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电视节目制作完全手册Herbert Zettl 著这是一本长销50余年、历经10次修订的电视节目制作全流程指南,超过400所世界知名院校的影视课程指定教材。作为在电视制作和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金牌教授,策特尔系统性地向读者介绍了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制作的所有技能:如何开发创意、撰写脚本,导演如何准备和展开执导工作,不同摄像机、话筒、灯光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何布置场景,如何选择镜头,有效画面如何构建,如何照明,如何控制声音,如何在拍摄过程中实时切换镜头,电视出镜人要掌握哪些表演技巧,现场制作和演播室制作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大型实况转播,拍摄结束后如何剪辑素材,等等。基于行业的zui新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深刻影响,此次新版从架构到内容都进行了大幅更新,采用全彩印刷,包括近400幅精美插图,其中既有各种技术设备的外观、不同镜头的构图效果,还有大量拍摄方案图,如特定场景的灯光设计、话筒布置,各类体育比赛、听证会、大型室外活动的摄制布局等,便于读者将书中所学准确、高效地应用于实际操作之中。
-
亚洲电影蓝皮书2019—2020周星,张燕 著本书集中考察了2019—2020年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伊朗、新加坡、菲律宾、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蒙古等亚洲国家的电影产业和创作现状,采用宏观的现象梳理和微观的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各国各地区电影的产业状况、创作情况、重要潮流、热点现象,并对各国各地区代表性的影片、影人做精要总结与梳理,对当下亚洲电影的产业和文化景观进行了兼具整体与细部的研究观照。
-
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家协会 著《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具备较高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可以帮助影视从业者和普通读者把握2020年度中国电影的整体艺术状况,引发读者对电影艺术层面诸多元素的深入思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资料价值。
-
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家协会 著《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从发展概况、投融资、产品分析、制片企业、影院院线、市场梳理、营销方式及网络电影发展等方面分析2020年电影产业发展路径。其中,研究分析制片企业及院线的章节为今年重点,制片公司、院线几乎全部亏损严重,如何给予其相关政策支持,如何指导其整顿整合以渡过难关,是整个电影行业关心的重点问题。这两章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为影人发声的精神,通过实地调研,直抒己见,针砭时弊,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的坚韧。鉴于本年度的特殊性,数据调研难度极大,《产业报告》作者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切实取得各类一手数据,为中国电影产业记录下了这必将载入史册的变革之年,故本年度报告极具学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
郭宝昌郭宝昌 著这是经典电视剧《大宅门》导演郭宝昌的z新创作——这次他不再用影视的方式,而是以一支文学家的笔,把自己真实传奇人生中所遭遇的那些难忘的奇人奇事,生动精彩地呈现在这本《都是大角色》里。 《都是大角色》以人物写作为主体,呈现了一组精彩绝伦、复杂生动的人物群像:隐身宅门的传奇武功高手和他的纨绔少爷徒弟;外表优雅美丽却在宅门里扭曲变形的小姐们;朴素善良、却在被自己卖入豪门又扶正当了太太的女儿面前畏首畏尾的奶奶;长得极丑倒守着最美的媳妇干着最美的活儿、一身坏毛病却极其善良懦弱的家仆;宅门花园里深藏的古琴文化和古琴大师;坚信共产主义却在时代车轮倾轧中逐渐失去自我、最终落入骗钱陷阱的偏执挚友……人性的复杂多面、人生的不可预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z大特色,这些丰富深沉的人物谱背后,是对时代、对命运、对人性的复杂体味和深刻感慨。 他们是被历史抛弃的小人物,他们都是生活里的大角色。
-
特效化装的泛应用王果,童浩原 著《特效化装的泛应用》从特效化装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出发,探究特效化装的传统应用,以及在新时代下电影中的运用;梳理新时代下特效化装的变化,从“实体化装”“实体与虚拟结合化装”“机械装备”三个方面向读者阐述特效化装的发展;分析新时代下电影市场对特效化装的新需求;指出新时代下特效化装的新特点;提出新时代下特效化装在多元文化中泛应用的广阔前景问题。《特效化装的泛应用》将从专业的角度纵观特效化装在电影市场中的现状,分析国外市场环境下特效化装的发展趋势与走向,以及探究当下特效化装技术在国内市场面临困境时所寻求突破的手段。
-
伟大的电影3罗杰·伊伯特 著,宋嘉伟,李钰 译《伟大的电影3》是世界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完结篇。在本书出版十六个月之后,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书中收录的100篇影评,被作者视为构成“伟大的电影”框架的最后基石,也见证了伊伯特如何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重启隔周一次的影评写作。在追问“究竟什么样的电影,才称得上伟大”的过程中,伊伯特重温了伯格曼的四部经典,重拾对喜剧电影兴致,甚至对一些争议作品重新下了判断。 入木三分的惊鸿一瞥带来了更深的愉悦和更大的反思。《伟大的电影3》中的伊伯特,是一位对自己品位相当自信的“自命不凡者”。他依然幽默,依然毒舌,还能感受到他正“时不我待”地将另类至极的佳品、屡被低估的影人、回怼粉丝的“敬语”统统塞进书中。罗杰·伊伯特证明了带着热情去观看电影,就可以开辟一条理解生活的路。
