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
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白明编《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亚太卷2》与我过去所著所编的书有较大的不同:1.在付稿前,我删除了—篇近20000余字的关于中外陶艺研究的文章,该说的,我在其他几本书和文章中已基本上说过了,看来看去,这些语句虽有不同,挖掘得也似乎更深刻一些,但却是没有太多新意的“老生常谈”,实在是没有理由占用读者的宝贵时间。作为陶艺家中的一员,情感色彩也决定了我的文章极有可能失之偏颇,在观念与技巧、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国际性等问题被无休止地追问中大说特说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当代艺术环境中就显得更没有必要。这样,除很短的自序后记外,身为作者,书中见不到我写的任何介绍文章,是想让各国陶艺家们的精彩作品成为书中最为重要的叙述主体来支撑起完全属于陶艺本身被“看到”的学术价值,从而将作者的影响减低到最小的程度。2.八卷本的巨大容量,112位国际重要的陶艺家大部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的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世界陶艺界享有盛誉,许多陶艺家还是世界近代陶艺史无法绕过的大师。收录的艺术家绝大部分提供了—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图片和说明文字,这也是该书在征稿和操作过程中最艰难、最辛苦的一部分。行内人都知道,让这么多重要和有影响的艺术家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提供创作过程是多么的困难和不可思议。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世界各国陶艺家们以他们的理解、支持和无私配合使该书得以展现这些神奇并各具魅力的创作过程,让世人得以探究不同国家的不同陶艺家们使用不同材质的不同技艺,使此书具有了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及技艺、技法教科书的功用。这在世界当代陶艺书刊和画集、专著中也是少有和独具特色的。在国际陶艺界频繁交流的今天,解码如此多的名家创作过程,对推广和丰富陶艺文化并引发新的陶艺创作手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艺术家简历可让人看出艺术家的生存和受教育的经济文化环境,创作理念(或自述)可反映出艺术家是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们的内心的。虽然这些不是唯一可以解读他们手下作品的路径,但至少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艺术家和作品提供了直接的帮助。4.书中的所有作品和创作示范、文字均由艺术家亲自提供并签名授权使用,这在国内出版界并不多见。每人的作品量均可单独成册,只要清晰度达到出版要求,我没有进行删减。严格来说,这是身处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自选集,他们才是该书的真正作者。5.虽然在邀请这些艺术家的信函中都明确地要求他们提供个人的工作室环境照片、创作示范过程和说明文字、艺术理念、简历及作品等等资料,但仍有极少部分艺术家因年龄、身体状况和时间等原因未提供完整的作品创作示范和部分资料,这也正是编撰一套国际角度的大型艺术图集和单纯编辑一本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集所存在的不同之处。而有些提供的文字资料也不是我所要求的英语,这样在译成中文之后,需根据中文再译成英文,词不达意在所难免。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一种简单和惯用的作品汇集的方式,而增加了如此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和中英对照的文字方式,无疑是为了让该书拥有更多的学术含量和具有更大的国际交流的影响,但由此所付出的劳作和艰辛却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6.书中有—半以上的艺术家是首次在中国被系统介绍。我曾经介绍过的部分艺术家,此次刊出的也多是新作加上创作过程等内容,构成了此书崭新的面貌。7.我邀请了几位不同国籍和身份的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为此书撰文,这些文章所透出的真诚和睿智及对中国陶艺的殷切关注和对作者的无私支持不仅为该书增添了多姿的学术视野,也为该书注入了活力和爱护的暖流。
-
