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
闽台南音口述史曾宪林该书系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闽台南音文化丛书”之一,作者曾宪林系艺术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研究室副主任,在南音研究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多部南音研究著作问世。全书共分七章,除了前后的“绪论”与“结论”外,还有五章为正式的主体内容。在这五章中,共用了四章的篇幅对两岸南音艺人的口述内容进行田野访谈式的记录,共采访了41位艺人、专家,其中福建的艺人、专家19位,台湾的专家、艺人20位,兼具闽台身份的艺人2位。最后一章为对所采访、记录的口述材料进行结论性的启示归纳与反思。书稿与研究性的著作不同,是作者深入到闽台两地艺人之中,听取他们对南音的各种各样的记忆与叙述的成果,更为难得的是那些笔者的归纳、总结、反思与思考,其中有对每位受访者的总结与反思,也有对整体口述材料的总结与反思。
-
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丁是娥口述 ;简慧等整理丁是娥,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工花旦、正旦、老旦,唱腔婉转、绮丽、多彩,自成一家。本书根据丁是娥口述的材料整理。内容共两个部分:“求艺篇”撷取她艺术生活中的某些片断缀合而成,记叙了童年学艺、满师之后以及解放迄今的部分经历,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回忆,反映了她艺术上成长的过程,并可窥见沪剧发展之一斑;“谈艺篇”则结合她长期的艺术实践,着重谈了在《罗汉钱》《雷雨》《阿必大回娘家》《寄生草》和《芦荡火种》这几出戏里塑造角色的体会,阐发了自己的艺术见解。
-
民国京剧批评研究任婷婷《民国京剧批评研究》以民国时期京剧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梳理了京剧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大致勾勒出自清末“花谱”以来京剧批评的流变,在甄别大量史料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现代观念下的京剧批评的范式特征。既有对民国京剧批评形态的整体论述,也有对徐凌霄、张厚载等人的重点解析。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以京剧批评历史为研究对象又不拘泥于历史研究,在试图阐述京剧批评传统的形成、确立与建构过程中,也注重对当代京剧批评的启示和建设意义。本书既有学术史的意义,对当下京剧批评亦不无借鉴,是近年来京剧批评的力作。
-
萍踪兰影余懋盛 著余懋盛为湘昆名家,著名昆曲编剧,原湖南省昆剧团支部书记。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60年郴州地区湘昆剧团成立后,调入剧团任编导,为湘昆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萍踪兰影——湘昆旧忆》系余懋盛遗著,全书分为九章,共40余万字,并配有100余幅珍贵的老照片,通过回忆其一生的戏曲情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湘昆剧团成长壮大的艰辛历程,折射出新中国戏曲发展的概貌,其中所记人物既有诸多昆坛和戏曲界名家,也包括董每戡、王季思、陈寅恪、胡忌等著名学者。该书稿为现当代文化史、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
梅学新探李小红本书是作者2013年参与编纂八卷本《梅兰芳全集》后,陆续撰写的有关梅兰芳研究的系列文章,其中部分文章发表于《文艺研究》《戏曲研究》《戏曲艺术》等全国核心刊物。全书约32万字,图片10余幅,内容分为四章,其中第二章梅兰芳及其秘书李斐叔、第三章梅兰芳1934年开封义演考述、第四章梅兰芳建国后巡演,均有新材料,新发现,弥补了目前关于梅兰芳研究的不足。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梅兰芳研究、京剧学研究乃至中国戏曲研究走向纵深。
-
音乐剧表演教程刘红梅 等 著本书通过梳理音乐剧表演专业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对音乐剧表演创作的基本观念、规律、创作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作者强调了生活与音乐剧表演艺术的关系,对音乐剧表演创作的戏剧与歌舞场面基本技巧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全书阐述了演员如何从规定情境中组织建立有机、统一、完整的舞台行动,通过内外部结合,塑造音乐剧舞台人物形象。从素质训练、基础训练、基本技巧、形象创造四个部分,详细论述了音乐剧表演的基本方法。本书的出版,将丰富、充盈国内音乐剧表演的“新形态教材”,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
南京大学戏剧创作集吕效平 编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南京大学的戏剧戏曲研究始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1922年秋,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应南京东南大学之聘,南归授曲。在此后近百年中,薪火传递,直至今日。吴梅先生的弟子卢前、唐圭璋、钱南扬、吴白匋等先后在此执教。戏剧戏曲学专业“九五”期间和“十五”期间持续被江苏省政府评定为省重点学科。其古典戏曲部分同时为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戏剧部分同时为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细致地整理了该学科在百年发展史中,由南大戏剧人创作的代表性戏剧作品。
-
戏曲汉江曹赟,何道明,潘龚凌子 著本书全面系统梳理汉水流域陕南端公戏、竹溪山二黄、郧剧、武当神戏、襄阳花鼓戏、钟祥梁山调、楚剧以及其他较有影响的戏曲剧种,探索汉水民间戏曲典型剧种的声腔、剧目、服饰、舞台、化妆、灯光、乐器等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探研重要剧种经典原创剧目产生的艺术规律及其文化要素;研究汉水流域各剧种传承与保护的有效路径。本书通过探索汉水流域各剧种发展演变传承保护概况,挖掘其经典剧目文化内涵,对于汉水流域民间文化遗存传承保护、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流域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明显的理论知道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
时尚的剧场叶长海叶长海,戏剧博士,副教授,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主任、东华大学时尚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戏剧研究、时尚文化传播。本专著为 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剧场艺术的时尚化与时尚传播研究”结项成果。本专著首先从中西方戏剧历史和当代剧场的总体特征出发,考察当代剧场的现代性、先锋性与时尚化的关系,厘清了当代剧场艺术向时尚化靠拢的逻辑和动机;在此基础上,着重从戏剧文本的再生与创新、主旋律戏剧向主流戏剧迈进、造型审美视角下时尚与剧场的相互影响、在时尚影响下当代剧场的观念嬗变几个方面展开阐述。作者分别从“作为商品的时尚:商业戏剧的生产与传播”“作为媒介的时尚:剧场内外的传播”“作为媒介的时尚:剧场内外的传播”“作为体验的时尚:剧场空间与美好生活”等几个方面展开。
-
戏曲讲堂·豫剧板胡演奏艺术周武占本书共分为八章,前三章是对豫剧板胡的概述及演奏方法的叙述,后五章是实践性的练习、演奏和欣赏,包括豫剧四大板式过门演奏、常用曲牌演奏、常用情绪音乐演奏、豫剧板胡演奏唱段赏析、豫剧板胡演奏曲目赏析等。在呈现方式上,结合乐谱将板胡演奏音频(或视频)二维码同步提供给读者,可使读者通过视听直观地去学习、了解、认识豫剧板胡的演奏特点,为读者学习、演奏提供了便利,体现了本书的专业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作为戏曲工作者、戏曲爱好者的常备书,可作为戏曲(音乐)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