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肖发标,钟莉清 著《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不仅详细分析了晋系传统民居的传统营造技术、工艺、技巧等,还介绍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工具制作与使用以及营造工序流程。同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内容还扩展至与营造技艺相关的知识领域,对晋系传统民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晋系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与营造技艺相关联的文化习俗也做了相应的介绍。《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对晋系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价值进行了总结,对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指出保护工作的下一步重点是挖掘传统营造技艺的发展潜力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
-
云南阿者科哈尼族民居王昀,方海 著,宋欣伟 编本书着眼于哈尼族民居,试图对以阿者科村哈尼族蘑菇房为代表的建筑空间及生活方式现状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哈尼族蘑菇房也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商业开发的影响,一些蘑菇房已经改成民宿并进行商业经营,传统哈尼族蘑菇房正在逐渐消亡。阿者科哈尼族蘑菇房民居的居住形式及对空间的利用充分体现出哈尼族人民的智慧,这些对阿者科哈尼族民居未来的发展甚至更多传统哈尼族蘑菇房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多参考价值。本书主要研究了云南元阳阿者科地区的8栋民居,通过对阿者科村落的近千幅实景照片拍摄,对8栋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实地测绘及居住者采访,完成测绘图近300幅,填补了云南元阳阿者科村聚落记录资料的空白。
-
传统村落曹伟 著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的保护和传承为初衷,通过实地考察系列典型传统村落,去发现传统村落之美及其历史文化之深邃,探讨了传统村落在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乡村景观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注重地域文化和特色,又兼顾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村落,进而探讨传统村落的文明价值,以飨读者。全书分为两篇:第1篇为理论篇,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的本原或基质,借此形成本书的理论支撑架构;第2篇为实证篇,从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知识观的角度选取了18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鉴赏,进而实证研究。本书既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员的读物,同时也是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实践意义较强专业的重要参考书或教材。
-
鄂南传统聚落研究董黎 著《鄂南传统聚落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结项的研究成果。本书在空间范围上以鄂南为“点”,以长江中下游为“线”,串起周边有代表性地区,以此作为参照,解析鄂南传统聚落的要素组成、格局特点及形态演变规律,同时探讨聚落环境、民用建筑、商用建筑、景观组成四个方面的动态保护办法,论述其当代发展途径,为发展新城镇、新农村的民居建设及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学理研究和依据。
-
赣南围屋传统营造技艺肖发标,钟莉清 著《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杨昌鸣 等 著《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
-
情感与空间的启蒙付胜刚,吴超,徐玉倩,高雅,崔小平 著《情感与空间的启蒙》是针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基础教学的启蒙教材。本书试图探讨建筑空间设计与设计教学的价值观、专业观,以及目标、阶段和方法。本书分为:“有境——空间设计训练”、“有情——空间情绪塑造练习”、“有理——城市空间设计教学”三个部分。以渐进式的过程讨论空间的设计方法和情感价值的实现方式。从而在基础教学中,为教师构建专业教育的基本过程,为学生搭建专业学习的基础框架。
-
隈研吾建筑设计作品全集[日] 隈研吾,[英]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著本书由隈研吾亲自书写前言,著名建筑评论家肯尼思·弗兰姆普敦重磅点评。 精选代表性设计作品,以材质划分章节,共分为水和玻璃,木、草和竹,石、土和陶三章。 书中详细介绍了:水/玻璃、河/过滤器、北上运河博物馆、森林与地板、Z58、玻璃/木、森林中的能剧舞台、长城脚下的竹屋、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高柳社区中心、银山温泉浴室、银山温泉藤屋旅馆、梼原町市政厅、村井正诚纪念艺术博物馆、GC齿科博物馆研究中心、梼原町市场、梼原町木桥博物馆、小松精练纤维研究所、在一个屋顶下、圣保罗日本屋莲屋、Chokkura广场、木佛博物馆、知博物馆、纸蛇、音户町市民中心、根津美术馆、卡萨尔格兰德陶瓷之云、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邓迪分馆。 书后附有项目列表。
-
制造东京藤森照信 著,张微伟 译究竟是谁,怀着怎样的梦想,建造出了今天的东京?银座、浅草寺、新宿、上野公园……这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地标似乎将东京打造成了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怪物”。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明治时期东京曾走向衰微,甚至一度被政府放弃。在这之后,无数人怀抱梦想,不断尝试、失败、推倒重来,商议、制定银座砖城、市区改善等规划,才一步步建造出今日的“造梦之城”。在本书作者藤森照信眼中,“东京是一片森林,而且是一片有些过于庞大的森林”。他提供了一种观察东京的崭新方式,将东京这片森林的每一个剖面——无论是下町老街,还是山手皇居,都视作平等的对象。不将东京禁锢于江户传统,也不用未来的视角否定曾经的尝试,他追溯城市建设的历史脉络,剖析东京的“骨骼与内脏”,从而窥探独属这座城市的真实。
-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谢华章 著,谢华章,王华洋 编《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客家土楼是世界传统建筑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住宅建筑及夯土版筑文明的光辉典范。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之早期形态,就其造型艺术与思想及技术而言,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是以“四架三间”为基本原则的。客家土楼与中国其他传统民居非常大的共同点就是其“四架三间”的结构形式。它在内部布局上,中轴线鲜明,如五凤楼(府第式)的厅堂、大门、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严格对称;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以此体现中国的封建礼教、宗族制度和儒家思想。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博大深邃的文化内涵、巧夺天工的都市化聚居景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住居文明的非同寻常的理想追求。它具有极典型的民族性、历史性与地域性特质,是中国传统理念追求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体现,也即现代科学所追求的生态环境的优秀成果。大量土楼实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保存了5000年来不同时代中国传统住宅的造型艺术风格和夯土技艺,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地理自然空间中的中国传统住宅建筑的造型思想与夯土技艺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鉴赏价值。客家土楼作为一种传统的人类居住形式,是汉族传统建筑住居文化的杰出范例。一是客家土楼是中原夯土版筑技术经几千年积累提高的技术结晶,这种夯土墙的技术水准在客家土楼的营造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二是由单栋土楼的巨大体量及土楼群实现的亲族聚落,在传统农业社会具有强烈的都市化意味,而这是别的住宅及住居风俗所难以实现的。三是客家土楼及其群落,具有极其明显的山水田园人家的风情,村与村之间的分界极其清楚,它一方面反映了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血缘聚居社会生活与劳动经济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另一方面则以土楼圆方造型思想、夯土版筑技术、土楼内部空间规则、土楼本身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聚居模式及相应的生活劳动风俗,活灵活现、完整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核心思想及儒家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国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