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中国歌剧年鉴钱仁平 编本书系《中国歌剧年鉴2019》的续篇,专门介绍2020年歌剧行业发展的概况,分“要闻”“观察”“特稿”“人物”“首演”“评论”等板块,既有全年综述、概览,又有重点聚焦,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当下歌剧行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
偶剧的灵魂赵矜斯 著《偶剧的“灵魂”(中国偶剧艺术研究)》作者系统总结了中外艺术家的实践经验,阅读了大量文献和书籍,广泛融汇了偶剧、戏剧、音乐剧、哑剧等艺术表演特点,为寻找偶剧演员表达真实的舞台情感进行探索。《偶剧的“灵魂”(中国偶剧艺术研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偶剧表演方法进行研究,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拙见,为偶剧表演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
梅兰芳学刊刘祯 编为纪念徽班进京230 周年,展望新世纪京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京剧研究的深入,2020 年10 月24 日—25 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徽班进京与新世纪京剧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 位专家学者,围绕“徽班进京与京剧艺术的形成”“清代宫廷演剧与京剧艺术”“新时期文艺政策与北京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发展与首都文化中心构建”“当代京剧传承与发展的历史经验、问题及其对策”“21世纪京剧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海内外京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梅兰芳表演艺术本体研究”“梅兰芳与京剧艺术的跨文化传播”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梅兰芳学刊》(第六辑)以本次研讨会论文为主,共收录论文24篇,约32万字,图片约30幅。
-
走向书台之路郑英 著本书正是基于“现代学徒制”和“现代艺徒制”研究的冷热对比,在看似矛盾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中,提出并探索如下问题:如何借鉴现代学徒制创新现代艺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发展中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及文化发展要求?如何在传统艺徒制的基础上培养现代化的艺术表演人才?
-
乐亭大鼓简史及名段赏析王会成 著悠悠滦河,钟灵毓秀。在冀东大地上盛开着三支璀璨的艺术之花一一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它们给那些朴实的劳动者带来了多少欢乐和知识!尤其是乐亭大鼓,因为它的动听和方便(两人即可演出),在乐亭、滦南、滦县更是村村可见。近年来,民族文化进校园也搞得红红火火,可是大多停留在小学生于节日期间演出一些“应景”的小段子,而真正体现乐亭大鼓艺术特色的传统书目却很难走进大家的生活。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大学也开始介入这项事业了。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们在上级领导支持下,不仅带领部分学生刻苦学习乐亭大鼓的演唱技巧,而且潜心研究乐亭大鼓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还把乐亭大鼓引进教学中。他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必将推动乐亭大鼓的继承和发展。《乐亭大鼓简史及名段赏析》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书中不仅介绍了乐亭大鼓的发展史,介绍了一些知名演员,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乐亭大鼓中的“乐亭”进行了科学定位,对乐亭大鼓的观众也进行了分类,找出了这门艺术不景气的原因,并指出了努力方向。还有就是作者发挥专业优势,对一些著名唱段进行了详细的赏析,这不仅有利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更有利于乐亭大鼓的教学和传承。
-
