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贝聿铭建筑探索黄健敏 等著本书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世纪大师 现代主义的贝聿铭 》介绍了贝聿铭获得的奖项和荣耀,整理归纳了他的作品。 第二章《建筑志业 贝聿铭的职业历程与人格特质》讲述了贝聿铭求学与发现自我、成长与历练、声名远扬与铸就品牌的职业历程,总结了大师的设计理念、人格特质和成功要素。 第三章《空间时间 贝聿铭建筑空间的现在完成时态》从空间与时间的视角,广征博引,解析了贝聿铭建筑作品的风格与价值。 第四章《高端现代 贝聿铭、格罗皮乌斯与建筑师合作社》聚焦于贝聿铭与格罗皮乌斯的建筑师合作社之间的往事,通过东海大学的建设,展现了现代性的移植和再造。 第五章《立体造型 贝聿铭早期作品与混凝土构筑探讨》从混凝土材质角度,评析了贝聿铭的重要作品,系统的论述了混凝土构筑物的高峰与式微。 第六章《晶莹空间 贝聿铭的现代玻璃构筑》从玻璃材质角度,解析了贝聿铭所创造的晶莹空间,总结了现代玻璃构筑的贡献。 第七章《披帙展书 阅读贝聿铭》全面总结了有关贝聿铭的出版物资料信息,整理了“有关贝聿铭的出版物档案”,并加以分析比较,是研究建筑大师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在后记中,黄健敏老师阐述了自己多年研究贝聿铭的心路历程,真挚感人。
-
三峡民居研究周传发 著全书分为上下部分,上部是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对三峡民居的发展历史、建筑特色和艺术成就的梳理和分析,下部是从旅游学的角度对三峡民居资源开发的探讨与分析。这两部分内容尽管相互关联,毕竟各各侧重不同。传统的做法不会将这两部分内容捏合在一起,因为这会导致两不透辟,两不讨好,然而作者不避其难,而是把三峡民居当做一个重要的文化事象,将两部分衔接起来,既关注三峡民居的过去,又关注三峡民居的现在和未来。
-
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张静静 著《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作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调研、考察结果,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乐平古戏台的缘起与环境影响、建筑形制及艺术特色、建筑材料与工具、传统营造技艺、装饰工艺、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梳理了各重要木构件的特点和加工工艺、营造的流程和装饰工艺,并就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肖发标,钟莉清 著《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不仅详细分析了晋系传统民居的传统营造技术、工艺、技巧等,还介绍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工具制作与使用以及营造工序流程。同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内容还扩展至与营造技艺相关的知识领域,对晋系传统民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晋系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与营造技艺相关联的文化习俗也做了相应的介绍。《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晋系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对晋系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价值进行了总结,对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合理性建议,指出保护工作的下一步重点是挖掘传统营造技艺的发展潜力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
-
云南阿者科哈尼族民居王昀,方海 著,宋欣伟 编本书着眼于哈尼族民居,试图对以阿者科村哈尼族蘑菇房为代表的建筑空间及生活方式现状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哈尼族蘑菇房也在不同程度地受到商业开发的影响,一些蘑菇房已经改成民宿并进行商业经营,传统哈尼族蘑菇房正在逐渐消亡。阿者科哈尼族蘑菇房民居的居住形式及对空间的利用充分体现出哈尼族人民的智慧,这些对阿者科哈尼族民居未来的发展甚至更多传统哈尼族蘑菇房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多参考价值。本书主要研究了云南元阳阿者科地区的8栋民居,通过对阿者科村落的近千幅实景照片拍摄,对8栋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实地测绘及居住者采访,完成测绘图近300幅,填补了云南元阳阿者科村聚落记录资料的空白。
-
传统村落曹伟 著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的保护和传承为初衷,通过实地考察系列典型传统村落,去发现传统村落之美及其历史文化之深邃,探讨了传统村落在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乡村景观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注重地域文化和特色,又兼顾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村落,进而探讨传统村落的文明价值,以飨读者。全书分为两篇:第1篇为理论篇,从本体论的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的本原或基质,借此形成本书的理论支撑架构;第2篇为实证篇,从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知识观的角度选取了18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鉴赏,进而实证研究。本书既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乡村振兴、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员的读物,同时也是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实践意义较强专业的重要参考书或教材。
-
鄂南传统聚落研究董黎 著《鄂南传统聚落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结项的研究成果。本书在空间范围上以鄂南为“点”,以长江中下游为“线”,串起周边有代表性地区,以此作为参照,解析鄂南传统聚落的要素组成、格局特点及形态演变规律,同时探讨聚落环境、民用建筑、商用建筑、景观组成四个方面的动态保护办法,论述其当代发展途径,为发展新城镇、新农村的民居建设及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学理研究和依据。
-
赣南围屋传统营造技艺肖发标,钟莉清 著《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杨昌鸣 等 著《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精选了能够展示中国建筑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10个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系统整理和记录了这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第二辑)每个项目一个分册。各分册根据营造技艺的特点,介绍其历史、形制、结构、做法、工序、相关文化习俗、传承等内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可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技术依据,对相关地区文化的形成给予建筑层面的诠释,旨在深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促进传统营造技艺传承。
-
情感与空间的启蒙付胜刚,吴超,徐玉倩,高雅,崔小平 著《情感与空间的启蒙》是针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基础教学的启蒙教材。本书试图探讨建筑空间设计与设计教学的价值观、专业观,以及目标、阶段和方法。本书分为:“有境——空间设计训练”、“有情——空间情绪塑造练习”、“有理——城市空间设计教学”三个部分。以渐进式的过程讨论空间的设计方法和情感价值的实现方式。从而在基础教学中,为教师构建专业教育的基本过程,为学生搭建专业学习的基础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