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传统建筑速写艺术张迪妮,崔英伟 著《传统建筑速写艺术:古建画忆》主要记录了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部分精华,通过《传统建筑速写艺术:古建画忆》作者张迪妮、崔英伟实地写生与创作,描述了不同地域古建筑的外貌和形态,主要包含山东青岛古建筑群落、安徽黄山西递古建筑群落、河北蔚县暖泉古镇村落等。
-
中国国宝建筑庄裕光 编《中国国宝建筑·东南精华》跨越地域较广,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市。这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丰足的经济为基础,成为文化的中心,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正因如此,这里读书的人也较多,历史上取得功名、入朝为官的人,在全国都居于前列。故该区域古代建筑的特点是:府第大宅多,私家园林多,学宫书院多,牌坊祠堂多,亭台楼阁多。例如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乃至几大园林、几大书院等,均在这一文化带上。沿海东南物华天宝,文风炽盛,名人辈出,历史文化遗迹及建筑自然众多。仅江苏一地,寺院道观一类建筑就有200多处,其中宋塔就有十几座。苏州更是人文荟萃,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历史上一批杰出工匠,如以蒯祥为代表的“香山帮”,还走向京城,遍及全国。浙江古建筑类型特别丰富,突出的是保国寺、天童寺、阿育王寺、国清寺、普陀寺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寺院。同时,古塔也多,从五代起就大兴造塔之风,遍布全省。古桥梁也很有特色。传统的村落建筑、居宅、祠堂、戏台等都很著名,尤以木雕享誉全国。皖南、皖北是徽州文化的积淀地,寺观、塔、桥、祠、馆、宅、坊有7000多处。徽州古民居则是明清建筑艺术的佼佼者,具有苏、浙、皖、闽、粤民居建筑共有的特点——傍水而居、因地制宜、井院紧凑、前堂后楼、庭院绿化、外不张扬、意韵内敛、注重人性,装修雅致而精雕细刻,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福建自西晋北方大批人口南逃时,带来了经济、文化、建筑技术,才使这一相对封闭的地区有了快速发展。但由于交通不便,使不同区间的建筑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分别形成红砖、灰砖、白墙、石建、土堡等风格截然不同又生动有趣的建筑典型。再南边的广东,自唐朝起,佛寺建筑形成高潮,这些古寺虽几经兴废,但古貌依然。宋代广东的州、县学宫有过一次大发展,使番禺、德庆、潮州出现一大批孔庙、学宫及书院。到明清中后期,岭南园林异军突起,其特点是小巧玲珑、花木扶疏,吸收外来的装修手法,多姿多彩……总之,东南一线,经济富足,文化鼎盛,古代建筑灿若明星,渗透着士大夫文化的印记,与北方官方礼制文化和宗教文化有明显差异,很值得你去观赏揣摩。
-
中国国宝建筑庄裕光 编《中国国宝建筑·塞外奇葩》所称塞外,与一般意义上的“塞外”不尽相同,它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和西藏等省、自治区,是一条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最为丰富的游览线路。陕西为西周发祥地,咸阳为秦王故都。项羽一把大火三月不绝,把咸阳化为焦土。西汉立国,只好另选京城在今西安境内,初名大兴,后改长安,寓长久安好之意。汉、唐的政治中心都在长安,那里不仅是中华的国都,也是世界各国仰慕之地。唐朝京都长安的规模,比同时期罗马帝国首都要大得多。长安城规划严谨,分区明确,108个里坊每个坊都有寓意深刻的名称。西安古城墙保存完好,其规模之宏伟和形制之完整,堪称“世界之最”。因此,西安古建筑不仅记载着大唐盛世的辉煌,还铭记着国际文化交流的盛况。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是唐代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两件大事,影响深远。保存玄奘翻译佛经的慈恩寺塔(即大雁塔)和玄奘安息地的兴教寺塔,是唐代佛塔的经典。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保存的砖塔数不胜数,构造技艺精湛,造型丰富,各具特色。陕西韩城是历史文化名城,那里的国宝建筑不胜枚举。新疆是伊斯兰教民集中的地区,伊斯兰穹顶建筑形成地域建筑的特殊风貌。青海、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青海塔尔寺、拉萨大昭寺是藏民心中的圣地,是藏传佛教的博物馆。布达拉宫巍峨宏伟的建筑,是昔日西藏政教合一形制的集中体现,是铭刻西藏历史的石头史书。罗布林卡是具有藏族风格的特殊园林,它凝聚了汉藏造园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园林家族中的一朵奇葩,值得一看。陕西、甘肃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先后有十余个王朝兴起于此。炎黄二帝乃中华人文始祖,这里有关炎黄的遗迹比比皆是。人们说,在八百里秦川,遍地是古迹,举目见国宝。这里又是民族文化交汇的走廊,是内地和塞外的分界线,长城的重要关隘——嘉峪关记录了几千年民族迁徙的历史,经历了多少个王朝的更迭。伴随着历史前进,“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大西北已经和内地并驾齐驱飞速发展,无数的国宝建筑都得到很好的保护,正等待人们前去观赏。
