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百年电影闪回陈墨著本书回忆和讲述百年中国电影的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历史进程,包括:中国电影从新奇到探索,从初创到繁荣,从革新到鼎盛,从剧场到战场,从光复到辉煌,从分化到成型,从健康到疾病,从新时期到新浪潮,从后新时期到后现代这几个阶段的发展情况。
-
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林洪桐 著《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表演艺术的教程,第一部以表演基础理论与表演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阐释的表演专著。《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融表演实践与理论;教学与创作;传统与现代;基础与创新;话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中国表演教学与前苏联表演教学;以及英美表演教学体系为一体。具有深广的理论覆盖面与读者覆盖面。既适合于院校正规教学,也适合于各种层次的社会办学;既适合于教员备课,也适合于学员、自学成才者,表演爱好者学习;亦可作为专业演员学习表演,理论研究者研究表演的参考书目。著名电影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研究专家郑雪来在序中评论《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教程较之国内外同类著作更系统、更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
电视音乐音响高廷智著音乐是古老的艺术,是独立的时间艺术。电视音乐是音乐大家庭中最年轻的艺术,是电视与音乐结合的产物。电视音乐的创作、使用、评价标准,关键是与画面的关系。电视音乐是隐形的、零散的,但是它的作用是微妙的。它的影响是超时空的。电视音乐是概括的、模糊的。模糊给人想象的余地。它像一只大筐,可以在一定范围之内任你装入合理的东西。电视音乐的概括性与音乐原有的广义的概括,己经在编导和作曲家多年的实践中,形成新的概念。主题音乐对电视全片的概括,具有画面和文字语言无法表达的境界,成为画面和文字语言的补充和延伸。
-
好莱坞名片透视周黎明著从电影欣赏到电影评论,中间有一条无形的鸿沟。超过这条沟,感性的观赏转化成理性的分析,休息和享受演变为对内涵和象征的挖掘,悠然自得的消遣平添几分工作的压力。但是,一旦进入真正“评论”的境界,得到的回报也成倍增加。比如斯特里普的作品,即使再不喜欢影片本身,从表演的角度看,一定值得玩味。
-
中国京剧史.下卷暂缺作者《中国京剧史(下)》也和上、中卷一样,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在长达十多年的编写过程中,除在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四川,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之外,还先后在北京、上海、烟台等地召开多次专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始终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和广大京剧工作者的支持与厚爱。这激励着我们全体编写人员克服困难、数易其稿,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将本书下卷编成,使全书得成完璧。
-
成龙的电影世界陈野等主编;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编成龙作为从港岛走向世界的银幕英雄,其成功的奥秘为世人瞩目。此书作为“成龙电影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来自国内电影界的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的研讨论文二十余篇,文章从成龙电影的创作过程、文化历史渊源、银幕形象塑造、叙事风格、成龙的表演艺术发展轨迹及人格魅力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多侧面的、全方位的探讨,观点鲜明,见解独特,分析深入浅出。此书除了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外,因其对成龙的成功经验进行的研究和总结,将对创作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
生存之镜姜依文编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实”存在。真实首先是一种哲学上的形而上学的假设,是人们观念的产物,是人类的理性为了达到对世界的理解而凭空创造出来的。它指的是一种绝对状态,是无法由人的实验或观察来证明的,科学也只是用某种假设近似地去描述世界。其次,在我们日常经验中所使用的“真实”的概念,是依附于一定条件之下的,没有这个条件,也就无所谓真实。任何一种所谓真实,都是某种方法的产物,方法决定结果,就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个体的经验决定着他们对真实的判断。比方说,如果世界是一个苹果,我们作为写生者,看到的只是苹果的-一个侧面,所以我们留在画纸上的素描,我们所看到的苹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至少苹果所承受的光线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都是真实的。