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史蒂芬·德洛姆 著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电影小子”一代中很年长的一位,他与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人,于1970年代为好莱坞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气象,引领新时代。科波拉以传奇般的《教父》“三部曲”(1972—1990)重振了片厂时代的辉煌,用《现代启示录》(1979)探索了越战中迷失的美国灵魂,并指导了美国电影目前十分杰出的一些演员,包括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他早已不再是听命于好莱坞大片厂的导演,而成为一位独立电影制片人。本书以创作折射人生,以人生透视创作,全面探讨了科波拉的电影成长之路——初创期、高峰期、成熟期、平稳期与逆生长期,以线性叙述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代导演宗师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那些经典之作背后发生的精彩故事。由此,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电影大师的艺术世界,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电影本身。
-
黑镜定位黄鸣奋 著位置批评是黄老师从其之前的著作《位置叙事学:移动互联时代的艺术创意》中延伸出来的。他将位置作为艺术批评的重要切入点,强调艺术视角随评论者和作品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黄老师从艺术功能、国际政治和生态观念的角度对科幻电影创意进行基本定位,阐述科技革命对科幻电影创意的影响,另外还分别研究了科技构成、科技超过、科技心理等在科幻电影创意中的呈现。
-
新亚洲视域下的当代印度电影及其启示汪许莹 著本书是从新亚洲视角探析当代印度电影的一本专著。伴随新亚洲的崛起,亚洲电影集体腾飞,印度电影以国内票房的绝对性优势以及在海外票房的不断斩获赢得亚洲其他国家的艳羡目光。在新亚洲视域下,构建亚洲共同体已成为亚洲各国共识,取得突出成绩的印度电影能否作为以及如何作为新亚洲视域下的电影范本予以借鉴、推广是本书的核心。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本书分为两部分,一是新亚洲视域下的当代印度电影发展本身,二是其启示。全书以新亚洲视域下的当代印度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建构高度俯瞰印度当代影像,揭示其繁荣发展背后的内外驱动力,在新亚洲视域下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评估其经验与教训,旨在为亚洲电影特别是中国电影的未来之路提供思考路径。
-
电影概论张霁月 编《电影概论》这本教材以专业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电影的世界,领略电影艺术的光影魅力,体会电影故事的百态人生,欣赏电影文化的博大多元。在具体的内容呈现上,既突出电影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又强调电影的艺术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本书主要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电影的基本元素”,主要介绍构成电影的“光”“色彩”“声音”,以及“画面构图”“镜头构图”等;第二部分“电影的一般创作过程”,主要从“剧作”“导演”“表演”“拍摄”“剪辑”等核心环节,介绍一部电影如何从文字成为视听合一的活动影像;第三部分“电影类型”,主要介绍世界电影百余年发展历史中**代表性的电影类型;第四部分“电影运动与电影流派”,主要介绍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意义深刻的电影运动和电影流派;第五部分“电影工业与电影产业”。主要以好莱坞电影工业和中国电影产业为核心,介绍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相关问题。
-
乐影共生胡奕颢 著《乐影共生:MV艺术与文化研究》是系统论述MV的学术专著。以大量国内外经典MV作品为案例,从梳理MV的前世今生出发,其间相较于已有研究增加了数字媒体时代中MV新的拓展,进而探讨MV的本体属性,再以视听艺术的蒙太奇本质划分其类型,并逐一分析其下包含的诸多子类型及其艺术特征,总结各自在主题意义、创意模式、音画关系、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归纳得出MV在主题与风格、创意与架构、镜头与节奏等方面的制作规律,并推论得出MV具有抒情之真、意境之美、时尚之快和叙事之微的美学价值,进一步阐述各自包含的美学内涵及其生成逻辑,由此拓展至文化研究领域,思考MV在通俗文化、消费文化及大众文化视野中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
