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爱德华-甘斯本书由德国当代著名法学学者约翰•布劳恩耗时三十年根据19世纪德国著名法学家爱德华•甘斯现存所有“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讲座学生笔记整理而成。原书一经出版便被评价为是当今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的“巨大收获”(吕迪格•布伯纳语),是“所有从事黑格尔及其弟子研究之人的幸事”(米夏埃尔•帕夫利克语)。本书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黑格尔,也将带领我们认识爱德华•甘斯这位不应被遗忘的法学家,同时填补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一处重要的研究空白。
-
书写哲学的生成唐代兴著创造人类精神的哲学、科学和文学,以自身方式展开“存在之问”的主体性前提是建构本己的书写哲学。考量其创造主体的书写哲学生成建构的共性因素和敞开“存在之问”的主体视域及心灵镜像方式;揭发人类精神创造屹立于过去走向未来的当世交汇点上敞开存在之问,既赋予创造主体以时代精神的营养,也激发创造主体接受未来召唤而做返本开新的功夫。以此抉发其创造主体的书写哲学生成建构必是层累性的人生进程和书写进程,它既以生存意问为基石,更以心灵意向为动力。前者是其书写经历与阅历、生活变迁与自由阅读的人生化生成和敞开;后者是其对天赋生命的意志因子、智慧因子、体质结构、气禀朝向的反身性体验和领悟,其原发动力是人的物种生命天性和人本存在天性。前者由物种本能、种族原型和个体性力构成原发性的生命意志机制,后者乃生存无意识的层累性积淀和成长无意识的创生性建构,其转换生成的必然方向是生命意志向生存意志的生成和生物无意识对文化无意识的激励,此二者有机整合生成性建构起创造主体的书写哲学意问及精神。
-
存在敞开的书写唐代兴著存在即书写。存在世界以自身方式敞开存在而书写着人,人既以自然存在方式又以人文存在方式敞开自身存在而书写着存在世界。人与世界互为书写构成存在本身,哲学则屹立于过去走向未来的当世交汇点上,对人的世界与存在世界互为书写的存在之问构建存在之思的敞开过程亦是存在书写。本书基于此基本认知,首先梳理存在敞开书写的条件、源头方式及进程,然后从近现代哲学演进切入,考察存在敞开书写的形式化道路呈现出来的时空视域与多元方式,揭示其存在敞开书写的自然之理以及整体动力向局部动力实现和局部动力向整体动力回归的认知方向。以此向前,聚焦后世界风险社会及可能性进程,探寻存在书写运思的哲学方向,拷问人的存在根基与存在世界的内在关联,报告限度存在的生存理性消息。
-
审美与平等岳凤《审美与平等: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一书通过考察和梳理朗西埃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以及其核心概念所关注的主体性和感性微观生命的关照,再到对其所研究的文学、诗歌、影像等艺术领域中所实现的审美民主化的分析,总结出朗西埃美学和哲学的平等之维,进而凸显出其以感性分享的美学思维去构筑智识平等的审美政治本性,以此丰富当代美学对审美与政治关系的研究。
-
个人知识生成的意会逻辑万志勇同步教学,适度培优。与教学同步,捕捉教材重难点知识及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以教材为蓝本,从多角度对同一重难点知识进行延伸讲解。以例题为准绳,习题在例题基础上发散、拓展。5.讲练结合,松弛有度。以"母题"带"变式"训练题,例题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课时间穿插数学趣味小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
道家·佛学·印度哲学董平收入本集的文章,是作者过去近三十年间所撰写的与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印度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大部分曾在学术期刊发表过。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跨度较大,论题不一,既代表了作者对某些问题的学术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兴趣点。一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实为中国思想史上最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此后中国思想与哲学的历史,不再能排除佛教这一“有意义的他者”的介入与互动。然佛教之所以能够较为顺畅地进入中国,实有以老庄为哲学底蕴的道教在东汉以来的发展为之前导。更深入的研究表明,中、印作为东方文明的典范,其基于农耕生产方式而启迪于自然世界的形上之思,虽然其表现形态各不相同,却存在着某种实质上的同一性面向。
-
建构社会凝聚的国民教育王霞安迪·格林是当代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教育史学家,以研究“教育与国家的关系”而享盛誉,并成为较早探讨全球化时代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者。安迪·格林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现了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核的有机结合,他围绕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及其辩证运动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西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本书围绕安迪·格林教育思想,提出加强国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感和国家民族凝聚力。
-
化身万千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思想史研究者关注历史与思想的相互塑造,借以理解历史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不过,名为“思想史”的这个领域在数十年中经历了相当重要的改变,不惟研究重心屡经转移,研究方法日新又新,甚至连思想史研究本身,也有化身亿万、与各专门学科融汇合流的趋势。基于以上理解,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自2019年起创设“复旦大学思想史高端论坛”,每年一度,邀集全球学人,激扬思想,旧史新研。本书汇集的是2019年12月举办的第一届“复旦大学思想史高端论坛”的成果。该届论坛以“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为主旨,希望以此回应思想史研究遭遇的诸多曲折,并会聚各领域的学者共同关心思想史研究的问题。
-
哲学探索雷勇 主编这是一本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和哲学研究所主办的连续性哲学论集。计划每辑35万字(16开300页左右),每年出版两到三辑。出版宗旨:1.焦聚性追踪当代哲学发展的方向、态势、进程。2.报道当代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哲学思想、成果、方法。3.对后世界风险社会中的重大哲学问题展开讨论、争鸣。领域定位:1.“环境、新技术、灾疫”的哲学问题。2.哲学自身问题的当代呈现和重新审查。3.传统哲学(中西马)智慧的当代性回应。论集常设栏目13个,每集可选择其中4-5个栏目予以组合推出。
-
道德愚人[德]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在这本东西哲学结合、跨学科视角剖析道德伦理的书中,知名汉学家梅勒深入阐明了道德何以在历史发展中被推崇至高位,又何以在现代社会被滥用为挑起社会撕裂的武器。这本书所探讨的议题尤其契合道德标榜、政治正确、抵制文化、西方白左话语流行的网络环境下日益膨胀的道德主义。梅勒对于道德狂热的批判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德如何对文学、法律、政治、大众传媒、战争舆论、权利运动等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以卸下非黑即白的道德放大镜,走下道德的高地,更审慎地看待道德之于现代社会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