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白明编《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亚太卷3》与我过去所著所编的书有较大的不同:1.在付稿前,我删除了—篇近20000余字的关于中外陶艺研究的文章,该说的,我在其他几本书和文章中已基本上说过了,看来看去,这些语句虽有不同,挖掘得也似乎更深刻一些,但却是没有太多新意的“老生常谈”,实在是没有理由占用读者的宝贵时间。作为陶艺家中的一员,情感色彩也决定了我的文章极有可能失之偏颇,在观念与技巧、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国际性等问题被无休止地追问中大说特说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当代艺术环境中就显得更没有必要。这样,除很短的自序后记外,身为作者,书中见不到我写的任何介绍文章,是想让各国陶艺家们的精彩作品成为书中最为重要的叙述主体来支撑起完全属于陶艺本身被“看到”的学术价值,从而将作者的影响减低到最小的程度。2.八卷本的巨大容量,112位国际重要的陶艺家大部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的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世界陶艺界享有盛誉,许多陶艺家还是世界近代陶艺史无法绕过的大师。收录的艺术家绝大部分提供了—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图片和说明文字,这也是该书在征稿和操作过程中最艰难、最辛苦的一部分。行内人都知道,让这么多重要和有影响的艺术家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提供创作过程是多么的困难和不可思议。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世界各国陶艺家们以他们的理解、支持和无私配合使该书得以展现这些神奇并各具魅力的创作过程,让世人得以探究不同国家的不同陶艺家们使用不同材质的不同技艺,使此书具有了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及技艺、技法教科书的功用。这在世界当代陶艺书刊和画集、专著中也是少有和独具特色的。在国际陶艺界频繁交流的今天,解码如此多的名家创作过程,对推广和丰富陶艺文化并引发新的陶艺创作手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艺术家简历可让人看出艺术家的生存和受教育的经济文化环境,创作理念(或自述)可反映出艺术家是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们的内心的。虽然这些不是唯一可以解读他们手下作品的路径,但至少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艺术家和作品提供了直接的帮助。4.书中的所有作品和创作示范、文字均由艺术家亲自提供并签名授权使用,这在国内出版界并不多见。每人的作品量均可单独成册,只要清晰度达到出版要求,我没有进行删减。严格来说,这是身处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自选集,他们才是该书的真正作者。5.虽然在邀请这些艺术家的信函中都明确地要求他们提供个人的工作室环境照片、创作示范过程和说明文字、艺术理念、简历及作品等等资料,但仍有极少部分艺术家因年龄、身体状况和时间等原因未提供完整的作品创作示范和部分资料,这也正是编撰一套国际角度的大型艺术图集和单纯编辑一本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集所存在的不同之处。而有些提供的文字资料也不是我所要求的英语,这样在译成中文之后,需根据中文再译成英文,词不达意在所难免。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一种简单和惯用的作品汇集的方式,而增加了如此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和中英对照的文字方式,无疑是为了让该书拥有更多的学术含量和具有更大的国际交流的影响,但由此所付出的劳作和艰辛却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6.书中有—半以上的艺术家是首次在中国被系统介绍。我曾经介绍过的部分艺术家,此次刊出的也多是新作加上创作过程等内容,构成了此书崭新的面貌。7.我邀请了几位不同国籍和身份的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为此书撰文,这些文章所透出的真诚和睿智及对中国陶艺的殷切关注和对作者的无私支持不仅为该书增添了多姿的学术视野,也为该书注入了活力和爱护的暖流。
-
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白明编《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亚太卷1》与我过去所著所编的书有较大的不同:1.在付稿前,我删除了—篇近20000余字的关于中外陶艺研究的文章,该说的,我在其他几本书和文章中已基本上说过了,看来看去,这些语句虽有不同,挖掘得也似乎更深刻一些,但却是没有太多新意的“老生常谈”,实在是没有理由占用读者的宝贵时间。作为陶艺家中的一员,情感色彩也决定了我的文章极有可能失之偏颇,在观念与技巧、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国际性等问题被无休止地追问中大说特说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当代艺术环境中就显得更没有必要。这样,除很短的自序后记外,身为作者,书中见不到我写的任何介绍文章,是想让各国陶艺家们的精彩作品成为书中最为重要的叙述主体来支撑起完全属于陶艺本身被“看到”的学术价值,从而将作者的影响减低到最小的程度。2.八卷本的巨大容量,112位国际重要的陶艺家大部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的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世界陶艺界享有盛誉,许多陶艺家还是世界近代陶艺史无法绕过的大师。