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隈研吾建筑设计作品全集[日] 隈研吾,[英]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著本书由隈研吾亲自书写前言,著名建筑评论家肯尼思·弗兰姆普敦重磅点评。 精选代表性设计作品,以材质划分章节,共分为水和玻璃,木、草和竹,石、土和陶三章。 书中详细介绍了:水/玻璃、河/过滤器、北上运河博物馆、森林与地板、Z58、玻璃/木、森林中的能剧舞台、长城脚下的竹屋、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高柳社区中心、银山温泉浴室、银山温泉藤屋旅馆、梼原町市政厅、村井正诚纪念艺术博物馆、GC齿科博物馆研究中心、梼原町市场、梼原町木桥博物馆、小松精练纤维研究所、在一个屋顶下、圣保罗日本屋莲屋、Chokkura广场、木佛博物馆、知博物馆、纸蛇、音户町市民中心、根津美术馆、卡萨尔格兰德陶瓷之云、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邓迪分馆。 书后附有项目列表。
-
制造东京藤森照信 著,张微伟 译究竟是谁,怀着怎样的梦想,建造出了今天的东京?银座、浅草寺、新宿、上野公园……这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地标似乎将东京打造成了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怪物”。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明治时期东京曾走向衰微,甚至一度被政府放弃。在这之后,无数人怀抱梦想,不断尝试、失败、推倒重来,商议、制定银座砖城、市区改善等规划,才一步步建造出今日的“造梦之城”。在本书作者藤森照信眼中,“东京是一片森林,而且是一片有些过于庞大的森林”。他提供了一种观察东京的崭新方式,将东京这片森林的每一个剖面——无论是下町老街,还是山手皇居,都视作平等的对象。不将东京禁锢于江户传统,也不用未来的视角否定曾经的尝试,他追溯城市建设的历史脉络,剖析东京的“骨骼与内脏”,从而窥探独属这座城市的真实。
-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谢华章 著,谢华章,王华洋 编《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客家土楼是世界传统建筑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住宅建筑及夯土版筑文明的光辉典范。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之早期形态,就其造型艺术与思想及技术而言,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是以“四架三间”为基本原则的。客家土楼与中国其他传统民居非常大的共同点就是其“四架三间”的结构形式。它在内部布局上,中轴线鲜明,如五凤楼(府第式)的厅堂、大门、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严格对称;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以此体现中国的封建礼教、宗族制度和儒家思想。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博大深邃的文化内涵、巧夺天工的都市化聚居景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住居文明的非同寻常的理想追求。它具有极典型的民族性、历史性与地域性特质,是中国传统理念追求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体现,也即现代科学所追求的生态环境的优秀成果。大量土楼实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保存了5000年来不同时代中国传统住宅的造型艺术风格和夯土技艺,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地理自然空间中的中国传统住宅建筑的造型思想与夯土技艺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鉴赏价值。客家土楼作为一种传统的人类居住形式,是汉族传统建筑住居文化的杰出范例。一是客家土楼是中原夯土版筑技术经几千年积累提高的技术结晶,这种夯土墙的技术水准在客家土楼的营造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二是由单栋土楼的巨大体量及土楼群实现的亲族聚落,在传统农业社会具有强烈的都市化意味,而这是别的住宅及住居风俗所难以实现的。三是客家土楼及其群落,具有极其明显的山水田园人家的风情,村与村之间的分界极其清楚,它一方面反映了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血缘聚居社会生活与劳动经济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另一方面则以土楼圆方造型思想、夯土版筑技术、土楼内部空间规则、土楼本身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聚居模式及相应的生活劳动风俗,活灵活现、完整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核心思想及儒家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国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
-
维吾尔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艾斯卡尔·模拉克 著自2013年“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1辑出版至今,已经8年过去了。这8年来,“营造技艺及其传承保护”已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课题研究、学术论坛高倍聚焦于此,表明了营造技艺的学术性和当代性价值。不惟如此,“营造”一词自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以来,重又为社会各界广泛认知和接受,成为人们了解传统建筑的一种新的视角,或可以说多了一把开启中国建筑文化之门的钥匙。研究营造技艺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深化和拓展了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领域;二是丰富和充实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三是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民间,向广大民众普及了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认知。正是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一些已有的认知也在逐渐深入和更新。比如真实性问题,每一种非遗都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存在,是一种生命过程,这是非遗原真性的核心内涵,即它是活着的生命体,而不是标本。这与物质形态的真实性有所不同,其真实与否是活态非遗真伪的判断标准。作为文物的一座建筑,我们关注的是物态本身,包括它的材料、造型等,可能还会延伸到它的建造历史,它甚至可以引导我们穿越到初建或改建时的那个年代;而作为非遗的技艺,建筑物只是一个符号,我们要揭示的是建造技艺延续至今所包含的人类文明和人类智慧,它在我们当今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让我们既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涓涓流淌,又体验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我们现在在古建筑物质形态保护方面,对原真性保护虽然原则上也强调使用原材料、原工具、原工艺进行修缮,然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普及,传统技艺本身已然成为保持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必要条件和要素,成为被保护的直接对象。对技艺的非物质保护,首先就是强调其原真性需要得到保护,技艺的原真性就是有序传承的技术、做法、工艺、技巧。作为被保护对象,它们不应被随意改变。如同文物建筑不得被任意破坏或改动一样,作为非物质的载体,物质性的作品、成品、半成品、工具等都是展示技艺的要件,它们同时承载着识别技艺和展示技艺的功能,不应人为刻意掩盖或模糊技艺的真实呈现。所谓修饰一新、整旧如旧的做法,严格意义上说都不符合真实性原则。《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
