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影像突围张勇 著好莱坞非洲大片长期垄断着国人对非洲这片遥远大陆的想象,近年来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深入,中国电影人频繁走进非洲,打造了《战狼2》《红海行动》《万里归途》等国产大片,非洲由此成为中国观众新的视觉生长点。而在非洲,一批电影人逐渐从欧美文化霸权突围,创作了一批描写本土历史与现实经验的电影作品。《影像突围:非洲电影之光》是国内首部聚焦非洲影像文化的专著,通过中国之非洲、非洲之非洲、非洲与世界三个维度探索电影艺术在当代非洲文化发展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为读者呈现一个过去鲜少了解的非洲光影世界。
-
声音的重现[加] 弗洛伊德·E.图尔 著,戴雨潇 译本书详细介绍了声音的重现的各个环节,以及人耳对客观声音的主观感知的各种特性,并且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详细论述了人耳对音箱/耳机系统声音的主观感知与客观测试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的是人耳的听觉特性,包括人耳听觉极限/听觉阈限、不同人群的听音能力、人耳听觉可能受到的潜在干扰因素和主观听音测试的必要条件等内容;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在声音的重现过程中,音箱本身的声学特性、房间与音箱的相互作用,以及人耳对各个环节的主观感知的差异;第三部分通过大量实验和测试,论证人耳在主观感知时的共性,以及人耳主观感知与客观测试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家用立体声音箱、家庭影院音响、电影院音响、耳机、车载音响、录音室音响等各种常见的声音回放系统。本书罕见地以大量科学、客观的测试手段对声音的主观听感做了详尽的研究,回答了与声音的重现和理想听音系统搭建有关的大部分问题。本书适合声学、录音、音频工程等专业师生作为教程;也适合音乐、影视、现场演出等领域的音响技术专业人员巩固基础、查漏补缺;此外,音乐迷、Hi-Fi发烧友、音响DIY爱好者等也可通过本书获得专业的知识。
-
演员自我修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著《演员自我修养:创造角色》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继《演员自我修养》之后的重要作品。《演员自我修养》提出了其戏剧表演体系中的众基本概念,阐述应如何正确理解戏剧艺术,旨在引导演员通过发掘生活与艺术、自身与角色的相通之处,激发创作天性,进而自然真实地表演。本书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分析、总结,以三部经典戏剧《聪明误》《奥赛罗》《钦差大臣》作为表演指导实例,重在讲述从准备到排演的“创造角色”全过程,相对独立全面地展现了斯氏表演法则及其魅力。 作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斯氏体系包含很多非常实用的影视剧、戏剧表演技巧,如今成为世界各地培养演员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我国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表演专业教学的基础理论。
-
内容思维刘仕杰 著本书分析归纳了网络微短剧诞生的背景和原因,界定了网络微短剧的概念,对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长视频平台(爱奇艺、优酷、芒果TV、腾讯视频等)及B站、知乎等多元化入局者的微短剧布局进行了整体的概述,并针对短剧集的创作进行了细致说明,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微短剧的创作,同时还对微短剧行业产业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制作端、渠道端、衍生市场等现状,以及从微短剧具体的商业化摸索入手,包括付费、内容电商化、红人经济等,完整展现了微短剧的商业变现模式。
-
电影学院208 动画编剧大师课[英] 杰弗里·斯科特(Jeffrey Scott) 著,灵然创智 译这是一部由好莱坞传奇动画编剧根据毕生心得总结书写的经典教程,自出版以来一直被奉为“入行圣经”逾20年长销于世界各地。 作为一位经验老道的前辈,作者紧扣动画所独有的视听特点和“卡通逻辑”,重点选取亲自掌舵的成功案例《忍者神龟:来自X空间的匪徒》,手把手示范了动画剧本开发全流程,幽默生动地讲解各阶段写作的关键步骤,带你一步步将创意雏形打磨成结构丰满的专业剧本。每个环节均配有详实的一手档案范例,包括故事节拍表、分场大纲、“创作宝典”,甚至某一集完整剧本。 无论你是动画从业者,还是打算转换赛道的真人影视编剧,或是想提升故事力的漫画作者,这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必读指南。
-
热爱依旧郑希 著郑希,配音导演、配音演员,为动画《姜子牙》配音后正式进入二次元领域。 配音演员并非只要声线好听,更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卓越的共情能力、敏锐的生活观察能力。本书是郑希的从业经历回顾,分享了郑希配音心得、个人写真、演唱作品。读者可以一边欣赏精美写真,一边了解配音演员的工作。一切始于热爱,源于坚持,如今郑希依然活跃在影视产业的幕后,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发现并喜爱。 本书适合二次元爱好者、广播剧爱好者、声音作品爱好者、郑希粉丝收藏和阅读。
-
集群化、工业化、数字化史征本书针对国内影视基地发展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国外好莱坞、宝莱坞等影视基地目前发展的经验与动向,结合当前国内影视产业向着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在深入调研国内横店、青岛、上海、北京、无锡等主要影视基地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影视基地发展的新趋势:网络化、工业化和数字化。全书主要内容有:一、好莱坞影视基地发展动向,二、宝莱坞影视基地发展动向,三、国外影视基地发展与政策耦合研究,四、国内影视基地网络化。
-
情感机器王文斌著本书从文化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流行影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与价值反思。本书将影视艺术比喻为“情感机器”,尝试透视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及美学规程;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流行影视现象为研究对象,既包括电影和电视剧,也包括纪录片和综艺节目等;聚焦当代中国流行影视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类文化现象,即青年文化、怀旧文化、主流文化、草根文化和女性文化,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其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力求为中国影视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寓言之境朱晔祺《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等经典影片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已被公认为世界电影史上伟大的导演,而他作为电影改编者的身份却未得到充分关注。在库布里克从影40余年留下的13部故事长片中,11部由他从文学作品中选择进行改编。对他而言,改编不仅仅是一种取材方式,更是一种传达寓言式阅读体验的表达策略。本书围绕剧本手稿、笔记、信件等大量中文学界未曾披露的库布里克第一手材料进行研究,探讨库布里克电影改编观的形成、特征、意义,提出库布里克的电影改编以寓言方式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愈演愈烈的再现危机、叙事危机做出回应,不啻为对人类现实困境的有力反思和追问。本书融合电影史学、跨媒介理论、文学阐释等理论,为库布里克电影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也为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影像材质与电影理论新思维侯克明 王海洲 主编第六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本文集是对参与论坛的优秀论文的汇总,展示论坛优秀研究成果。本次论坛主要有两个论题:“影像材质:方法与观念”和“电影学:当代电影理论的创新与反思”,从众多论文中评选出18篇,展现了青年电影学生和学者对于电影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