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民间石雕谢桂华追随着石雕的历史遗迹,赏析流光溢彩的石雕名品,令人时而感到历史之厚重,时而惊叹历朝历代民间巧匠的灵气与智慧。在不朽和永恒的石雕上,沉淀着太多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镌刻着太多的民俗事象、民间信仰、民族情感和理念。民间工艺家用高超的工艺技巧,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彰显于世,留给后人一本宏大的民间工艺大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那些世世代代用石雕创造奇迹的人们。
-
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编《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银饰》涵盖面广,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更多地具备原生态的、纯民间的艺术特征,更多地记录传统的、古老的工艺手法,更多地具有资料何时何地。……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想想它们都是出自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劳动者之手,都是出自那些从来没上过学堂,受过正规教育的民间艺人之手,却又是那样的精美,那样经得起任何审美法则和尺度的挑剔,我们都会心存感动。
-
民间彩塑张宏岳中国民间彩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流传地区广泛、种类题材多样。它们都有共同的特色,即造型整体感强、形态优美生动、色彩淳朴明快。它们的创作者都以其勤劳和智慧在艺术实践的不懈求索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自然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习惯。当前在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强势文化,中国民间彩塑受到极大的冲击。那么,如何直面以对?如何继续保持与发扬民间彩塑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本土真情?如何培植与传承民间文化的民族真情?无疑,这是民间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也是捍卫并弘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更是编撰《民间彩塑》的目的所在。民间彩塑不仅融入民生礼俗、岁时节庆以及市井百象,还饱含纯真与质朴的本土情节,塑型、绘意,将具有智性理念与塑绘和谐统一的艺术灵性铸锭于泥土间,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
民间刺绣田顺新在世界的刺绣艺术中,中国的刺绣艺术可以说是历史最修久、材质最精良、题材最广泛、技艺最精巧、针法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中国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民间到宫廷,从实用到欣赏,从材质到技艺,从古代到今天,都以它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束绚丽的奇葩。面对这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刺绣艺术,在传承文明、不断发展的时代里,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将顾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刺绣工艺同时列入“中国民间美术”项目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在这里较为系统地将民间刺绣艺术编撰成书,为人们了解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提供知识性的素材,特别是为培养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的热情,发挥积极的作用。
-
民间玩具王连海“中国结丛书”中的民间美术部分,首先选取了几种颇有中国民间色彩的“经典”的品种和样式进行介绍。几册在手,乡土气息和民间情趣扑面而来,让人兴味盎然。作品选编方式也很独特,有些是来自协会会员的制作,有些来自地方民协的推荐,有些来自个人典藏,有些来自“抢救工程”的抢救成果。大部分是我们的民间艺人和传人自己制作的作品。编写上采取了图文并茂,引导读者入门为目的;情节解说、人物故事、艺术鉴赏等相结合的方式。作品容量大,品类介绍齐全,地域和产地特色突出。既有总述概说,又有细节、细部分析,以及将作品的民俗背景、民俗内容、工艺流程、艺人传人一一道来的特点。民间玩具可谓是中国社会变迁史实的缩影,是一卷卷民俗画本大书,它不仅再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着不同的地域风采,而且凝聚着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
北京古狮梁欣立 著石狮是一种雕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在中国有很大的普及性,是中国的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已有之,而北京因为是六朝古都,石狮很多,等级很高,确实值得研究。本书正是梁欣立先生对北京古狮的研究专著,在书中作者林林总总讲述了百来只石狮子的故事…… 本书根据古狮的摆放地,按皇宫、王府、林园、寺观、墓地、望柱等分类,对北京地区现存的古狮进行分类。每一尊古狮作者都亲自考察过,因此书中有对每一只“古狮”的细致描写,还有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与文字相互印证,本书既可供学者专家学习参考,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苏州古版画周亮 等主编蘇州文化是以先吴文化為基礎,歷經春秋、戰國、秦、漢、魏晋南北朝的生長發育,至隋、唐、宋、元及明,逐漸形成高峰。清代及近代,随着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和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蘇州文化開始從傳統文化定式向現代文化方向轉型。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是歷史形成的地方文化中心。從文化的角度看,有兩千五百年建城史的古城,有江南水鄉古鎮,有已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古典園林;有「百戲之祖」的崑曲,有被稱為中國最美聲音的蘇州評彈,有名家輩出的吴門畫派,有被稱為「南桃北楊」的桃花塢木版年畫等等。使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多方面地向世人展示它那燦爛的文化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随着現代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許多物質文化遗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搶救,已迫在眉睫。
-
中国民间美术通论王平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母体艺术,它哺育和滋养了悠悠五千年和泱泱1260万平方千米(含300万平方千米海疆)的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它品类丰盛,形态纷繁,与民族文化心理及民俗紧密相连,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同一体。民间美术以其健康、朴实和积极、达观的人生观,质朴、率真的表现形式,折射出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魅力。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民间美术的品种和分布,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审美价值,并以民间美术的历史与文化的源流作为切入点,对其题材与形式、制作工艺与风格进行阐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幅较为完整的、文化史意义上的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画卷,同时提出了研究中国民间美术的现实发展这一命题,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认识和分析了民间美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将民间美术从文化和生活的层面导向关于审美内蕴和艺术精神的深层思考,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健康发展。本书可供民俗学、民艺学、美术学与设计艺术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普通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辅助读物。
-
陇影纪略赵建新《陇影纪略》是对陇影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三编:上编陇影戏曲文化考论,对陇影的形成、发展、职能、作用、剧本体式、脚色体制,唱词唱段特征进行了论述,肯定了今传清代陇影戏书抄本的文献价值,介绍了三本清代戏班“关节图”。中编陇影传统剧目叙考,首列已知244种陇影剧目,并对其中50个抄本和50个口传剧目作了简略叙考。下编陇影清代抄本选录,录校清代陇影戏书六部。《陇影纪略》是作者20余年搜集、整理、研究陇影的成果,填补了戏曲文学领域的一项空白。
-
中国历代走兽纹饰艺术郑军 编绘渊源久远的中国走兽图案,在传统艺术领域中自成一派,这些形形色色的图案,在历代的岩画、石刻、石雕、画像石、画像砖、陶瓷及织绣中都有它们的身影。一个民族的存在,必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鉴于此,本书收集整理了中国历代走兽图案,品类齐备,各具风格。本书在编绘过程中,考虑到资料的实用性和完整性,从古代的、传统的民间的表现题材入手,系统地绘编了大量图例,并对每种兽的特点、寓意进行了简明的文字说明,以供读者参照和比较。 本书中所收集的走兽纹饰,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玉器、金银器、画像石、画像砖、雕刻、刺绣、剪纸等上面的形象,这些纹饰,对研究我国民间美术以及现代的美术设计与创作,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