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
湘南木雕许长生 著湘南木雕也如其他地方的木雕,主要是作为建筑装饰而存在的,多刻在大门、厅门、天井周边的阁楼、隔扇、窗户、梁枋、藻井部位以及神龛、宗祠、戏台上,起着美化和教化的双重作用。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研究湘南木雕的专著,图片高清,文字精炼,生动地诠释出湘南木雕的美,对了解湘南地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欣赏阅读。
-
不舍皮相王晓松 著当艺术家针对材料、语言、方式做当代转换,作品是他们的表达,各样作品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形成每个作者的思想轨迹,对雕塑家刘建华来说,他的每件陶瓷艺术品是实在的,思想轨迹是抽象的。本书不仅是刘建华十年来的艺术品回顾的画册,而是他十年思考的“故事集”。刘建华在不同方向的创造线索,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媒介、技术和观念的抽丝剥茧逐渐显露出来。著名美术史学家巫鸿教授为本书撰写的导读文章,对不同的创作者和批评家的理解提供了方便之门,而普通读者则可以在阅读书中的图文信息时慢慢体会艺术的价值是什么、当代艺术可以怎样观看。
-
玉见林辉 著《玉见:当代玉雕艺术名家》以“当代玉雕艺术名家”为主题,重点介绍了杨曦、邱启敬、崔磊、王俊懿、樊军民、黄罕勇等十位中国当代玉雕工艺大师,涉及白玉、翡翠、田黄等雕刻领域的名家,包括玉雕工艺大师的访谈、相关作品的评析、鉴赏和玉文化的解读,并附有精彩的作品照片。《玉见:当代玉雕艺术名家》围绕着玉石艺术,结合雕刻、鉴赏、收藏与玉石文化,将中国传统玉文化的探究与国际视野融会贯通,用当代艺术创作思维与传统精湛玉雕工艺相结合,体现当代中国生活美学。
-
安岳石刻艺术汪毅 著,王达军 摄影《安岳石刻艺术》内容分为文字、图片两大类,彼此互补,相得益彰。一、文字为《安岳石刻研究》《安岳石刻艺术赏析》两章,18节,16万字。一方面,从学术角度解读了安岳石刻,讨论了其历史、艺术、科学的多元价值;一方面,从艺术角度赏析了安岳石刻艺术,描述了其艺术之美。二、图片分“安岳石刻映像”,约100张,相对全景式地再现了安岳石刻艺术的经典;“安岳石刻文献”,约60张(包括清代《四库全书》《四川通志》《四川全图?安岳》《安岳县志(康熙、乾隆、道光、光绪本)》,韩素音参访安岳石刻等),抢先发售以此方式相对全景式地记录了安岳石刻的历史和重大事件。
-
走近艺术舒兴川 著本书是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从史前至19世纪国外著名的100件雕塑作品。作者从专业的视角出发,以轻松笔法写作,再配以图片,内容丰富易懂。每一篇文章包含艺术家的生平简介、艺术与生命、趣味链接三个版块,前两个版块让读者了解到作品和艺术家的概况、艺术家的创作经历及风格,第三个版块进一步讲述有趣的“艺术故事”,探究雕塑形态背后的奥秘。本书的出版,希望为广大青少年和艺术爱好者打开一扇雕塑之门,丰富读者的艺术知识,提升读者“美”的修养。
-
论斗方创作沃兴华 著作者自足于自身创作实践,分析了斗方作为受展示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新颖幅式,章法的表现性是创作的重点。具体到图式斗方,作者以先章法、次结体、最后点画的次序,以及分析和比较图式斗方与文本式斗方创作的整体/局部、开放/内敛等方法的差异,对图式斗方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探讨。此外,作者还论述了自身对于书法内容与文字内容相统一的“书文合一的图式斗方”的创作探索。
-
形势衍沃兴华 著本书论述了书法构成中的三个层次,即点画中的形和势,结体中的笔势和体势,章法中的时间节奏和空间造形,并以历史的眼光,分析了米芾、徐渭、董其昌、王铎书法作品中对笔势与体势相统一的探索和表现,以及作者本人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中对时间节奏与空间造形的追求。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作者认为书法创作的方法就是在笔法基础上的形势变化。
-
论书法的形式构成沃兴华 著本书中作者结合自身书法艺术探索实践历程,阐述了形式构成的定义,分析了形式构成成为当代书法创新所带来的可能性,并从理论上探讨形式构成的创作方法,从实践上介绍具体的创作过程。此外,本书还讨论了书法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阐述形式构成创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论手卷创作沃兴华 著本书分上下两篇,探讨了手卷书法的继承了创新问题。上篇“手卷书法综述”,将手卷放到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观照,论述其幅式发展、创作特点、创作方法和经典作品。下篇“手卷书法的临摹与创作”,着眼于创作实践,介绍作者自身如何用形式构成的方法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
许宝忠新青铜器系列雕塑许宝忠 著本书是一本雕塑艺术画册。内容包含许宝忠的个人雕塑作品和友人的多篇艺术评论。许宝忠从历史传统和当代文化中获得艺术想象力,书中通过高清的图片、细节的展示,将许宝忠雕塑作品一一呈现,同时将许宝忠的个人艺术理念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