新世纪话剧舞台视野观察潘晓曦 著全书集台了作者近年发表于期刊的戏剧研究论文及评论,共分为四部分。前两部分对新世纪以来话剧领域的”行业发展””产业化探索”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辨析,相关文章中介绍了新世纪以来话剧行业的发展背景,梳理并探究了话剧近二十年的发展状况。后两部分主要是话剧剧评和艺术家的访谈研究,剧评将观剧后的感想写成文字,鲜活地记录了当代剧场的舞台风采;对年事已高的老艺术家进行面对面访谈,更是为话剧百余年发展的历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剑桥剧场学导论李竞爽,孙晓雪 译本书以跨文化视角,从表演者、观赏者与空间等基本元素出发,浏览剧场与表演的多元面向,并结合剧场理论、编史学、文本与表演分析等方法论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剧场研究的世界为目标,满足剧场学多样化的课程需求。本书重点在于将剧场研究视为一门学术化的大学科系来讨论,但内容并不牵涉到实际操作,如演技、声音训练或灯光技术等等。其次第二个重点是对剧场研究方法学、研究技巧与手段的强调,而不是对主题内容提供深入探讨,如演技、声音训练或灯光技术等等。本书提供的是剧场史学者水准的相关资讯,试图说明在不同文化与历史脉络下的各种剧场实践活动,有助于研究者们之后的深入探索。本书是以英语系国家的大学对相关主体的授课与研究方向作为内容架构的依据,共分为导论和其他三个部分。导论指出了对剧场进行整合研究的必要性。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试图定义这门学科知识的基本领域,第三部分提供了当代研究的观点。除此之外本书还包含了诠释关键主题的方块文章、延伸阅读、注释、索引等。
-
浮世精绘付楠 著,唐力行 编长篇是苏州评弹艺术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长篇经历了艺人、文人、听客、出版商等众多群体的集体建构,形成了以相对固定的情节为骨架和开放式的故事框架为编创空间的特殊叙事模式,这使长篇成为一种集文学性、生活性和教化功能于一身的通俗文学样本。《浮世精绘:苏州弹词长篇中的江南社会》以弹词传统长篇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着眼于“书内”,探讨了传统长篇主要情节中衍生出的关于科举、忠奸、两性的话题,并展示了经过艺人二次创作后融入其中的世俗生活图景;另一方面则立足于“书外”,考察了传统长篇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流变历史。
-
红毹笔谈孔培培 著红氍毹,也称红毹,是旧时戏曲表演的一方红毯。红毹之上,是悲欢离合的百姓故事与帝王将相的历史传奇。红毹之外,是创作者的才思泉涌与研究者的凝神聚气。台里台外、场上案头,便构成了一条通往梨园生命镜像的艺术路径。文集之上篇,聚焦戏曲音乐的理论研究,关涉三个层面的话题与思考:其一为戏曲音乐的当代话语体系建设。这是在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研究方向下,以戏曲音乐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探索。其中既包括话语体系建构中有关“现代转向”“结构要素”“方法路径”三个基本命题的理性思考,也涉及戏曲声乐演唱、器乐创作、流派唱腔等有关创作与表演美学和文化价值的分析总结,以及戏曲音乐评论的时代话语建构等问题。其二是戏曲音乐的史学研究,涵盖京剧唱片、早期曲本、音乐文论以及群体成就等多个研究视角。其三是对地方声腔与剧种音乐的个案研究,以苏鲁豫皖地区流行的姑娘腔、拉魂腔、柳琴戏为具体考察对象。作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的研究人员,对前海学派的关注与研究便自然而然成为我的分内事。张庚先生称自己“不懂音乐”,却以理论家的视点与高度为新中国戏曲音乐改革事业指出方向。2021年去世的郭汉城先生,与张庚先生并肩同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们带领前海学派建构起中国戏曲理论的现代体系。如今依然健在的百岁老人萧晴,见证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风雨70年,其人生经历与学术贡献值得用虔诚的心境去做点滴记录。近几年,随着我主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对这个学术群体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入。由人及物,从资料到理论,不断引发我对前海学派学术传统继承与创新问题的思考。上述种种,汇集成中篇之面貌。下篇是围绕戏曲剧种建设和舞台演出实践所撰写的理论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对新时期以来现代戏成绩和问题的思考,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点对新中国戏曲发展的整体回顾,有对戏剧节、艺术节的观察与述评,还有对梆子腔剧种、湖南花鼓戏的学术考察,以及对评剧、京剧等新创剧目的艺术评论。林林总总,反映着这些年我的研究视野和兴趣所在。
-
建瓯唱曲子探研赵小红,邹超燕 著建瓯“唱曲子”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行于福建省建瓯方言区、用建瓯方言演唱的唯一形态完备的曲艺形式,为北方瞽曲在南方地区的变异品种,是品类稀缺的南方曲艺中的一朵奇葩。受当代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盲人不再从艺等原因,建瓯“唱曲子”已进入濒危状态,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书稿内容根据已故老艺人陈德泉先生录音整理编撰而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是福建省建瓯市文化馆、建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施福建省非遗项目“建瓯唱曲子”课题研究项目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