在这里,我们需要对“纪录片”作一个界定。纪录片必然是真人真事,这是基础。我并不是反对在纪录片研究中用真实(性)的概念.我反对的是把它定为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使纪录片与新闻区别开来。纪录片不是新闻,虽然它有时候看起来与现在走俏的深度报道很像,但“焦点访淡”决不是纪录片。首先,纪录片不以追求时效为自己的目的,它追求一种历史价值。这并不是说,纪录片不可以追踪社会热点,有很多纪录片的成功恰恰是依靠这一点的,但这并不是它之成为纪录片的必要条件,而只是它获得关注的一个条件。其次,纪录片关心的并不仅仅是新闻事件,而是事件中人的心态,要落实到这一点上,并且要使它压倒一切,事件只是载体。就真实性的观念来讲,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指的是符合一个社会共同的道德文化价值体系的事件报道。获得这种共同观念的认可,就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新闻要求提供一个大众共享的价值标准的视野去判断事物的发生。所以,在一个文化体系之中的真实性.到另一个文化体系之中可能就会丧失掉这种真实性。比如,就艾滋病或某种在非洲流行的神秘病毒在人类中间的传播,科学主义的解释和从这种立场所作的报道,与具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这是上帝(神)的惩罚并以这种立场所作的报道,肯定是不一样的。而我们之所以认同前者的报道,是因为科学主义的立场是现代文明所选择的立场,是为现代大部分文明人所接受的,这就决定了它所具有的真实性。而纪录片关注的是人和人性,新闻中的真实性概念对于纪录片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人和人性来说,“真实”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词,它只是一个前提,重要的是我们对人和人性理解的程度,正是依靠这一点,使纪录片最终脱离新闻的领域,而与艺术接壤,所以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使用“创作”这样的字眼,新闻则是无法创作的。纪实手法近几年的崛起,看起来是,对纪录片以真实性为本质的支持,搞得我们拍纪录片,就只剩下跟踪拍摄、同期声、长镜头了,似乎非如此则不真实。其实这里有误区。纪实手法是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流程为追求的,然而,只要有电视机镜头的存在,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流程。在镜头面前,人物会有本能的表现欲,本能地隐恶扬善进行矫饰。事物的发展也会因为镜头的介入而产生变化。如《壁画后面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影机跟踪拍摄,那个患了癌症的毫无背景的农村孩子,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助吗?这是不言而喻的。上海东方台拍摄的《不了情》、《情未了》,由于记者的介入,使一个远在云南的知青的女儿回到上海与从未见过面的父亲相会。而在我看来、正是由于镜头的介入,使对女儿怀有温柔爱心却又极具自制力的父亲,与女儿——一个对大上海和父亲怀有梦一般美好想象的少女,无法建立起一种正常的父女关系,因为镜头横亘在中间,破坏了那种带有私密性的极敏感而脆弱的情感交流。编导希望看到父女相认涕泪纵横的场面,所以用镜头死死盯住,而结果却是,这种场面即便有可能出现也不会出现了,因为镜头只能加大了他们彼此间的陌生感。他们并不是演员。镜头里女儿毫无表情地在赞助厂商中间周旋,座谈,参观工厂……像个活道具。梦破灭了,本来想与父亲共同生活,现在却执意要回云南老家。我想,这中间摄像机镜头对一种微妙感情的粗暴介入是有责任的。镜头对事物的改变,这不是一个应该逃避的问题,而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不管是自觉地尽量隐藏镜头,还是自觉地让镜头直接参与事物的过程,如《望长城》,其实都是因为意识到镜头对自然生活流程的“破坏”性。前者是想尽量减少破坏的程度,并以镜头隐藏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其实完全地隐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想象的;后者则是化消极为积极,并以此营造另一种美学风格。只有充分意识到镜头对生活的介入以及后果,我们才能真正破除纪录片真实性的神话。在新闻报道,如“焦点访谈”中,记者往往也积极地介入事物之中,如农民卖糖难,教师发不出工资等等,由于记者的介入,可以使某个问题得到解决。但与纪录片镜头不同的是,他们的镜头代表的是以公众舆论出现的正义力量,是潜在的官方权威,寻求的是对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的维护,所以往往具有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而纪录片的镜头代表的却是一种具有个性的探寻和理解,关心的是心路历程,所以取乎视的视角,以便更好地和更深入地观察,正因为此,镜头对生活流程的影响才必须被关心和重视,“纪实不是真实”的命题只有在纪录片中才是有效的,溢出去就会无效。另一个方面,纪录片又不同于以虚构为本体的文学,虽然它们都是以探求人和人的生存为宗旨的,但审美目的不同。文学的虚构性,使它具有一种想象的自由度,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丹麦王子。在哈姆雷特身上,有着人类共通的人性,人性的优点和弱点,激情与彷徨,所以它提供给人们一个自居的空间,获得一种自恋的精神抚慰。