-
中国国宝建筑庄裕光 编《中国国宝建筑·北国经典》内容主要是京津、河北、山东和东北地区的国宝级古建筑。京津与河北为战国时期燕赵故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为保卫国土英勇捐躯的仁人志士。河北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争霸之区,至宋、辽、金时期,河北既是宋的边陲重地,也是宋、辽对峙和交往的特殊地区,又曾是金王朝的统治中心。生活在这里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营造了以汉族为主的大量古代建筑,隆兴寺、独乐寺、阁院寺、天宁寺等都是那一时期的代表。自11世纪中叶金朝在现北京地区建立首都——金中都以后,这里一直是北方的政治中心,先后为元朝、明朝、清朝的京城。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继续延伸着它的辉煌。这座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都,保留着距今约三千年前西周王城的基本格局。明清两朝五百多年的皇宫、坛庙、寺院、道观、园林、陵寝、城池、关隘建筑遗迹,至今尚在。而承德的外八庙和避暑山庄,规模宏大,是清王朝宗教和民族政策在建筑上的集中反映。山东是春秋时期齐鲁故地,那里诞生过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孔子、孟子等先贤哲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秦汉以来,就留存了大量墓、祠、阙等石构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建筑大量兴建,佛教以济南神通寺和长清灵岩寺为中心,道教以泰山和崂山为中心,得到进一步发展,遗存了很多雄伟、精美的塔、石窟、寺观。明清时,庄园式建筑也大量发展。纵观齐鲁大地的古建筑,大多与尊孔重儒和帝王封禅有关。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孟子庙、颜回庙和泰山上古代君王的遗迹目不暇接,历朝历代都受到朝廷的保护。因此,山东境内的国宝建筑大都保存完好,其中一部分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东北既是中华古文化发展的源流之一,又是满族的发祥地。清朝入关前努尔哈赤立国时的盛京——沈阳故宫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总体布局是八旗军事政体的集中体现,还依稀可见游牧民族帐篷议政的生活习俗,是民族发展史的活化石。因此,这条线可称之为 “帝都之旅”“民族复兴之旅”“文化寻根之旅”。
-
100最佳楼盘与景观佳图文化 编《100最佳楼盘与景观(5)》作为介绍住宅楼盘与景观设计特色方面的第一品牌专业书籍,是在前四本基础上的延续与创新之作。本书项目以风格为主线进行分类展示,在内容方面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解案例,从项目的获奖理由或入围理由、概况、建筑、规划、景观、室内等细节全方位介绍每一个案例。本书在前四本的基础上首创“理论+实例”的编排模式,理论部分重点阐述多种风格的定义、特点、设计元素等相关理论。本书整体释文简练、视角新颖、编排严谨,内容丰富而详实。同时,本书代表了当下住宅领域最新的建筑、景观设计理念和构思,是一本高水准的专业书籍,值得广大读者细细品鉴。
-
中国国宝建筑庄裕光 编鸦片战争的烽火,摧毁了清帝国的美梦,原来自以为强大无比的王朝,在西方炮舰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呼吁改革、维新之风,席卷全国。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康梁变法,被“老佛爷”的“后党”压制,光绪被控制于瀛台,康梁被迫流亡海外。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在国内外进步势力的支持下不断壮大,并在民众中培植了“驱逐鞑虏,建立民国”的理想。黄花岗烈士的英灵,动摇了封建王朝的根基;四川保路运动的浪潮,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从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热爱祖国的志士仁人,用鲜血写下了无愧于时代的英雄史诗。《中国国宝建筑·近代杰作》所推荐的近代国宝建筑,是近百年风云际会、大浪淘沙历史的见证。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黄埔军校的建立,使国民党有了主要军力,北伐得以顺利推进,国家得以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留下了许多与此相关的政务建筑和与重要历史名人相关的建筑,这些建筑大都被列为国宝。参观它们,你会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脉搏的震撼。由于对外关系的扩大,外国使馆、银行、商社、洋行纷纷涌入中国,上海外滩银行林立,被誉为“东方华尔街”。