-
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张雪敏,刘雪芹,顾歆豪 编自2013年“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1辑出版至今,已经8年过去了。这8年来,“营造技艺及其传承保护”已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课题研究、学术论坛高倍聚焦于此,表明了营造技艺的学术性和当代性价值。不惟如此,“营造”一词自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以来,重又为社会各界广泛认知和接受,成为人们了解传统建筑的一种新的视角,或可以说多了一把开启中国建筑文化之门的钥匙。研究营造技艺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深化和拓展了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领域;二是丰富和充实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三是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民间,向广大民众普及了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认知。正是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一些已有的认知也在逐渐深入和更新。比如真实性问题,每一种非遗都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存在,是一种生命过程,这是非遗原真性的核心内涵,即它是活着的生命体,而不是标本。这与物质形态的真实性有所不同,其真实与否是活态非遗真伪的判断标准。作为文物的一座建筑,我们关注的是物态本身,包括它的材料、造型等,可能还会延伸到它的建造历史,它甚至可以引导我们穿越到初建或改建时的那个年代;而作为非遗的技艺,建筑物只是一个符号,我们要揭示的是建造技艺延续至今所包含的人类文明和人类智慧,它在我们当今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让我们既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涓涓流淌,又体验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我们现在在古建筑物质形态保护方面,对原真性保护虽然原则上也强调使用原材料、原工具、原工艺进行修缮,然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普及,传统技艺本身已然成为保持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必要条件和要素,成为被保护的直接对象。对技艺的非物质保护,首先就是强调其原真性需要得到保护,技艺的原真性就是有序传承的技术、做法、工艺、技巧。作为被保护对象,它们不应被随意改变。如同文物建筑不得被任意破坏或改动一样,作为非物质的载体,物质性的作品、成品、半成品、工具等都是展示技艺的要件,它们同时承载着识别技艺和展示技艺的功能,不应人为刻意掩盖或模糊技艺的真实呈现。所谓修饰一新、整旧如旧的做法,严格意义上说都不符合真实性原则。《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
-
色彩手册 思考建筑和城市色彩的100个提示[日] 加藤幸枝 著,成潜魏 译如何选择、设计城市和建筑的“色彩”呢?本书包含3章共9节的内容,从色彩运用的基础知识和标准入手,结合著名建筑和城市实例重点讲解色彩设计实践,把色彩设计师的经验浓缩在100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中,是对感到“使用色彩很难”的建筑、景观及城市规划相关设计师、决策者的必备指南!
-
住宅景观设计推进法[日] 户田芳树(Yoshiki Toda) 著《住宅景观设计、表现及方法》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向读者介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居住空间景观营造。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景观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住宅景观的哲学,让读者对住宅景观有一个宏观认知;之后阐述景观设计的具体推进方法以及住宅景观各区的设计手法等,让读者从微观角度深度了解住宅景观的设计过程。此外,作者还充分利用其从事景观工作三十余年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现场施工管理方面也会提出一些建议。本书在内容编排上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选取户田风景在中国发展十五年间的代表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并穿插大量高品质手绘效果图。无论是对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
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日] 中村好文 著,蕾克 译本书是一本建筑文化专题和现代生活方式读本,是建筑设计师中村好文拜访手工艺制作者宅邸的随笔集。中村好文在书中探访了12个艺术家私宅,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艺术创作,有的是画家,有的是音乐家,有的是工匠等等,但传递出一种生活和工作,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氛围。中村好文专注于住宅设计,丰富的图片加上作者细腻独到的视角,令读者得以一同窥探这些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或手艺人,如何通过居住空间的建造和装饰,打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
吞山怀谷汪菊渊 著中国园林艺术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直至1951年才成立学科,汪菊渊先生是园林学科的创始人。本书以实物、遗址的田野考察为基础,广泛收集古代相关绘图绘画为印证,据历史文献叙述绘制平面想象图及想象透视图为参考,提纲挈领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发展和艺术传统,是系统、全面书写中国园林史之肇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黄晓为全书补充配图并作注,将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精华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广西古建筑谢小英,熊伟,韦浥春,韦玉姣 著本书是“文化广西”丛书中的一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在作者深入广西各地对当地古建筑进行全面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根据古建筑的代表性、知名度等,按民居宗祠、寺观坛庙、书院会馆、亭台楼阁、桥梁牌坊分门别类进行详细介绍。每种古建筑详细介绍其历史、环境、选址、平面组成、构架特色、装饰特点等内容,通过每座单体建筑的特点、价值和背后的成果等,让读者从中窥探出广西古代建筑文化及其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