纪录片由于有真人真事的限定而非精心挑选和修饰的演员,这就从理性上破坏丁自居的幻觉,在观众面前自始至终形成一道理性的屏障,把自己与片子隔离开来,所以纪录片提供的是一种观照,由观照对方而比照自身。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梦,一个白日梦,那么纪录片则是一面镜子,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从镜子中,我们理解人类自身的处境和状态。试以纪录片情有独钟的人与自然的题材为例。从《北方的纳努克》、《巴卡,丛林中的人们》到《摩梭人》、《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选取的都是与现代文明反差较大,离现代文明中心相对较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这种选取视角其实是根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这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物质文明的发达并不能成为心灵获取幸福的保障,甚至还破坏了这种保障,犯罪率、自杀率以及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等等,都促成了一种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社会思潮,欧洲文明中心的神话被打破,进化论的历史观受到质疑。在这种背景之下,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把眼光投射到原本认为是愚昧和落后的土著,去重新考察和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与自然的关系。20世纪是西方文化人类学获得极大发展的时期,并且影响到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它破除了种族优越和文化优越的观念,把西方现代文明放在一个与世界诸文明并列的环境下进行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现代文明圈之外的文明模式,成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参照和反思。正是由于这种大文化的背景,这类纪录片才由于一种人类生存的自我观照的需要而倍受瞩目。《藏北人家》结尾时的解说词这样说:“牧人的生活,就像他们手中的纺线一样,反复循环,循环反复,永远是那么和谐,那样恬静,那样淡远和安宁。”这里的潜台词是比照着现代文明中城市生活的喧嚣、浮躁、动荡而言的,它是说给文明人听的。然而,它却多少有一点迎合某种观念的嫌疑,并且它的断语下得太简明了,反而堵塞了观众多方位多层次进行理解和思索的可能性,等于是创作者自己画了张像来代替镜子的功能。动物世界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纪录片片种。它考察的是动物觅食、择偶、交配、生育、社交等一系列生存繁衍的过程。表面上看,动物是惟一的主角,实际上,它还有一个潜在的主角,这就是人类的眼睛。它实际上是处处比照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来理解动物界的,所以它提供的是另一种生存参照。这类片子之所以吸引观众,正是因为在动物身上,处处有人的投影,看动物,实际上是在看自己。所以这类片子往往不惜以一些人性化的形容词来形容动物,如聪明、伶俐、善良、活泼、腼腆、孤独等等。……
-
插图拾翠姜德明编著《插图拾翠:中国现代文学插图选》中以时间为序收从“五四”以后,至建国前夕为止的作品百余幅,其中以30年代的插图作品最多。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实际,一方面也反映了画家们在“五四”新潮的影响下,思想的解放和艺术上的成熟。他们敢于吸收外国艺术流派,并加以溶化改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我还注意到本书所收刘呐鸥、穆时英、杜衡、禾金等人的都市小说,即现派或新感觉派与心理分析小说,而梁白波、张光宇、陆志庠等配的插图亦用了象征派抽象派的现代主义手法,应和了原作的艺术风格。
-
大话西游宝典张立宪[等]编著《大话西游》几乎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国大众文化流行话语的一个重要题材,“大话西游”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在看完影片后的谈资了,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我们都能找到以“大话西游”为蓝本进行重新演绎的现实版本,人们在用一种亲切的甚至是暧昧的方式体验着“大话西游”所包含的时代文化精神——一种愤怒的诙谐、一种英雄主义的平民化、一种可爱的无可奈何……我们从网络上林林总总的“大话评点”与“大话版本”中集纳出这本《大话西游宝典》,笑笑别人,也让别人笑笑自己,而《大话西游》则是我们扮鬼脸时的最好面具。
-
影视鉴赏学习指导书徐长威 著《影视鉴赏学习指导书》是根据彭吉象先生主编的《影视鉴赏》一书而编写的。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学习、理解影视鉴赏方面的理论,为其欣赏电影、电视提供一点影视鉴赏的线索,引导其正确理解、欣赏高品位的影视作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其影视文化审美的需求也应得到满足,人们在期盼优秀影视作品大量出现的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影视作品的欣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