天津由于教堂、洋房大量出现,成为与北京城市面貌截然不同的欧陆风城市,引来清王朝遗老遗少的青睐,在那些建筑里演出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武汉、宁波、厦门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海关大楼往往成为港口的重要标志,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这些由外籍营造商设计建造的建筑,基本上采用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历史和艺术价值都比较高,大都被列入国宝名单。上海的花园别墅、天津的小洋楼、广州沙面的豪宅和青岛八大关多种风格汇聚的别墅群,建筑风貌异彩纷呈,为展现多元并存的艺术创作和与住宅相关的名人轶事,这些建筑已被列入国宝名单予以保护。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宗教逐步由沿海伸向内地,教堂、医院、学校开始在各地诞生。中国现代化的高等学府,大都新建或改建于这段历史时期,清华、北大、燕京和中央大学,都是这段时期的产物,它们对现代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日本侵略我国时期,为保护民族精英,沿海和沦陷区的高等学府纷纷向内地迁移,成都、昆明出现了临时组建的联合大学,其中以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影响最为深远。在这所大学留下的记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见证。国务院公布西南联大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是对这段历史精神的弘扬。近代杰作展现的是近百年建筑的多元文化,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享受,更多的还是引人深思。
-
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楼庆西 著《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插图珍藏本)以讲座的方式。介绍中国小品建筑的产生,作用及其在建造和艺术上的特点;从门楼、影壁刻碑碣、堆石……引领读者徜徉子独特而神秘的中图古代建筑之中。近三百幅精致的照片和线描;使阅读直观而又赏心悦目,文字方有小品的特点,晓畅、清雅而又质朴、自然。 我们介绍的次序大体按这些小品在个建筑群占的位置,由外到里,由前到后,就好像我们游览参观一座宫殿或陵墓,一组寺院坛庙一样,由近而远,一路看来,见到什么说什么。
-
建筑的诗意(英)约翰·罗斯金 著,王如月 译《建筑的诗意》阐述的是被称作“建筑的诗意”的建筑科学分支。这门艺术的特色包括建筑的国民性。它不仅有用,还很有趣它将探索各国建筑的显著特征。不仅包括建筑对周围环境和气候的适应,也包括建筑与其所属国家主要精神气质的高度一致和联系。《建筑的诗意》作者约翰·罗斯金努力尝试去阐释那些被忽视的原则:精神气质的—致性、优雅的基础和美感的本质。他将带领读者考察各国建筑如何受到它们气质和风俗的影响,与周围景物的联系,处于什么样的天空之下。读者会看到街市和农舍,也会看到庙堂和高塔,会更关注那些被精神气质所支配的建筑,而不是被规则所约束和纠正的建筑。
-
建筑紫禁城周苏琴 著紫禁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占地78万平方米,有房屋8000余间。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建筑紫禁城》仅从建筑与使用的角度加以介绍。《建筑紫禁城》其十九章,内容包括营建始末、总体布局、防御体系、外朝三殿、帝后寝宫、特殊居室、他坦下房、采暖防暑、彩绘装饰、衙署府库、给水排水、皇家花园、演戏戏台、藏书楼堂、书房学堂、帝王家庙、斋戒斋宫、宗教世界、皇宫故宫等。并附有故宫建筑大事记。《紫禁城建筑》(初版)于2006年推出后,深得读者喜爱。此次推出图文新版,文字略有增加,图片更显精美。书中照片,多为故宫博物院摄影师胡锤、刘志岗先生于20世纪80-90年代精心拍摄,反映出了中国古建筑的大气和精美,保留有故宫建筑中更多的原貌,其中尤以室内陈设原状的图片更为珍贵。
-
中外建筑艺术刘先觉 著《中外建筑艺术/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一本有关建筑艺术的科普读物,也是一本学习建筑艺术知识的入门之书。世界在发展,建筑艺术也在与日俱进,而建筑艺术作为人们日常最密切的实用艺术更值得我们关注。《中外建筑艺术/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就是要让读者了解建筑艺术在我们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知道如何鉴赏建筑艺术,从而提高对建筑艺术的文化素养,共同策划与建设适宜人居的美好城市与生态环境。为此,作者在阐明建筑学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西方、东方和中国建筑艺术的精粹,并对当代建筑的特点进行了客观的评介,同时也对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向作了科学的分析。由于建筑是科学技术与应用艺术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外建筑艺术/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附有丰富的插图和新颖的图片,能使读者获得一个比较具体的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