经典与传承陈旸 编近年来,受到高度认可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本好书》《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大多源于对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的挖掘,它们既是对民族性文学文化符号的视听呈现,也是勾连历史、承载文化记忆、传承民族精神的图像体系。对这一类型的电视综艺节目进行梳理与分析,是当前文化类电视综艺延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善文学经典在当下电视研究中的新任务与新实践。本书从不同角度和视野对电视文艺的现象与困惑做出了阐释和思考,表现出新一代中青年学者关注当下的学术态度,以及可贵的批判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能力。
-
电影摄影师应用手册张会军 著《电影摄影师应用手册/高等教育电影专业系列教材》的研究、写作、出版的过程,对于中国电影摄影的教学、创作、普及、提高,具有直接的指导性作用,也反映了学院对电影学科的整体深入研究,其理论研究中所有涉及的问题,都是电影摄影创作需要注意和需要掌握及解决的问题。本专著的立项、研究、写作、出版,对学院的电影学学科建设,对电影摄影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电影创作实践教学体系的巩固,对电影创作及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成果。《电影摄影师应用手册/高等教育电影专业系列教材》包含大量的摄影技巧以及摄影理论,从基本的摄影美学、镜头语言到各种摄影技术理论、布光理论等等,包含大量的技术信息以及实用建议,每一部分的最后都总结出一个“摄影经验”供读者参考。
-
品剧杨洪涛 著新世纪的前 20 年,影视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电视剧被称为 “国剧”,它在某种意义上引领了社会思潮、审美文化和娱乐风向。20 年来,有走向成熟的剧作类型,如谍战剧、军旅剧、家庭伦理剧、古 装传奇剧;有引发热议的社会话题,如婆媳关系、亲子教育、家庭暴 力、多角恋情;有被奉为经典的品质之作,如《大明王朝 1566》《北 平无战事》《潜伏》;有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余则成、李达康、花 千骨、苏大强。电视剧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政治的左右、经济的起伏 和文化的兴衰。可以说,从电视剧的发展能够读懂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本书的结构分为上篇即文化评论篇和下篇即剧作评论篇。上篇是针对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创作、审美、教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现象进行相对宏观的审美批评;下篇是针对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中的一 些佳作和新作进行相对深入的文本分析。
-
非虚构电影制作艺术杰弗里·弗里德曼,罗伯特·爱泼斯坦,莎伦·伍德 著这本书反映了诞生一部电影的一步一步的实际的制作过程,同时,列举了许多实例,也包括了作者在制作影片中所犯的一些错误,读者可以从中学习与得到借鉴。作者对于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实例分析,以展示纪录片应对不同的挑战的一系列方法。同时,书中还包括了作者多年来所发现的一些有用的协议样本,以及作者在不同的电影制作阶段的项目建议书和脚本的摘录,以阐明电影的这些方面是如何和为什么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本书的特点应该就是作者本身非常丰富的创作经验,论述中经常会援引作者自己的创作经历。其中涉及如何确定选题,如何融资,需要多少资金,选择什么样的视觉风格,是否涉及哪些法律问题,怎么找到合适的发行渠道,针对这些问题,书中一一做了回答。
-
中国电视剧张国涛 著《中国电视剧:评价与评论》立足当前中国电视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播出平台竞争激烈的大背景,系统探讨了中国电视剧质量综合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将电视剧质量综合评价分为生产与传播两个阶段,深入梳理了电视剧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这是与其它电视剧质 量评价研究最大的不同之处。全书还将电视剧传播阶段的质量评价分为播前评价和播后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量化呈现,使得电视剧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既具有理论依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 收录于本书的“中国电视剧表演创作评价报告”、 “中国电视剧导演评价创作报告”是胡智锋教授应中国国际总公司张海潮总经理之约,并由做泽华本人带领硕士生组成的组建课题组为《全球电视剧产业报告2016》专门提供的一个子报告,从导演、表演角度切入电视剧质量评价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