收录的艺术家绝大部分提供了—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图片和说明文字,这也是该书在征稿和操作过程中最艰难、最辛苦的一部分。行内人都知道,让这么多重要和有影响的艺术家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提供创作过程是多么的困难和不可思议。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世界各国陶艺家们以他们的理解、支持和无私配合使该书得以展现这些神奇并各具魅力的创作过程,让世人得以探究不同国家的不同陶艺家们使用不同材质的不同技艺,使此书具有了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及技艺、技法教科书的功用。这在世界当代陶艺书刊和画集、专著中也是少有和独具特色的。在国际陶艺界频繁交流的今天,解码如此多的名家创作过程,对推广和丰富陶艺文化并引发新的陶艺创作手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艺术家简历可让人看出艺术家的生存和受教育的经济文化环境,创作理念(或自述)可反映出艺术家是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们的内心的。虽然这些不是唯一可以解读他们手下作品的路径,但至少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艺术家和作品提供了直接的帮助。4.书中的所有作品和创作示范、文字均由艺术家亲自提供并签名授权使用,这在国内出版界并不多见。每人的作品量均可单独成册,只要清晰度达到出版要求,我没有进行删减。严格来说,这是身处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自选集,他们才是该书的真正作者。5.虽然在邀请这些艺术家的信函中都明确地要求他们提供个人的工作室环境照片、创作示范过程和说明文字、艺术理念、简历及作品等等资料,但仍有极少部分艺术家因年龄、身体状况和时间等原因未提供完整的作品创作示范和部分资料,这也正是编撰一套国际角度的大型艺术图集和单纯编辑一本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集所存在的不同之处。而有些提供的文字资料也不是我所要求的英语,这样在译成中文之后,需根据中文再译成英文,词不达意在所难免。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一种简单和惯用的作品汇集的方式,而增加了如此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和中英对照的文字方式,无疑是为了让该书拥有更多的学术含量和具有更大的国际交流的影响,但由此所付出的劳作和艰辛却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6.书中有—半以上的艺术家是首次在中国被系统介绍。我曾经介绍过的部分艺术家,此次刊出的也多是新作加上创作过程等内容,构成了此书崭新的面貌。7.我邀请了几位不同国籍和身份的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为此书撰文,这些文章所透出的真诚和睿智及对中国陶艺的殷切关注和对作者的无私支持不仅为该书增添了多姿的学术视野,也为该书注入了活力和爱护的暖流。
-
民间刺绣李友友编著中国民间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绣品不仅图案精美、流光溢彩,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中国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本书收集汉族、苗族、土家族、瑶族、侗族、藏族、傣族、满族的民间绣品,共计40个品类200余幅图版,并且附有详细的介绍,针对每种刺绣方法有具体的讲解,让您真正领会民间刺绣的魅力。《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每卷内容除叙其历史发展,探索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并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当今金石玉器,陶瓷家具,铜佛古币之类的丛书,已引起世人注目,而涉及到历史,文学,民俗,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民间工艺美术的丛书不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开发和破坏……亟待抢救它们。丛书编著,抛砖引玉,在此方面或有所帮助。
-
民间石雕王抗生,段建华编著我国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中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区特色。本书详尽地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源流、民间石雕的主要品种、流派等,让您能进一步地了解我国民间石雕艺术。本书分为透雕、圆雕和浮雕三部分,收集全国十几个地区,近30个品类,200余幅精美图片,相信此书会为读者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石雕艺术提供较多的帮助。《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每卷内容除叙其历史发展,探索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并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当今金石玉器,陶瓷家具,铜佛古币之类的丛书,已引起世人注目,而涉及到历史,文学,民俗,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民间工艺美术的丛书不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开发和破坏……亟待抢救它们。丛书编著,抛砖引玉,在此方面或有所帮助。
