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文化记忆金蕊 朱贺琴 等本书立足于记忆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以访谈、口述方式搜集历史资料,记录见闻和撰写新疆非遗刺绣传承人群“身体技艺”的经验知识及相关的民间“文化记忆”。全书的口述实录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以“乡愁记忆:记忆作为苦难宝藏”为题,围绕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回忆人生史、技艺磨砺的往事等展开,通过个体记忆与交流记忆的阐述重述回忆空间;第二篇章以“存储记忆:记忆作为传承要素”为题,突出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口头叙事中的存储记忆不仅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前提条件,而且是技艺传承、文化知识更新的基本资源;第三篇章以“功能记忆:记忆作为致富关键”为题,讨论功能记忆可以使存储记忆获得方向和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蒙古族传统美术刺绣乌力吉 主编暂缺简介...
-
民间艺韵宋捷 著《民间艺韵:中国民间工艺文化与技艺研究》中国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灿烂多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本书以我国的民间工艺为研究主体,从文化学与美学视角切入,先对民间工艺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内容进行梳理;随后按造型特征将民间工艺分为平面、立体、综合三类,并对其造型特征、制作技艺、审美情趣等进行系统论述,包括剪纸、刺绣、雕刻、版画、风筝等传统工艺;*后立足当下,探讨这些传统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可行路径。总的来说,本书体系完整,对我国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文化审美王欣 王敏 等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普及基地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文艺叙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立足中国民间文化审美经验,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的文化叙事为对象展开,探讨了新疆各民族刺绣传承人群在刺绣过程中表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伦理和人际交往间的人情之美,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民间刺绣实践对新疆非遗刺绣传承人群主体的意义。
-
蔡从珍剪纸技艺蔡从珍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剪纸的基本内容和技法,二、剪纸艺术欣赏。全书图文由蔡从珍女士创作,蔡从珍女士的伴侣叶宗杰先生协助整理。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主要收录了她的部分新作品,两百五十余幅,供剪纸爱好者欣赏、初学、临摹,共同繁荣剪纸艺术。
-
西迁赞歌 东情路张鹏,白淼 著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中,就包含清朝中期锡伯族万里戍边的壮举,体现了华夏儿女不朽而坚韧的民族精神,其血脉暗涌的坚毅气节,成为“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巡礼”创作及巡展的动力之源。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巡礼》在简要记述清朝中期西迁历史的基础上,记录了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巡展各站的简况,呈现了百余位艺术家以幅面记述的西迁壮举。我们期待用艺术的方法去赞颂、拨开历史的篇章,将民族文化和艺术创新融入崭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中。
-
璃语东西王建中、张翀、王晓偶2022年被定为联合国国际玻璃年。恰逢此次机遇,为了推动中国当代玻璃艺术文化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联合举办了“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璃语东西”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系列的特展,是“融汇东西”的国际化当代玻璃艺术展。《璃语东西:2022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作品集》汇集了展览中所陈的一系列优秀玻璃作品,呈现还原了艺术展倡导的创新精神,注重学术性、艺术性、思想性,以“玻璃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学术主题,力求全方面展示当代玻璃艺术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推动我国当代玻璃艺术发展。
-
文化符号王敏 王俊涛 等本书采用四色彩印,立足文化符号学的基本原理,以新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文化视角,对新疆历史与在民间搜集的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刺绣图案在针法、纹样、色彩上的共通符码意义进行重点解读,结合新疆非遗刺绣衍生品在题材反映方面的特点,从反映地方历史文化之美、自然风物之美与民俗文化思想、生产生活方式之美三个角度创新对新疆非遗刺绣如何进行产业开发的意义理解,结合笔者所负责的2016—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教*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大学各民族刺绣项目中大量鲜活且富有传播力的新疆非遗刺绣衍生品设计稿、产品概念宣传稿以及布展实践宣传照,总结新疆非遗刺绣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经验,以期对“疆绣”的产业开发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讲好“富民兴疆”“乡村文化振兴”故事有所帮助。
-
赏心乐事吾家院南京图书馆本书选取了江苏地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2个非遗项目,既有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也有曲艺,具体包括:《苏州评弹》《江南丝竹》《扬州清曲》《高邮民歌》《徐州梆子》《滑稽戏》《淮剧》《锡剧》《扬州评话》《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柳琴戏》《杖头木偶戏》等。在每一项非遗中,详细介绍了历史来源、创作特点、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每一项非遗的国家级传承人进行口述,他们是传统表演艺术在当下的发言人,他们的口述是真实性极高的一手资料,为深入研究非遗提供学术上的可靠论证。
-
缓存在应金飞,施慧,刘畑 编《缓存在——2022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由应金飞,施惠,刘畑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