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郑树森 著《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以美国好莱坞片厂系统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比较文学的思考方式运用其中,从类型的角度检验好莱坞百年来电影类型的确立及相关的文化意义。作者对西部片、二战片、黑色电影、家庭伦理片、歌舞片、神经喜剧、黑色单片、记者片八个电影类型予以深刻精辟的分析,语言生动,材料翔实,论述精到,是很好的有关类型电影的研究著作。
-
导演视野(英)安德鲁(Andrew,G.) 著,焦雄屏 译电影评价的青黄不接、电影运动的陨落,似乎也和电影文化的渐趋式微息息相关。当年我们策划电影丛书,就是有感于台湾地区电影文化的荒芜,年轻一代在时代的洪流下,芜杂地鲸吞外来消费信息,什么都是现下、决策的经济行为,连娱乐和文化也不例外。整个社会在现代化和外贸的脚步下轰隆轰隆前进,文化、历史、教养、礼仪敬陪末座。年轻人勇于接受西方思潮及炫目的发达国家的文化和习惯,对传统不屑一顾,对美学、文化等历史积累没空消化。膜拜速成、快快捷方式、抄袭、剽窃成了新的英雄成功哲学。当时我曾撰文说:“股票市场,通俗文化,每天每日上演着斯文扫地、尊严丧尽的通俗连续剧。知识分子带着受伤的心情,羞辱又无尽地复习失落感……我们真的要活得如此猥琐蹇促吗?”作者简介:杰夫·安德鲁(Geoff Andrew),英国资源电影评论家,伦敦Time Out杂志的高级电影编辑,伦敦National Film Theatre节目策划,并曾策划过London's Electric Cinema。其主要著名还包括Hollywood Gangsters;The Film Handbook;The Films of Nicholas Ray;Krzysztof Kieslowski's Three Colours Trilogy和Stranger Than Paradise:Maverick Film-Makers in Recent American Cinema。
-
中国电影史李少白本书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组成的综合史,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时期、分阶段地对中国电影史中的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细致人微的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本书史论结合,尚变求新,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评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对中国电影史研究最为完整和规范的一本教材。本书内容充实,观点明确,适用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影视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美育课的通用教材。
-
改变人生的100部电影华云不要太压抑自己美国德州有一位名叫伯契昂的先生控告一位名叫拉利的人干扰他的生活,但实际上,拉利和伯契昂是同一个人,伯契昂患有多重性格,其中有五种是善良的,唯独“拉利”行为放浪形骸,时常做出为害伯契昂的恶劣行为,让伯契昂不堪其扰。这种情况已经长达10年之久。就像美国这位多重性格患者一样,我们内心的真正需求不符合社会的规范时。有人会做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有人则会把真正的欲求压抑在心里。好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正常的”。他们并不知道压抑久了是会出事的,如果不让这些压力得到适当的释放,经年累月下来,可能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电影《抓狂训练班》、《一个头两个大》和《浓情巧克力》就是描写人类在过度压抑下的反弹现象,内容十分精彩。剧情简介 《抓狂训练班》:大伟是一个谦谦君子,个性随和,被人欺负时逆来顺受,对女友爱琳也是爱在心里口难开。有一天他坐上飞机,莫名其妙地被控殴打 P3了空中小姐,结果被判接受20小时的抓狂管训,而他的老师就是在飞机上和他坐在一起的怪人赖巴迪。训练班里都是一些怪胎,只有大伟是“正常”的,赖巴迪开始整大伟,提的问题快把他逼疯了,大伟心里觉得这个家伙简直是个疯子。后来他又被陷害打了人,法官改判由赖巴迪看管大伟一个月,如果表现好就可以用来抵他一年的徒刑。大伟只好继续在赖巴迪的“魔爪”下生存。赖巴迪搬进了大伟的住处,开始接管他生活上的一切,竭尽所能地整他,如在桥上突然停车,把大伟气得要命,但是他还是把情绪控制得很好;后来赖巴迪的母亲在波士顿要动小手术,他又要带大伟一起去,一路上又做了一大堆疯事:打破别人的车窗、逼大伟泡妞、去打小时候欺负他的同学,这位同学现在已经出家,但是大伟还是继续忍受赖巴迪的疯狂。直到他发现赖巴迪竟然要追求他的女友爱琳,他已经忍无可忍,痛打了赖巴迪一顿,然后他尾随赖巴迪和女友去棒球场。情绪濒临崩溃的他,抢了观众加油用的麦克风当众找爱琳,赖巴迪则逃到主控室请里头的人帮忙打字幕,大伟拿着麦克风当众向爱琳表白一切,爱琳大为感动,这一次他终于敢在众人面前吻爱琳了。最令大伟惊讶的是,打字幕祝福他的人竟然是赖巴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P4
-
杨少斌绘画:杨少斌杨少斌是中国当代绘画与自身语言资源、社会趣味和艺术潮流的一个有意义的个案。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中,杨少斌最早是作为玩世现实主义的一部分出现的。不少他的画作充满了暴力,但是他的暴力并没有像很多年轻的观念艺术家那样局限在暴力本身,相反,在无数次对于扭打的抽象化描绘中,通过单纯的绘画语言,暴力回归到本质,它们是身体对身体的攻击。本书精选了他的著名代表画作,展现了他的不同的艺术创作时期的思想及领悟,以飨读者。 杨文斌无疑是当代中国艺术中重要的一员。通过仔细地分析他创作的各个阶段,我们发现他的艺术从创造那一天起就是处在艺术潮流变革的中心。其艺术的动力不在于他积极介入潮流,相反,它们存在于艺术家内心世界与知识准备和艺术潮流与体制之间调和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中,作为一个诚实和成熟的艺术家,他的策略是不断发现这些断裂,沿着自身的逻辑改造和演进自己的资源-——即使他们有时和潮流是冲突的。也正是因此,纵观杨少斌的创作,我们发现了一条少有明确的线索,在这个线索中他从观念回复到绘画性本身,由从绘画性本身发现自己的观念,并不断丰富它们。
