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
-
东方石魂倪东方一轮浑圆皎洁的明月,隐在盛开的牡丹丛中。红艳的花朵含露欲滴,成双的喜鹊栖息枝头,寓意“神州花好月正圆”,气韵生动,如诗如画,散发着古典东方之美。这是青田石雕史上的经典之作,曾入选为国家邮电部1992年特种邮票。它的创作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倪东方。高龄的倪东方,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都在坚持创作。他不仅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道路,还担起了传承石雕技艺的责任,陆续收徒30余人,下已传承至5代,徒子徒孙上千人,其中有国家大师、省大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等人才,成为了青田石雕行业的中坚力量。
-
核雕技艺与鉴赏承莉君 著核雕技艺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以细腻和精巧著称。本书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编写,简要介绍了核雕艺术的传承与魅力,着重介绍了核雕的创作思路与雕琢技法,通过大量实例照片展示了核雕工艺步骤以及刀法的运用,并对核雕作品的保养与收藏做了简要介绍。 本书适宜一般核雕爱好者参考,也可供初学者作为实践入门指导书籍。
-
硬木头雕出软萌感 木雕小物手作自学教程尚晓辉 著本书是木雕小物手作的自学教程。作者是木雕手作的达人,其总结了多年制作木雕手作的经验,向读者详细地介绍了在家进行木工雕刻需要准备的工具、不同物件适用的木材、木工雕刻的一般流程,并完整展示了3种实用餐具、5种古风饰品、6种呆萌动物的雕刻方法。本书展示的木雕手作案例造型可爱、精致小巧又不失传统韵味,而且它们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书中同时还分享了原创木雕设计的方法和心得。本书适合木工雕刻新手、手作爱好者学习使用,也适合木雕手工艺人借鉴和参考。
-
东洋镜大村西崖 著,赵省伟 编,疏蒲剑 姚奕崴 管浩然 译本书即初版于1915年的《中国美术史·雕塑篇》,是大村西崖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全书由正文和附图两部分组成,共收录50余万字,1000余幅珍贵的图片。正文以时间为轴,上至太古时期,下至五代时期。作者在实地考察、观摩实物的基础上,详尽搜辑历史文献,全面完整地阐释了金石纹饰、陵墓雕塑、宗教造像等中国雕塑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特征。附图大多是相关文物现存最早的影像资料。今天,图片中的很多珍贵文物或毁于战火,或流落异国他乡,更突显其珍贵。 本书和沙畹的《北中国考古图录》(1909)、喜仁龙的《5—14世纪中国雕塑》(1925)、常盘大定与关野贞合著的《中国文化史迹》(1939—1941)一起,被称为海外20世纪上半叶有关中国名胜古迹、文物艺术的“四大名著”。
-
斗石头刘洋 著以自己的传奇经历,诠释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每一个想法,都能无拘无束地表达——以雕塑作为尽情生活的工具。
-
雕塑基础鲍海宁,马文甲 著《雕塑基础(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三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重点在于讲解一些雕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雕塑的基本观察和正确的制作方法的介绍,开始雕塑的学习,因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可少走一些弯路,更加顺利地进入雕塑艺术广阔而绚丽的大千世界,为以后的雕塑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
开化根雕五百罗汉开化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开化根雕五百罗汉以《绘图五百罗汉》为蓝本。《绘图五百罗汉》系民国年间山东画师孙玉山临摹祝圣寺石刻五百罗汉像的彩画本,原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开化根雕五百罗汉所追摹的仍然是杭州净慈寺之五百罗汉塑像。较之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武汉归元寺、苏州西园寺、昆明筇竹寺以及杭州灵隐寺等目前国内知名的五百罗汉堂,开化根雕五百罗汉尤显难得和珍贵。开化根雕五百罗汉均采用龙眼木、荔枝木根桩雕刻。这些根材历千百年风雨沧桑,得天工造化,虬根疤节,姿态各异,可遇而不可求。徐谷青大师识之、得之、雕之,实属开化根雕艺术之甚幸。编者们编印这部《开化根雕五百罗汉》,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艺术的尊重、对创作者的尊重,更有助于我们认清开化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知宝、爱宝、示宝,提振信心,凝神聚力,共创开化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局面。
-
雕塑基础鲍海宁,马文甲 著雕塑是经由形体而产生量感,并占据空间的三维,(高度、宽度和深度)艺术形式,是一种物化的实体语言状态,是在空间中进行造型的一种主观艺术行为,是人与物相结合的产物。本书包含了,第一章了解雕塑、第二章雕塑的历史、第三章雕塑的制作、第四章材料状态下的雕塑、第五章新材料、新媒介的运用、第六章雕塑作品赏析等六章内容。
-
明清江浙地区木雕装饰纹样张伟孝 著《明清江浙地区木雕装饰纹样》就以现在行政上的江浙为研究对象。江浙地区在明清时期取代北方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翻阅历史资料发现,明清时期江浙地区文化氛围浓厚,地理位置优越,手工业发达,同时距离今时间不长,保存下来的建筑、家具相对较多,极富时代感,特点突出。明清时期颇有财力的商贾士大夫非常注重居住空间,将木雕作为一种装饰形式普遍用于建筑与家具上,财主豪门雕制豪华厅堂、千工床、十里红嫁妆等风俗盛极一时。现存的传统建筑与家具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活着”的文物。木雕装饰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无声传承着江浙先民的历史文化,不断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木雕装饰文化是吴越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特殊的研究与传承价值。在现代社会,城市发展迅猛,建筑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冲击,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内心深处对本民族文化的渴求与日俱增。具有丰富古韵的江浙木雕文化应保留自身的特色,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和建筑装饰文化的深厚积淀,以传承传统建筑装饰的价值。
-
中国雕塑史[日] 大村西崖 著,范建明 译《中国雕塑史》(原书名为《中国美术史——雕塑篇》)首版于1915年出版,是大村西崖关于中国美术研究方面*具代表性的著述。作者大村西崖为编著本书,可谓以非凡之热诚、惊人之毅力,搜集中国雕塑史料巨细无遗,并条分缕析,分类排列,又加以犀利之论评。该书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度,上启于太古本,止笔于五代,至成书时书录记事凡一千二百余项,金石碑铭凡两千六百余种,附录珍贵图片978 幅,纵横交织,图文并茂,使得中国几千年雕塑历史的发展轨迹有案可稽,历历在目。中国学者罗振玉、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关野贞等也都亲自为此书做了序。 《中国雕塑史》对当时及其后的学界影响甚大。梁思成于1929至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时,就曾参考过此书。 中国学界至今仍将大村西崖的《中国雕塑史》和常盘大定、关野贞合著的《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原书名《中国文化史记》),以及沙畹的《华北考古记》、喜龙仁的《五至十四世纪的中国雕塑》看作中国古代雕塑美术的“四大名著”,其中又以《中国雕塑史》为*早的一部中国雕塑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