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母亲的香气金媛善 著《母亲的香气:金媛善拼布艺术》详细生动地介绍了拼布艺术的起源以及朝鲜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重点向读者详细讲解了拼布钱形纹和太阳花的制作,并展示了金媛善大师拼布艺术作品家居类(39幅)、服饰类(44幅)、壁画类(14幅)、包袱皮(102幅),精妙的配色以及设计给读者展现了拼布的独特魅力。它们的共同主题是“女性”“家人”“祝福”“关怀”“勇气”“坚持”和“责任”。作者认为,这是能让他人幸福,也能给自己带来幸运的重要的东西。《母亲的香气:金媛善拼布艺术》适合服装设计专业师生、拼布艺术爱好者以及从事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使用。
-
传统竹刻技艺叶瑜荪 著,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编《传统竹刻技艺/中国传统技艺丛书》是竹刻艺术的完整展示,包括竹刻艺术的技法,以及历史沿革、人文背景,突出了竹刻艺术的人文特色。《传统竹刻技艺/中国传统技艺丛书》收录著名竹刻艺术家叶瑜荪先生的竹刻作品,竹刻技法论述和总结的竹刻艺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各界关于竹刻艺术的论文,书中图片也采用了全新的高质量图片。
-
福建柘荣、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研究童友军 著《福建柘荣、漳浦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福建柘荣、漳浦两地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变革过程,并对不同时期两地剪纸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试在让读者能够较为详细地了解两地民间剪纸,感知其艺术魅力。当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柘荣、漳浦等地的民间剪纸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尝试对两地传统剪纸的题材、风格等主要特征进行简要对比,并倡导传统民间剪纸要设计创新和尝试应用拓展,意在抛砖引玉。
-
掐丝 漆艺冶存荣 著青海漆艺流行在农耕文化发达的河湟地区,牧业区使用漆艺较少。早在汉代,青海河湟地区就出现漆艺。西宁市彭家寨汉墓出土的漆艺彩绘木质轺车,其涂漆技艺相当娴熟,艺术性非常高,这是青海使用漆艺的例证。唐代以后以一直到明、清时期,在青藏地区广大民间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
剪纸冶存荣 著剪纸,就是用剪刀、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各种材质的纸上,用不同的手段镂空、透雕,来实现造型的艺术形式。剪纸艺术创作不同于绘画或其它美术作品类,它是剪刀与纸片结合的艺术,艺人一手用剪刀,一手轻轻转动纸片,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出现在眼前。河湟剪纸,个性鲜明,独具特色,闪烁着远古原始文明的奇光异彩,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遗风古韵。青海的剪纸艺人们,以他们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丰富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剪纸以生命。每一幅作品都能唤起人们的乡思乡绪和民族情感,使人沉醉,使人神往。剪纸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
皮影冶存荣 著青海皮影戏群众俗称“唱影子”,广泛流传在西宁市及东部农业区各县,也称作河湟皮影,是青海地方剧种之一。皮影戏是集民间美术、音乐、戏曲、文学于一体的,有独立音乐声腔和表演技艺的综合性艺术,通过千百年的演变发展,其剧种不但完美成熟,而且有深厚而丰富的艺术内涵。河湟皮影一直在民间流行,它是纯民间文艺,以班社为基本单位进行演艺活动。
-
皮艺石艺冶存荣 著石艺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千百年来人们通过观察大自然,选用石头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青海河湟地区的先民很早就把石头作为建筑、雕塑的原材料,经过加工,为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创作,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河湟石头艺术。
-
考工新记王稼句 著本书包括《核雕记》、《纸物记》、《烟火记》、《爆竹记》、《纸鸢记》、《泥人记》、《捏相记》、《傀儡记》、《辰牌记》、《摺扇记》、《竹刻记》、《纸马记》、《门神记》、《金砖记》、《砖雕记》、《苏绣记》十六篇民工工艺美术的札记,是作者多年关注、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的心得和研究成果的精华。各篇文章旁征博引,夹叙夹议,将中国民间工艺的美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民间工艺的绝j读物。
-
雕塑冶存荣 著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青海雕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成为青海工艺美术的重头戏。本书主要介绍石雕、石刻、玉雕、木雕、砖雕、泥塑、面塑和其它材料的塑造艺术。
-
图说剪纸3000例聂明明,王巾 著《图说剪纸3000例》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为读者呈现各种类型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