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西方现代艺术与景观郝卫国本书以时间为轴线,对特定社会背景下景观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相关观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比较,阐释西方现代艺术对景观的影响,进而引出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重在以艺术与景观之间关系的独特视角进行研究、论述,注重经典案例的重点内容分析、焦点问题探讨,有助于推进多学科研究生通识教育。全书包括绪论、西方现代艺术与景观的萌动、西方现代艺术与景观的起源、西方现代艺术与景观的发展、全球性的实验性艺术与景观、后现代主义艺术与景观的发展、多元化的艺术与景观时代等内容。
-
建筑艺术田林 主编《建筑艺术》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申请立项的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部门学术工作项目。本书是《建筑艺术》的第一辑。其从当代视角出发,在前人研究及新拓资料的基础上,从更广的研究领域探讨和赏析中国建筑文化与艺术,萃取经典案例,挖掘建筑史料,解析营造智慧,提炼艺术特征,揭示中国建筑背后的技艺及审美。
-
中国建筑文化与宁夏民居建筑艺术研究曾明暂缺简介...
-
本色敦煌胡同庆、王义芝、张锋凡是到过敦煌莫高窟的人,无不惊叹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但大家在瞻仰庄严肃穆的佛菩萨像、观赏壁画中多姿多彩的飞天时,并未真正体味到敦煌艺术的精彩。敦煌之所以精彩,不仅是因为敦煌艺术中塑绘了大量形态各异、生动细致的佛、菩萨尊像,色彩鲜艳、构图灵动的壁画和珍贵翔实的藏经洞文书,还因为这些雕塑、绘画和文书不仅反应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信仰、道德观念,也反映了当时敦煌人乃至当时代的中国古人的日常社会生活。这些才是敦煌最精彩之处。本书吸取几十年来敦煌学界的研究成果,用十个章节,从敦煌艺术中提取佛教艺术、人生道德、天文地理,敦煌人的民俗风情、游乐活动等关键词,以及敦煌莫高窟在近代被发现、被诈骗、被盗窃,导致文物流散的历史,用通俗化的文字和丰富形象的图片,全面介绍敦煌文化。
-
建筑巅峰艺术体验田寒 著宫殿建筑,是建筑领域一种独特的存在,它们威严大气、温婉典雅、精美绝伦。本书聚焦宫殿建筑,汇聚世界上的经典之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为你解读从北京故宫到俄罗斯冬宫、从法国凡尔赛宫到英国白金汉宫等世界经典宫殿建筑无与伦比的魅力和背后的精彩故事,丰富你的建筑知识,提升你的建筑审美。
-
一个人的北京城章可 绘著,杜翔 整理《一个人的北京城》是一部描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北京古代建筑的全景式美术图卷。本书用绘画与考证文字两种系统记录了古代北京在新中国初期遗存下的胜景,具体叙述了每一处古建筑遗存掌故及其历史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彼时北京的社会风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绘著者章可应北京市人民政府文物组的邀请 , 普查北京地区古代文物建筑遗址,留下遗作 300 余幅。本书将其整理为寺庙建筑、皇家建筑、其他建筑三大类。其中寺庙建筑记录了当时北京内外城寺庙近两百座,不少寺庙今已不复存在;皇家建筑包括天坛组图、北海组图、颐和园组图、故宫组图等;其他建筑包括会馆、名人故居、城门、钟鼓楼等。章可的建筑绘画纪实性与艺术性兼具,考证亦极具史料价值,作为一部考察笔记,记录了众多消失的与变化的古建筑,足资补正北京古代建筑史。本书既是章可先生一个人的北京故事,更是我们对于古都历史、对于二十世纪中叶北京城的共同记忆。
-
意大利古建筑散记陈志华 后浪跟随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志华的视角,我们来到了意大利,这个他形容为“一件大文物”的国家。从那不勒斯的村落到庞贝的发掘现场,从古罗马的浴场到佛罗伦萨的主教堂,作者介绍了意大利二十多个历史文化古城、数百栋古建筑和对它们的保护。从观察到观点,陈志华教授探讨了《威尼斯宪章》的理论基础和意大利遗产建筑保护的实践观察,并以他独特的文化对比视角表达了对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反思。
-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洪铁城 编著《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编撰组的工作目标,不仅仅要厘清金东婺派建筑的五大特征,更重要的在于厘清金东婺派建筑有哪些地方特征。《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分上下卷,与《中国婺派建筑 磐安卷》《中国婺派建筑 兰溪卷》体例相同。《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上卷是正文,共14个章节。其中第一、二章是金东区山川人文历史总述与金东区旧时建筑总览;第三至六章是民居、宗祠、寺庙及亭台楼阁四大类建筑的介绍与评价;第七至九章写历史环境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构成人居空间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十至十二章是岭下朱五村、山头下村、琐园村三个范例村的介绍与评价;第十三、十四章是对整个金东区旧时建筑存在特征与保护价值的归纳与分析。下卷相当于本书附录,均为彩色图片,分聚落、民居、祠堂、寺庙、亭台楼阁及非遗六个章节,直观且漂亮。
-
中国园林的理念Bianca Maria Rinaldi,比安卡·玛丽亚·里纳尔迪中国造园艺术对西方的影响,时间之久,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少有的。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中国园林可追溯至马可·波罗蒙古帝国的游记。他所描述的园林类似于欧洲人想像中的伊甸园。从16世纪开始,欧洲和中国之间的永久性交流形成,耶稣会传教士和旅行者用信件和回忆录记载了他们对中国园林的赞赏。18世纪时,欧洲人对中国风格的推崇达到了*,中国园林艺术观念已实实在在地渗入西方文化品位的核心。由于贸易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引起的紧张局势,18世纪对中国园林普遍的欣赏在19世纪终结了,但影响并不会消失。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但其后在西方文化中已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中国文化的烙印或者说中国文化参与了西方文化传统本身的形成”。本书收集了近6个世纪研究中国园林的西方人的大量文本,并附有大量注释。其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和文学类型,为我们呈现了西方对中国园林的观察与看法。
-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陈从周 主编,刘天华 执行主编,姜汉椿 副主编《中国园林鉴赏辞典》由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现代中国园林之父”陈从周主编。全书在结构上分为“名园鉴赏”和“品园杂识”两部分。上篇“名园鉴赏”由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五部分组成,重点介绍国内现存园林及园内景点;下篇“品园杂识”系统介绍我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与品园知识;后附中国园林历史大事年表。本辞典条目完整,内容详尽,是一本既有鉴赏价值,又具专业背景的实用鉴赏辞典,亦是园林艺术和美学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