-
民间剪纸许之敏编著我国剪纸艺术历史渊源久远,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剪纸以讲究刀法、玲珑剔透的纸感语言和强调影廊的造型,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它广泛应用于中国各民族民俗活动与百姓日常生活中,本书收集21个地区,数十位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300余幅,同时配有详尽的介绍性文学,让您对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每卷内容除叙其历史发展,探索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技艺和材料外,并逐图释名,注解来历及年代,出处等,文图并重,堪称民间工艺美术丛书中“晚成”之作。当今金石玉器,陶瓷家具,铜佛古币之类的丛书,已引起世人注目,而涉及到历史,文学,民俗,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民间工艺美术的丛书不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开发和破坏……亟待抢救它们。丛书编著,抛砖引玉,在此方面或有所帮助。
-
江西藏瓷全集铁源主编;刘丽颖翻译《江西藏瓷全集》分晋唐卷、宋代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每卷收录了该历史时期江西各地出土和馆藏的瓷器精品,图片清晰,并从多角度反映其造型和装饰特征,力求使读者对每一件器物都有一个清晰和完整的认识。每卷书中还著录了江西陶瓷专家撰写的高质量研究论文,使读者对该时期的江西制瓷史和历史文化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提高读者的瓷器鉴赏水平很有帮助,是一本难得的陶瓷鉴赏工具书及学术参考书! 这套丛书,因为收录了大量的藏瓷图片,而且都是瓷器真品,又是瓷中珍品,对从事陶瓷收藏的藏家和广大爱好者来说,知真方能辨假,这是一套难得的陶瓷鉴赏工具书;因为该书收录的瓷器都是出土和馆藏瓷器,不少还有纪年,对从事陶瓷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以前或许从考古报告中看到过某件器物的线图和模糊的黑白照片,现在终于可以从该书获得清晰的彩照,这应是一套珍贵的学术参考书。
-
西藏艺术熊文彬本书《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之一,全德文版。本套丛书含《西藏地理》、《西藏文学》、《西藏艺术》、《西藏经济》、《西藏教育》、《西藏历史》、《西藏宗教》、《西藏旅游》、《西藏民俗》、《西藏的故事》等分册,分别对西藏各方面基本情况作较为详细通俗的介绍。每本书约6万字,图片100~180幅,彩色印刷。有中、英、法、德、藏等文版。
-
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赵延年著为了更好地普及鲁迅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出版了16卷注释本《鲁迅全集》和多种鲁迅作品的选本、单行本之后,从2002年春天开始,又陆续出版了一套颇具创新性质的鲁迅作品图文书:《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赵延年木刻插图本〈狂人日记〉》《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野草〉》和《赵延年木刻插图本〈故事新编〉》。由于这几种鲁迅作品的普及读物,基本上都采用了图文对读的形式,容易引起读者的 阅读兴趣,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鲁迅作品,出版之后很受读者的欢迎。自2002年4月首印,至2004年3月,在不满两年的时间里,总印数已达到186000册。 八十高龄赵延年先生,出于对鲁迅的崇敬和热爱,用了几近半年的时间 ,挥汗完成了这样一部具有很高的知识含量、图文并茂的书稿。 这部书稿,汇集了作者几十年间所刻鲁迅作品插图和鲁迅题材作品百余幅。每幅作品,都附录了鲁迅原文及作者的创作体会,有的还附了草图。全书所附草图,虽为数不多,却是作者创作过程的真实记录;把 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简洁精练的笔触而写下的创作体会,则一一叙说了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研读鲁迅作品的心得和对鲁迅伟大人格的认识与敬仰,以及作者在刻制每一幅作品时,所使用的刀法与艺术技巧。可以说,这部书乃是作者创作鲁迅作品插图的一次总结。因此,阅读此书,读者不仅可在图文互读中,对鲁迅作品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对赵延年先生木刻艺术与技法的了解,还能获得版画方面的知识,得到美的滋养和愉悦。《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等鲁迅作品集的多次重印与旺销,不仅证明了鲁迅作品的生命力,而且也说明了广大读者对鲁迅和鲁迅作品的热爱。新近问世的《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承上启下,作到了正确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实现了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预期目标,使我们广大的读者能够感性地走近鲁迅、亲近鲁迅。
