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与制作张璇 著《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与制作》系列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题材,在案例制作的讲解中,将富有创意的 设计构思与传统手工艺技法结合,使传统手工艺呈现以新的活力与时代感。其中《陶艺》一书从陶艺制作 的材料和工具到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再到步骤详尽的实例讲解,包括笔筒、香皂盒等家居日用品、耳坠、 发卡等女性饰品,摆件、装饰画等家居纯装饰品,做法步骤清晰,实用与可操作性强,适合作为高等院校 相关课程用书,也可给民间传统手工艺从业者带来创意灵感,同时适合广大“手作”爱好者自学使用。
-
葫芦技艺陈静,路鹏 著丛书采用口述史学方法,对木版年画、葫芦雕刻、陶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采访,记录相关遗产的历史传承、风格特点、技术创新及衍生发展等方面。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自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剪纸技艺王传东,李霞 著丛书采用口述史学方法,对木版年画、葫芦雕刻、陶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采访,记录相关遗产的历史传承、风格特点、技术创新及衍生发展等方面。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自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美在民间徐国源本书是在作者讲授的“民间审美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书稿。作者提出,讨论民间审美问题,除了要撇开业已固化的“文人心态”和人们较为熟知的文人审美的模式,还必须在学理上进行“空间性”转移,进入到民间审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场域。
-
中国传统村落图典萧加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较为全面收录了各地各民族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与人们生活状态的大型图典。 本书中的一千多幅由作者亲自拍摄的珍贵反转片记录了我国西藏、云南、贵州、湘西、福建、广西、安徽、浙江、山西、陕西、北京等地各民族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形态。为研究我国农村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革,以及传统建筑的演变,提供了较详实的影响与文字资料,对民族学、社会学、建筑学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而正在消失的传统建筑也通过本书而得以留下记录,以供后人观赏。本书还邀请著名学者、作家王鲁湘先生从美学理论上对各民族的生活形态与建筑,进行了提炼与概括,配合图片,客观地记录了那一个时代我国传统村落的真实状况。 优美隽永的笔触配合渗透着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与人文气息的图片,相得益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山清水秀、人民安乐、幸福安康、和谐安详的中国农村画卷。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各族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通过本书得以传达。 本书装帧精美,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
剪纸艺术简明教程党春花王凤英'剪纸课简明教程'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精心创作的基础上积累的成果。该教程图文并茂 易学易懂 容易掌握 适合中职生剪纸爱好者的需求。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海省“河湟剪纸”传承人 剪纸大师王凤英的亲自指点和指导 使教程结构更趋完善。教程旨在为了让中职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之美 弘扬我国民族民间很好的艺术传统 增强中职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大大提高中职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显现出一技之长 培养出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
陶瓷技艺伏倩倩,耿大海 著丛书采用口述史学方法,对木版年画、葫芦雕刻、陶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采访,记录相关遗产的历史传承、风格特点、技术创新及衍生发展等方面。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自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木版年画技艺孔大健,任仲泉 著丛书采用口述史学方法,对木版年画、葫芦雕刻、陶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采访,记录相关遗产的历史传承、风格特点、技术创新及衍生发展等方面。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自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
锦绣广西熊红云 著《锦绣广西》融入全新互联网数字媒介扩充阅读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服饰特色。 《锦绣广西》分为裳识、民俗、匠艺、游食四个部分。裳识部分以服饰、纹样、织锦、刺绣、配饰为线索,介绍了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民俗部分以传统节庆、民间传说、风俗为线索,记录少数民族地区婚丧嫁娶、鬼神信仰、风俗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匠艺部分记载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技艺,包括服饰的制作过程、服饰原料的采集与制作等方面的内容;游食部分以广西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特色和风味美食为主题,向读者分享广西的生活与饮食文化。 《锦绣广西》以图为主,简括凝练,整本书可以作为一份广西礼物,以飨读者。
-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张兰芳风格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直接关涉对古代艺术资源与理论精粹的挖掘、整理与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然而,目前相关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的研究,多针对单个门类艺术风格问题进行具体性个案研究,而忽略对多个门类艺术的共性风格问题研究,这对于艺术学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是极为不利的。为此,《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在打通门类艺术之间壁垒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文学与各门类艺术创作实践风格事象与风格理论文献的考察分析,试图对古代文学与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从形成、类型、特征及发展等几方面予以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以便实现对古代艺术风格的整体观照。该研究有助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构与完善,可作为探索中国特色艺术理论的有力确证,尤其对提升中国文化艺术软实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