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河东民间艺术家李淑君《河东民间艺术家》是以文字和图说的形式介绍了运城市获得国家、省级、市级6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有一定知名度与艺术成就的民间艺术家,记载和传承运城古老的民俗、民风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展示运城作为“古中国”的传统文化地标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
笔法记 与中晚唐画学嬗变马龙锋《《笔法记》与中晚唐画学嬗变》对作为中国绘画美学重要嬗变与转捩阶段的中晚唐在历时性的宏观视野中做了新的检视,以荆浩的《笔法记》为中心,探讨了所谓“中国古典绘画”经典美学观念的建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古典绘画发展早期存在着两个相互游离的本体美学观——道本体观和技本体观。中唐之前的中国画史,技本体美学观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道本体观虽然在魏晋时期已开始肇端于绘画领域,但当时的绘画在创作实践中要解决的第一性的问题仍然是形质的完成问题。以宗炳、王微等为代表的画家虽然在观念形态上确立起山水画的高标美学追求,但绘画技法与实践的滞后性同美学观念的崇高性之间有着巨大的落差,六朝晚期至中唐山水画的发展史,在美学上即表现为一部为其崇高的观念形态寻找相匹配的外在形式的历史。中晚唐以降,与“士人为官”带来的社会结构重大重构相应,审美趣味发生重大捩变,笔墨技法语言亦发展至醇熟,山水开始取代人物成为主要的表现题材,气韵开始取代形似成为主要的审美追求,水墨淡彩开始取代重彩敷色成为主要的绘画样式,遣兴寄情开始取代教化载道成为主要的创作目的,于此,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绘画方从美学的观念形态真正落实为“有道有艺”的实体化形态。在此背景下,传统“画缋之事,杂五色”的理论失去了界说绘画的有效性,“画者何为”的本体命题被重新加以检视,两大本体系统则走向圆融贯通,其标志性理论文本就是荆浩的《笔法记》。该书将《笔法记》放到中晚唐画学嬗变的美学背景下作了一次新读,研究了“真” 、“韵”等重要范畴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美学关联,创新性地阐释了荆浩的绘画美学思想。“真”贯通技、道的美学特质使绘画建基于物象与形质又能不拘滞于板结的笔墨与固定的程式,而呈现为一种随大化一气流转的生成性状态,亦即突破有限而指向无限的意境之美;对绘画的创作与鉴赏则成为一个非现成的过程性经验,乃是游乎天下之一气的至乐审美体验。
-
时间开始了刘宇,袁小山 著会议期间,收集了近4000件文艺作品进行评比、展览。文艺家们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50多个文艺团体表演了120余个戏曲、音乐、舞蹈、杂技节目,《祖国大合唱》《新中国颂》《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工人阶级万岁》无疑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
梁平竹帘画艺术袁曼玲,柯扬,李春奕 著《梁平竹帘画艺术》一书通过民间调研、查阅相关县志古籍,以梁平竹帘画发展脉络为时间轴线,分析梁平竹帘与梁平竹帘画的关系,从造型、色彩和画面布局等方面阐述梁平竹帘画的艺术特征,进而对梁平竹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通过刺绣竹帘画艺术创作引发对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绘画技法等的相关思考。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为梁平竹帘画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
-
中国红色皮影戏魏力群《中国红色皮影戏》作者魏力群老师是我国著名皮影艺术研究学者,四十多年来,他遍访我国大江南北,挖掘整理出了大量皮影戏资料,并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研究。他是我国皮影研究领域无可争议。魏老师结合珍贵史料,对全国军民借助皮影宣传抗战、打击侵略者的历史进行了追溯与研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皮影艺术的兴衰与发展进行了整理与记录,从皮影艺术的角度回忆了老一辈革命艺术家们保家卫国的光荣历史。
-
汤显祖研究集刊徐国华《汤显祖研究集刊(第3辑)》收集了汤显祖研究的新成果,多角度展示汤显祖与晚明曲学思潮的深刻联系和丰富内涵。特别是在临川四梦的文本分析、舞台传播、与地方声腔的关系研究等方面新见迭出。同时,还收录了近年内地和台、港学者戏曲研究的若干论文,提示着部分戏曲学者新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点。
-
河南濒危曲种声腔艺术传承保护研究杨冬梅《河南濒危曲种声腔艺术传承保护研究》以河南濒危曲种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音调特点、句式结构、艺术风格、审美趣味、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探讨不同濒危曲种的源流派别、体裁形式、地域分布、题材内容、传承方式等;揭示河南濒危曲种的审美价值、风格特质、社会功能;探索河南濒危曲种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价值重构,促进濒危曲艺在当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为今后的传统曲艺的剧目创作提供丰富的原生态资源,为河南濒危曲种的当代生存状态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支持,并为当前的曲艺学术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为促进濒危曲种的传承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
非遗视野下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曾艳暂缺简介...
-
桑下记忆楼婷本书是89位纺织丝绸专家学者的口述,他们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讲述了自己毕生从事丝绸纺织的成就、经验教训,从不同层面、各个角度,反映了我国丝绸纺织业的发展轨迹、方针政策、体制改革、生产技艺、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困难曲折,他们的许多成就获得政府奖励、群众认可。该书既是国内茧丝绸行业的首部口述史专著,也是中国丝绸现代史人物篇的开卷,填补了行业文史领域的空白。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充分反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行业变革的伟大历程,推动新时期我国茧丝绸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路本书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其中,对民间艺术创造中的自然生态观念、民间造物艺术对自然生态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分析。相对全面地揭示了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基础,及其作为民间文化的内容和载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