来似乎是九个相互独立的松散集合,由296条零乱的格言组成,但其实却是一部精心编织且激动人心的哲学戏剧,展现了哲学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责任。据施特劳斯的观察:此书被插入的“格言和插曲”分为两大部分,而这两部分又被“序言”和“终曲”合为一个整体。第一章至第三章为第一部分,讨论哲学与宗教问题;第五章至第九章为第二部分,讨论道德与政治问题。九章中的每章都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都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而非明显的论证;若要领会尼采最深层的目的,就必须学会欣赏每章隐含的论证。海德格尔研究尼采注重其“遗著”——即“权力意志”遗稿及其他未刊文字;而施特劳斯更看重尼采的已刊作品。《善恶的彼岸》明显分为哲学与政治/宗教两个部分——这正是致力复兴政治哲学的施特劳斯关心的问题。但施特劳斯也仅留下一篇解读《善恶的彼岸》的短文。本书作者朗佩特借助施特劳斯的指引,逐章逐节解读《善恶的彼岸》的原文,带领我们穿越尼采用条条格言搭建而成的思想迷宫。
-
庄子发微钟泰 著为本社已出版书的重排、重新分段本。《庄子发微》是钟泰晚年研治庄学的集大成之作,多年长销。
-
古典与文明·地生人与雅典民主颜荻“地生人”(autochthony)意指人直接从大地生出而不是由人类母亲所生。它是古典时期的古希腊世界里一个流行颇广的修辞,出现在诸多城邦的建城神话与政治话语中,其中尤以民主雅典的“地生人”最为著名。由于“地生人”涉及范围甚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有力地推动了学界对古希腊文明世界的整体理解,因此,“地生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经典课题。“地生人”为何会如此流行?当时的人们怎样理解城邦的起源乃至人类的起源?这又与城邦政治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本书围绕“地生人”与雅典民主,从神话、政治、戏剧和哲学四个方面探讨了“地生人”作为起源神话的叙事逻辑及其与雅典社会、政治思想的密切关联,并深入探索了“地生人”主题在文学与哲学领域的应用。作者一方面将西方学界已有的奠基性研究成果介绍到中文学界;另一方面对已有的研究做出了反思与批评,更深一步挖掘了“地生人”在文化、思想领域所蕴含的能量,提出了不同于西方主流学界以民主政治为主导的文本解读。
-
古典与文明·自由意志〔德〕迈克尔·弗雷德 著,〔美〕安东尼·朗 编,陈玮 徐向东 译“意志”“自由”以及“自由意志”向来是哲学史上受争议最多的概念,这些繁杂与无休止的争议,恰恰反映出它们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在古代,人们从何时开始认为人类具有自由意志?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这时使用的是怎样的自由意志概念?这个概念从一开始是否就具有缺陷?弗雷德凭借深厚的哲学素养,结合文献学的方法,在宏大的视野下同时关注文本细节,为这些争论引入了极富启发的视角和新的解读可能。
-
作个闲人费勇 著《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是著名文化学者费勇教授从现代人的视角解读苏东坡的作品。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但他一生命运坎坷,奔走潦倒,处境艰难,却始终不改乐观的天性。虽然苏东坡和我们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和我们一样要面对普通人的烦恼、人生的不确定和命运的无常。他也痛苦过、迷惘过,甚至绝望过,但最终却用一颗超脱世俗的“闲心”守住了心灵的空间,消解了所有的磨难,活得快乐且通透。本书以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为经、诗词文章为纬,勾勒出苏东坡丰富而坎坷的一生,并独辟蹊径地提出了“作个闲人”的生活哲学,让读者跟随苏东坡在“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快乐锦囊中,感受乐观豁达的精神,了悟人生智慧,从而得到心灵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