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
-
美学意识形态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是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性著作,作者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一条通向现代欧洲思想某些中心问题的道路。本书着重讨论了自启蒙运动以来至后现代主义期间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意识形态角度揭示现代美学与近代欧洲阶级社会的内生关系。
-
全球正义伏佳佳 著本书为作者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师从张国清。全球正义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它讨论人类在全球社会中应赋予彼此的正义义务,试图解决全球实践性难题,包括全球贫困、气候变化、资源分配、国际干预等。它的支持者持有世界主义立场,但在具体观点上存在差异,为全球正义提供了多种思辨维度和多个实践方案。在实践上,全球正义已在社会运动和国际建制上有所成就。然而,全球正义作为全球化时代的思想试验和实践探索,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受到诸多批评。全球正义作为跨国正义问题,其最大的困境是理论与现实间的紧张性。它必须从理论上证明自身的合法性,从实践上解决如何实现全球正义的问题。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试图说明全球正义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不是哲学家的书斋想象,而是人类共同体的重要工作。
-
元典伦理与文明互鉴谢桂山 著本书在文明互鉴的视域下,从多个维度对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两种伦理范型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体系架构、基础、原则、内容、特征、嬗变历程、传承影响、当代价值等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研究。通过跨文化、跨文明的比较研究,在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民族伦理与世界伦理之间形成张力,完成传统伦理的创造性转换,形成民族道德认知、道德认同和道德自省;通过对两种创制时期的伦理范型的比较,还原伦理源头的本来面貌,发掘两种伦理流变的嬗变规律,在比较中相互借鉴,汲取更多的道德资源,实现道德重塑和道德治理的目的。二者互鉴,有助于获得价值重塑和道德重建的文化资源,对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
中国社会心理研究 第一辑佐斌主编《中国社会心理研究》(China Social Psychology Studies)是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中山大学中国社会心理研究院(筹)主办的大型学术辑刊,一年两卷,分别在上下半年出版。该辑刊聚焦当代中国社会心理与行为,以学理研究为宗旨,以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并重为特色,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重大实践、重大问题的创新型研究成果为使命,展示中国社会心理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助力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学派、中国话语。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道德与精神心理、社会化、人际心理、群体心理、社区心理、社会与文化心理变迁、社会心理健康等主题与领域。设置“理论前沿”、“社心观察”、“实验探索”、“调研报告”、“名家对话”、“青年论坛”等特色栏目,按照每辑的研究主题约稿和征稿,栏目交替呈现。第一辑(创刊号)将聚焦“社会心理建设与中国现代化”,呈现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名家的研究成果。
-
吕西斯柏拉图这篇对话讨论的主题是“友谊”。友谊在雅典人的生活,乃至一般希腊人的世界中,起着纽带作用。苏格拉底在对话中是一名“长者”,面对那些有前途的年轻人,指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在社会中表现自己。他实际上试图解开一个奥秘,到底是什么东西能使两个人产生紧密的联系,并足以发展出忠诚无私的爱。苏格拉底与两位青年墨涅克塞诺斯和吕西斯展开了五场谈话,八次论证,当讨论变得越来越热烈,以往的哲人也被唤来为这个问题做见证,但是到对话结束时,他们也没有得到“什么是友谊”这一问题的答案。 柏拉图是在纯哲学的意义上定义友谊的第一人,后来亚里士多德在他《赫尔米亚颂》中表达了他在这个主题上的观点,由此也激发了西塞罗的《论友谊》。
-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靳希平 吴增定 著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编“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1870)的德国哲学”,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
拉刻斯柏拉图这篇对话写于公元前424年代立昂战役以后的某个时间。谈话的目标是确定战争美德的具体内容,比如勇气、勇敢和勇猛。对话的主要部分是由苏格拉底与两位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德高望重的将军进行讨论。他们分别是尼基阿斯和吕西马科斯。随着对话深入,他们从探索勇士的品质,进展到勇敢的品性如何培养,以及在教育中如何选择老师,如果老师本身是自学成才的,那么如何以他的学生的进步为标准来衡量老师的贡献。
-
市场经济与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性化张伟著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是一种行为规范,之所以被遵循,是因为其背后存在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价值理性和风俗习惯。它们构成了伦理规范被遵循的内在动机。本书以意义体系—伦理规范—行为模式的行为逻辑为逻辑主线,以反实证为主要方法,探讨市场经济的经济理性对意义体系的消解、对伦理规范效力的弱化,进而对行为模式的改变。以这一逻辑为轴线,一方面探讨家庭伦理的政治稳定功能的弱化对政治秩序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意义体系的解构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深层影响。
-
小学集注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小学集注》,又称《小学句读》,南宋朱熹、刘清之编撰,明陈选集注。中国教育从上古就有小、大学之分,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是先秦以来中国儒学教育的基本制度。小学又称蒙学,即启蒙、蒙养之学的意思。上古的小学教育教材本包括大量伦理道德和修身养正等方面的内容,却因时代的变迁已久失其传。唐以前的小学教育教材以识字字书为主,包含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到了宋代,随着大、小学分级教育及官、私立各类小学的日趋普及,恢复上古以儒家思想伦理为重要特色的小学教育教材体系成为有识者的共识。朱熹有感于上古小学教育教材“散见于传记,未有成书”,力图恢复古小学之貌,与刘清之一起辑成《小学》一书,实乃古代儒家教育教材体系的复古补阙之作。《小学》既是学童初学的入门书籍,又是成人存心养性的性理修己之书,问世之后广为传播,影响遍及东亚三国,历代注本多达百种以上。其中明代陈选《小学集注》得到明清两朝的官方认可,影响最广。《儒藏》(精华编)本《小学集注》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八年内府刻本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三年霍冀刻本、明万历二十六年曹璜刻本及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四十六年沈自彰刻本;对《小学》原文,还对校了元刻数种早期《小学》版本,并参考吸收了已有校点研究成果。此次收入《〈儒藏〉精华编选刊》,将更加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使用。《小学集注》整理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持。校点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王燕均研究员。
-
实践维度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研究陈仁锋本书主要围绕“如何做”这一实践维度进行研究,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衔接的原则,着重从宏观路径、运行机制、典型经验、国际互动等方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形势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现实转化问题。分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化路径;分别从顶层决策机制、政策执行机制、产权运营机制、环境监管机制等架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运行机制;以浙江为例,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创新导向;打造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