-
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白明主编此书与我过去所著所编的书有较大的不同:1.在付稿前,我删除了—篇近20000余字的关于中外陶艺研究的文章,该说的,我在其他几本书和文章中已基本上说过了,看来看去,这些语句虽有不同,挖掘得也似乎更深刻一些,但却是没有太多新意的“老生常谈”,实在是没有理由占用读者的宝贵时间。作为陶艺家中的一员,情感色彩也决定了我的文章极有可能失之偏颇,在观念与技巧、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国际性等问题被无休止地追问中大说特说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当代艺术环境中就显得更没有必要。这样,除很短的自序后记外,身为作者,书中见不到我写的任何介绍文章,是想让各国陶艺家们的精彩作品成为书中最为重要的叙述主体来支撑起完全属于陶艺本身被“看到”的学术价值,从而将作者的影响减低到最小的程度。2.八卷本的巨大容量,112位国际重要的陶艺家大部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的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世界陶艺界享有盛誉,许多陶艺家还是世界近代陶艺史无法绕过的大师。收录的艺术家绝大部分提供了—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图片和说明文字,这也是该书在征稿和操作过程中最艰难、最辛苦的一部分。行内人都知道,让这么多重要和有影响的艺术家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提供创作过程是多么的困难和不可思议。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世界各国陶艺家们以他们的理解、支持和无私配合使该书得以展现这些神奇并各具魅力的创作过程,让世人得以探究不同国家的不同陶艺家们使用不同材质的不同技艺,使此书具有了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及技艺、技法教科书的功用。这在世界当代陶艺书刊和画集、专著中也是少有和独具特色的。在国际陶艺界频繁交流的今天,解码如此多的名家创作过程,对推广和丰富陶艺文化并引发新的陶艺创作手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艺术家简历可让人看出艺术家的生存和受教育的经济文化环境,创作理念(或自述)可反映出艺术家是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们的内心的。虽然这些不是唯一可以解读他们手下作品的路径,但至少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艺术家和作品提供了直接的帮助。4.书中的所有作品和创作示范、文字均由艺术家亲自提供并签名授权使用,这在国内出版界并不多见。每人的作品量均可单独成册,只要清晰度达到出版要求,我没有进行删减。严格来说,这是身处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自选集,他们才是该书的真正作者。5.虽然在邀请这些艺术家的信函中都明确地要求他们提供个人的工作室环境照片、创作示范过程和说明文字、艺术理念、简历及作品等等资料,但仍有极少部分艺术家因年龄、身体状况和时间等原因未提供完整的作品创作示范和部分资料,这也正是编撰一套国际角度的大型艺术图集和单纯编辑一本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集所存在的不同之处。而有些提供的文字资料也不是我所要求的英语,这样在译成中文之后,需根据中文再译成英文,词不达意在所难免。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一种简单和惯用的作品汇集的方式,而增加了如此多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和中英对照的文字方式,无疑是为了让该书拥有更多的学术含量和具有更大的国际交流的影响,但由此所付出的劳作和艰辛却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6.书中有—半以上的艺术家是首次在中国被系统介绍。我曾经介绍过的部分艺术家,此次刊出的也多是新作加上创作过程等内容,构成了此书崭新的面貌。7.我邀请了几位不同国籍和身份的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为此书撰文,这些文章所透出的真诚和睿智及对中国陶艺的殷切关注和对作者的无私支持不仅为该书增添了多姿的学术视野,也为该书注入了活力和爱护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