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
让 努维尔让·努维尔“建筑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让·努维尔试图跟随这个问题,追寻我们大脑深处所有难以表述的不确定性,唤起看不见和难以言传的思考。这些围绕着建筑感悟、艺术奥秘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积淀下来。在展览“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的展览契机下,通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其出版的同名画册“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归属……”,带到我们眼前。《让·努维尔:在我脑中,在我眼中…… 归属……(艺术世界)》中,兼具“梦想家—建造者”的建筑师——让·努维尔,向我们敞开心灵回顾自己在幼年始对于建筑的迷恋,而后建造的座沉入地下的现代的房子。翻阅画册,我们通过让·努维尔的一个又一个探索,打开一扇又一扇呼唤内心触动的门,看到他留下的一项又一项风格各异的建筑作品:对历史景观轴线的深化——“拉德芳斯之端”(巴黎-拉德芳斯,法国,1982)、对形而上学中起始与总结的永恒提问——“无尽的塔”(巴黎-拉德芳斯,法国,1989-1992)、揭示透明与转换间的神秘与轻盈——“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法国,1991-1994)……让·努维尔很后总结道:“我想告诉你们为了建造应该让精神和灵魂处于何种状态。随着思想和愿望的展开,要不断地召唤意志力。……我们应当将预期的愿景变成现实。”愿这本画册成为一份赠予所有建筑、规划及艺术爱好者的礼物。
-
蠖园文存朱启钤 著《蠖园文存》出版于一九三六年,铅印线装,一函两册。函套和封面由祝书元题写,扉页为章梫所书,前有祝书元、瞿宣頴两序,末有作者跋文一篇。文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卷中收录公牍,卷下主要是书序、长辈行述墓表文字,凡七十三篇。其文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语言朴实,明白晓畅,亦如他的为人治事。朱启钤身居高位,平生所为,多关典章国故,因此,这部文存亦是研究中国近代学及朱启钤生平的重要资料。鉴于其重要学术价值,且久未翻印,传本甚稀,特予重刊,以飨读者。
-
石印宋李明仲营造法式李诫 著《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用书,是中国古籍中较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当时最先进成熟的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对后世影响深远。1919年初,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先生在南京的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浏览旧籍时发现晚清丁丙“八千卷楼”藏抄本《营造法式》,遂将其按原书版式石印重刊,史称“丁本”。该书是中国营造学社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献,其问世意义重大。
-
一本书读懂安东尼 高迪张一梦 著本书从安东尼·高迪的生平及时代背景、职业生涯,设计风格的形成、设计理念的解读以及主要经典案例的解析,为广大读者解读了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的设计与思想。对于建筑学学生和年轻设计师以及对设计大师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来说,是难得的图文资料。 高迪的一生作而不述,仅仅留下只言片语,但他的思想却在其作品中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国内现已出版的相关著作,大多是以画册的方式呈现高迪的作品,让我们很容易陷入美学式的推论,误认为高迪的作品仅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但其实在令人称奇的造型背后,高迪的建筑也有着缜密的设计逻辑和理性的结构思考。他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了一种精妙的平衡,成为一代建筑大师。高迪的成就和天才是难以复制的,但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1000件 第3卷 北、中、西欧洲张钦楠 著书中挑选出这一地区100件20世纪有代表性的建筑,对其设计背景、建筑构造、建筑理念进行简要的描述,辅以设计草图、平面图、剖面图、建筑实景等彩色图片,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一座建筑的总体面貌、风格特征、建筑表达,从点到面,串联出一部生动而简洁的20世纪建筑史。
-
砖石之道[英] 汤姆·威尔金森 著,吴明 译谈论建筑史,往往绕不开遥远的年代、晦涩的术语、错综的事件,让人产生距离感。本书却一反常态,以日常生活中的10个关键词为脉络,用10座建筑穿针引线,从多个维度带出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 权力、道德、记忆、商业、娱乐、工作、性爱……建筑与生活,存在着超乎想象的密切关系。建筑以其独特身份,参与人类文明的构建。在本书中,建筑不再是“容器”“机器”或“摆设”。无论是历史迷雾中的巴别塔、金宫、津加里贝尔清真寺,还是乔瓦尼的鲁切拉府邸、瓦格纳的节日剧院、福特的汽车工厂,抑或令柯布西耶终生无法释怀的E.1027别墅……它们既是建筑,又是“人性”的载体,更是透视镜,从中可以窥见人类珍贵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迂回前行的文明进程,进而引出一项重要思考:建筑能否让生活变得更好? 活跃在本书10个故事中的,不乏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影、小说、音乐、电玩、戏剧,以及一桩桩鲜为人知却荡气回肠的名人逸事。作者引入文化批评视角,将建筑故事与各类文本、文化事件、社会思潮相连,带出伟大的人性,和思想的光辉。
-
雕刻大地林璎(Maya Lin) 等 著,陈晓宇,奚雪松 译本书是备受赞誉的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林璎的作品集,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林璎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从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地艺术作品,到“汇流”系列景观项目,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与景观和环境有强烈呼应,也格外重视设计的可持续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作品里,则常常融入了以科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和对这些科学数据的直觉式的呈现。 自20岁左右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林璎一直在提出各种思考与构建图景的方式,这些方式抗拒任何类别、流派与界限。她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植入作品之中,以颇具东方特色的柔和与不争的方式表达。 林璎关注地球环境多年,目前正在创作一座基于网络的纪念碑作品——什么正在消失?。作品聚焦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呼吁我们抵御这场人类共同的危机。
-
漂浮的庇护所[法] 米歇尔·康塔尔-迪帕尔 著本书主要讲述柯布西耶的艺术风格、人生逸闻、建筑设计与路易斯.凯瑟琳号的因缘际会。 1、2章,是介绍柯布西耶的艺术道路与轶事; 3、4章,介绍其建筑设计在路易斯.凯瑟琳号船上的应用。 本书填补了柯布西耶作为艺术大师在建筑作品之外的空白。
-
图解日本庭院大野晓彦,铃木弘树 著本书不眼于日本庭院史,还从庭院空间本身、庭院设计出发,附上图片与各位读者分享庭院的观赏方法。详细介绍了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内的67所庭院。这些庭院几乎都是日本举国闻名的名胜古迹。
-
神户·大阪·京都复古建筑寻影[日] 仓方俊辅 著,安琦 译甲子园会馆的夏日高呼,风见鸡馆的异国情调,展现神户的开放与国际化;大阪俱乐部的商界神话,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的意式雕琢,尽显大阪的包容与热情;听竹居的风声竹影,祇园阁的历史印记,独具京都的古典与革新……神户、大阪、京都的复古建筑,西方近代建筑与浓郁的时代特色的精妙结合。 明治、大正、昭和前期,西方近代建筑的脚步已近,但依旧难舍时代印记中和风审美的本质。《神户·大阪·京都复古建筑寻影》正是呈现了这一过渡时期复古建筑的精髓。全书将目光聚焦于日本关西地区,神户、大阪、京都,有着共同的关西风情,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城市记忆。书中所选建筑鲜明体现了复古建筑的特色,在对比中展现三个城市不同的魅力。 知名建筑研究家仓方俊辅的解读加上摄影大师下村忍的高清写真,带你踏上寻访神户、大阪、京都三地复古建筑的美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