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
作为语言的具象罗幻 著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形象、物品、时空: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具象语言研究”的终成果。全书以“具象”为主题,围绕形象、材料、时空展开论述,系统梳理当代雕塑媒介语言拓展的主要方向和经验,并综合中国当代雕塑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探讨当代具象雕塑的创作方法与发展可能。研究方法以图像学、形式语言分析为主,重视一手文献与文本的运用,将西方当代雕塑创作与中国雕塑家的实践综合看待,基于当下中国艺术创作的客观环境与趋势进行相应的创作理论研究。
-
观念之道隋建国 著为了推动中国国内雕塑界的学术与理论发展,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于2018年举办了“观念之道——2018靠前雕塑研讨会”,《观念之道:靠前雕塑研讨会论文集》是该论坛精选的论文集,分3个部分囊括了29位中外学者的学术论文,以极简主义到观念艺术的现代雕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集中探讨了该领域内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同时兼顾对中国现代雕塑的相关研究。
-
苏州玉雕马建庭 编本书全面叙述了苏州玉雕的起源、发展背景、盛况、特色以及在玉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一改以往关于苏州玉雕的零星记载和研究,全景式地再现了苏州玉雕的历史面貌。
-
木上江南赵宗彪 著江南不仅是地理名词,还是一种意象,有山水之美、风物之盛、人文之厚。赵宗彪10多年来创作黑白木盘雕刻作品,在树木的纹理中找寻另一种表达方式。黑白之间,万物有灵。一山一水、一云一雨、一花一果里,有江南的诗意、故园的美好。本书稿是木刻作品集,其木刻为台州非遗项目。以四时二十四节气为纲,遴选赵宗彪上百幅江南乡土场景的木刻作品,围绕着江南和故乡,天空、大地、河流、花果,让读者随刻刀游走,在黑白木刻间体验一整年的江南意蕴。作品风格删繁就简,雅趣盎然,兼具传统技艺和当代审美。
-
灵韵艺术的当代探索暂缺作者本书选题的意义在于正值国家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战略目标,加强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研究是目前文化战线重要的发展方向。武汉木雕作为楚文化传统技艺中具有鲜活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一个优秀非遗技艺传承至今,本书作者为省级非遗项目《武汉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和高校教师,作为融合型人才,通过身体力行进行木雕实践创作、理论研究,对武汉木雕技艺发扬楚文化精髓的方向上传承和发展的探索,并在实践创作和理论研究上都取得很多成果。本书内容将围绕作者通过挖掘楚文化元素和优秀的传统技法,将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展楚文化韵味的木雕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文章通过叙述作者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故事,阐述了近年来在楚文化传统技艺传承和传播方面的努力,以及对传统技艺未来传承发展方向的思考。同时,也呈现了作者利用高校平台,对武汉木雕进行传承和传播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
泥塑人体彼得·鲁比诺 著在这本《泥塑人体》中,shijie级雕塑大师彼得·鲁比诺将向你传授泥塑人体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躯干、肌肉结构以及手和脚的单独塑造技巧,并特别介绍雕塑中的“BLT”法则、“3P”法则、“3F”法则等一系列实用技巧。本书模拟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室,用近500幅图片带领读者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雕塑过程:从基本构架、塑造过程到收尾阶段,展示了艺术家如何用工具和双手表达自我。本书对泥塑人体学习者进行了清晰易懂的逐步指导,是一本适合在工作时随时翻阅的实用雕塑手册。
-
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郑振铎 著这是郑振铎先生一生最后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专著,是他呕心沥血,穷其一生搜集、整理、研究、编印的一部中国木刻版画史料,从酝酿到最终出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全书依据古代版画史作了合理的分期,针对不同时期版画资料的丰简及艺术水准的高低,分别做了有侧重的介绍和评价,还对以往被忽视的徽派刻工资料进行了重点披露,不少版画作品均配以作者收藏的插图,随文附有大量价值很高的注释。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填补了版画史研究的空白,是中国古代版画研究绕不过去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
纪念肖像雕塑创作陈宏践,王海同,王浩,谢国发,黄炳谊 编本书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特色课程的教学总结和成果展示。前半部分对纪念性肖像雕塑的定义、价值,以及在国内外创作的历史展开,从历史的角度解析了什么是纪念性肖像雕塑,又详细展示了纪念肖像在国内外的发展。后半部分从广州美院的创作实践出发,介绍了纪念性肖像雕塑的造型特点以及创作步骤。最后展示了教师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创作分析。
-
山西国宝精华三晋出版社铁佛寺,位于山西晋城市米山镇。寺内的神台上,陈列着一组怪异而另类的“神来之作”——二十四诸天像。这组作品雕饰繁复、曲线动荡、造型突兀,有极强的绘画感。在佛教造像不走极端、追求中庸平和、体现沉静安详的传统审美语境下,整组造像显得另类、非主流,又极具破坏性。它们颠覆了传统神像的表达定位,直接将二十四诸天像的威严推向了极致的狞厉之美。
-
书刻相对论胡川隆 编“刻道”新说与书法传统的辩证统一关系,新时代汉字艺术演变发展的新形式新成果。图文并茂,展现“留墨石刻”面貌;刀笔相对,探寻“龙华刻道”真谛。作者胡川隆自幼酷爱中国书法,长期从事汉字艺术、“刀笔合一”的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在大理石上由传统刻字换新为留墨石刻技艺,先后创立乐帮龙华留墨刻石社、上海刻道书画院,《解放日报》报道曾赞誉留墨石刻充分体现了上海科技文化发达的特征,曾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奖。留墨石刻于2007年列入徐汇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收录作者关于非遗项目留墨石刻、书法、传拓等研究文章和相关媒体报道,并配有数十幅非遗留墨石刻作品,是作者在留墨石刻方面研究成果和报道的一次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