-
流影留声田艺苗写这《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的时间正是作者最忙的时候,写博士论文、写毕业作品、上班教课和寻找合适的新工作机会等等。焦头烂额,疾速运转,做茫然和无措的努力。可是作者竟然把这《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约毫不犹豫地就签了下来,并在之后的数月里,作者心安理得地成天看电影,看得废寝忘食,看得胃疼,过着神仙般的日子。音乐、写作、电影,这些生活中脱离现实的部分,却几乎是作者全部的生活与工作,因此作者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作者是学音乐的,到底学了多久,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从前在学校里的时候,总是会莫名其妙地觉得浑身不自在,直到有一天进了音乐学院,作者开始变成一个快乐而自信的人。看电影也是一种天生的爱好。小时候,作者每次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回家之后总是要把电影里的歌曲一字不漏地唱给爸爸听,爸爸是从那个时候起决定让作者学习音乐的。对于作者童年生活的小镇和清贫的父母,学习这种贵族的艺术是不被理解的事情。《流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内容简明、生动、条理清晰。作者对电影音乐作了全面的梳理,同时各章节的标题就是对电影音乐基本特征的精辟提炼。对于每一部电影音乐,作者都尝试以适当的角度直接切人,笔墨不多,却充满鲜活而巧妙的观点。
-
电视剧叙事话语张育华叙事话语研究乃电视剧本体研究的一方前沿阵地,也是提升电视剧叙述智力和美学自觉的现实之需。 叙事话语既是表现世界的审美实践形式,亦为阐释、重组和创构世界的一种意义担当。 《电视剧叙事话语》一书从形式美学层面,尤其倾心于修辞作了独特、深入、叙述空间、叙述中的“时空结”造型和人物塑型等层面,发挥了出色话语形态的深层美学依托,出示了诸多创造性的话语策略、话语路径,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与现实应用价值。
-
2005年度世界电影收藏指南里尔 编著2005年电影大餐、280部题材多变、风格各异的影片、构成璀灿的银幕风景线、丰富的图文让你了解电影的台前幕后、成为你观影藏碟必不可少的指南。
-
低俗电影(美)彼得·毕斯肯德 著;杨向荣 译哈维喜欢聚焦在镁光灯下,那会使自己显得别有魅力。他很在乎别人欣赏自己。他非常有趣,练就了那种只要愿意可以针对自己、也可以顺手用来攻击别人、让一个成年人痛哭的恶毒的耍嘴皮子的小聪明。在他兴致高昂的时候,别人可就要倒霉了。他曾经这样评论过一个人:“他是那种你想抓住他的手把脑袋砍掉的家伙。”然而,哈维内心深处却盘踞着一颗即便不是诗人至少也是影迷的情怀。他真诚地喜欢电影,A级片、B级片、恐怖片、科幻片、喜剧片、音乐片、功夫片等形形色色的影片他全喜欢,他尤其热爱外国电影、艺术电影和“偏门”电影。他喜欢跟别人回忆14岁时看《四百下》(The400Blows)的那件往事。他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性爱片,但是,在影院消磨了一个半小时后,他被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Truffut)的魔力征服了。1980年代后期担任米拉麦克斯公司发行部主任的马克·利普斯基(MarkLipsky)说:“这个故事——‘看过《四百下》后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已经听过无数次了。比较值得关注的是,讲述这个故事的是哈维而不是鲍勃。”总是喜欢穿一身黑衣的鲍勃常常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神色别扭,似乎无论待在什么地方都不对劲,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说哈维的做派更加张扬,鲍勃则更为内敛、强硬和简约。如果说哈维属于外向型,鲍勃则相反。他更安静,更安于停留在别人的影子里。别人喜欢与否对鲍勃来说无关紧要。鲍勃曾对媒体说过:“我们是艺术家,我们对金钱不感兴趣。”但他并不把特吕弗放在心上。米拉麦克斯的前主管帕特里克·麦克唐纳(PatrickMcDarrah)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的生意可以用自我和贪婪来概括。哈维代表自我,鲍勃代表贪婪。”鲍勃喜欢的是利润的获取、可以直接做成音像制品的商品。他关注的是财务报表中的净收入和净损失。不管什么影片,他最想知道的是:“这部片子能赚钱吗,哈维?”如果说哈维的心思可以一目了然的话,鲍勃则城府很深,而且情绪变幻无常。“你永远搞不清鲍勃的脑子在想什么。”后来在1990年代中期那个一流购片团队中工作效率最高的马克·塔斯克(MarkTusk)说:“哪怕是一个子儿都会让他兴奋起来。”P10-11
-
中韩电视剧比较研究李胜利、范小青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中韩电视剧生产过程比较;第二,中韩电视剧主要类型比较(包括偶像剧、家庭剧和历史剧);第三,十位韩国著名编剧、导演和教授的采访。 在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的基础上,本书采取宏观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来的中韩电视剧的生产过程和主要作品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索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以及中国电视剧的成就与差距,为两个国家的电视剧生产与传播提供借鉴。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包含大量一手材料的关于韩剧研究的专业书籍,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无论对相对专业的教师学生、韩剧迷,还是对业界相关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