-
想象的能指克里斯蒂安·麦茨 著本书是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享誉学界的重要论著,全书分四个部分,致力于研究电影这种没有词语清单的语言,其方法融合了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将两者以巧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书名中的“想象”一词与“能指”一词的结合,清晰地宣告了著作所遵循的两种方法论。同时,“想象的能指”这一概念也精准地描述了电影的媒介本性,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第二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被公认达到了世界电影理论的高峰。
-
红色汕头系列连环画丛书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 著《黎明前的汕头》:1949年10月,国民党军胡琏残部加紧抢掠一番后,乘轮船和军舰由汕头港潮阳海门逃往台湾、金门等地。10月21日,将撤离的“台湾新军”十一师和十四师最后一批人员,准备炸毁汕头飞机场、水电厂、电信局和烧毁荣耀桥等主要交通、电讯设施,早有防范的中共地下组织领导汕头人民进行英勇的护城斗争。许多人义无反顾地参与进来,利用自身的谋略人脉,动员一切可动员的资源,为汕头的和平解放保驾护航。《英雄城市红色记忆》: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二次东征在这里撒下了红色的种子;“潮汕七日红”与旧军队分道扬镳,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诞生;即使在海岛一隅,镰刀锤头红旗也猎猎飘扬……谱写了多少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几番树帜思先哲,一统河山纪盛勋”,时间风过水流,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先辈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蛇岛地下尖兵》:从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统治下,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汕头市开辟了一个对敌斗争的第二战场。地下工作人员隐蔽在敌特腹地,战斗在敌人心脏,在这条无形的战线上,经历一个个险情,完成党交给的一件件任务。谍中谍,计中计。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繁华的汕头埠一隅,围绕绝密的红色交通站,每天都在上演隐蔽战线上“现实版”的无声战斗。从红色交通站成为党中央与苏区联系的生命线,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策动敌特起义,那些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勇士们以忠诚与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充满传奇色彩的壮歌。《永远的“阿姆”》:她的名字就是一个信仰、一面旗帜,如雷贯耳、家喻户晓。她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却成为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光明与黑暗血雨腥风的决战中,她是面临绝境的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主心骨与守护神。在十年地下工作中,她举重若轻、镇定自若地战斗在白色恐怖严重的地方,是党的重要领导人与重要核心机关信任的守门人和联络员。她是村里首位送子当红军的母亲,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她的儿子与女婿共4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工薪交了最后一次党费……“革命母亲”李梨英的事迹可歌可泣,“红军阿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血色大南山》: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35年,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坚持了8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有效地牵制了一部分国民党正规军,配合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其历史功绩永不可磨灭,青史长存。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岁月中,印刷、手写的革命标语何止千千万,但全国范围内的石刻革命标语群只有大南山一处。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群纵横几十公里,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革命石匠翁千也因此与这些石刻一起永垂不朽。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潮、普、惠大南山地区牺牲了867位革命烈士,深溪七烈士的事迹,是烈士们壮怀激烈、为理想献身的生动写照。
-
源流与嬗变李涛 著20世纪初,记录政治生活、历史、地理的电影短片即纪录片诞生于上海。此后,纪录片一直未停止对城市历史的记录和书写,触角深入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与社会生活,成为“时间的胶囊”,储存着时代的记忆。得风气之先的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纪录片的发祥地。本书撷取纪录片发展史中上海样本,以鲜活的纪录片为案例,附录鲜见的解说词,分析萌芽、勃兴、转折、奋进、开放等五个阶段纪录片作品的特质与取材转向,解读纪录片在讲述城市故事、传达时代精神、建构城市理想、形塑城市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