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
-
影像的历史书写陈婷 著本书将纪录片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和方法,试图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不同阶段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所发生的变化,并以不同阶段极具代表性的若干部纪录片为例,分析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纪录片是如何通过创作者的镜头展现现实世界、“诉说”真相;二是在影像与民族国家形象建构的框架下,思考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认同、纪录片之于中国民众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贯穿整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纪录片叙述方式发生的变化。 对于纪录片而言,它也始终存在于一个空间之中并随时凸显自己与时代之间的联系。因此,本书采取文本分析以及相应的社会情境分析相结合的做法,同时也可以用三个词来进行概括:文本、文本情境以及创作文本的人。
-
交互界面设计周晓蕊 著本教材主要围绕交互界面设计的逻辑界面与物理界面设计展开,通过对交互界面设计两个主要设计环节的基础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手段及具体案例的讲解,给交互设计专业学生带来一部了解交互设计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并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性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等教育专业教材。交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型的设计类别,给用户带来全方位的、系统的和人性化的体验。本教材既可以用做为交互媒体设计方向的高等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交互设计自学者的初中级专业参考书。
-
互联网+电影吴曼芳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当时的我们或许还没意识到,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至此,我们开始正式拥抱“互联网+”时代,并鼓足干劲,全速前进。仅仅六年时间,“互联网+”的影响维度超乎想象,与互联网融合几乎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共识。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线下行业从“触网”逐渐发展到“深度融合”,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都出现深刻改变,这种融合发展为许多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迎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电影业也不例外。
-
影视制片 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陈晓春,张宏,王沁沁 著本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关于影视制片与市场营销管理的著作,作者基于实际操作,详细论述了影视剧项目运营的流程及其规律,从影视项目开发、剧本创作、项目的投资与融资到影视制作、市场运作与营销,其中既有深刻的理论研讨,又有实用的流程和方法,还有具体的案例剖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既是影视学著作,也是管理学著作;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业内的制片人、导演和编剧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影视制作管理领域工具书。
-
一场中二的冒险电影《刺杀小说家》剧组 著由路阳执导的电影《刺杀小说家》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在业界首次启用了全华班特效团队,全片制作历时五年。《一场“中二”的冒险——创作实录》是单读书系和电影《刺杀小说家》主创团队合作推出的出版物,国内首部原创电影书——资深记者采访、撰稿,专业设计师和电影主创团队共同选图、设计,全景式呈现了一部国内*特效电影的制作全程。 本书整体由文字和图片素材两部分有机构成。文字深入到整个拍摄制作过程的细节,包括特效制作的难点、演员和技术人员融入其中的思考;图片总量达五百余幅,呈现了大量视觉细节,补充了文字有限的示意功能,同时也是珍贵的幕后资料。
-
贾樟柯的世界让·米歇尔·付东1998年,贾樟柯凭借处女作《小武》崭露头角。他的电影以其现代性著称,风格源自对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关系的再创造、对新技术的创造性运用,以及对个人和十四亿人口的集体之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贾樟柯的电影敏锐地见证了影响中国和全世界的巨大变迁。《站台》《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及《山河故人》等影片勾勒出一条高度协调又不断更新的美学路线,耐心十足地在中国文化中构建中心位置,以独特的角度讲述二十一世纪的新故事。本书由著名的《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执笔,是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作品的重要著作。内容涵盖多篇*手访谈,涉及童年、工作、拍摄及合作者采访。另有主要作品的分析与评论,并收录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演讲全文。
-
看见孙卫卫 著本书分为十二个专题,结合中、美、英、法、德、意、俄、瑞典、波兰、巴西、印度、日、韩等国的100余部电影,对“存在”“自我”“命运”“文明”“自由”“平等”“正义”等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这些哲学问题都是与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生动,因此不仅可以给专业的哲学工作者和哲学教师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可以用作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也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可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既领悟哲学的智慧,也对电影的内涵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
永恒经典 艺术至上张春颖,郝琳 著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的跨文化研究团队致力于各国电影作品中的文化现象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本套系列丛书出版。该系列丛书将全面系统地呈现不同题材和主题的各国电影作品,以文化解读为主旨,整理和归纳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该研究将语言学及文学理论与电影作品评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的实用性,不仅为高校英语教师在相关课程的授课中提供多元文化教学的案例,也为广大的电影爱好者铺设一座热爱世界文化的桥梁。团队预计出版八本系列丛书,兼顾经典与畅销作品,选取精彩文化故事。其内容涵盖与文化主题相关的各国电影作品,以亚洲、欧洲、美洲、非洲为故事主要发生地,涉及多元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以及神话、艺术、旅游、同性等主题的各国电影荟萃。该系列丛书将以一部电影作品为撰写一至两篇文文化解析论文的形式结集出版。各卷主题如下:第一本:电影中的多元文化解读;(已出版) 第二本:电影中的商业文化解读; 第三本:电影中的神话故事解读; 第四本: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 第五本:电影中的神话故事解读; 第六本:电影中的旅游主题解读;第七本:电影中的宗教文化解读; 第八本:电影中的同性主题解读。本册为第五本:电影中的艺术主题解读。对电影的艺术文化追求,是电影创作者的永恒使命,也是无数影评人坚守的价值取向。本书选取的20余部电影作品,凸显艺术文化对于电影生命力的重要意义;而以文化维度来解读电影的艺术内涵,则是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的一种对经典电影的不同理解角度,有助于读者从短时的直观印象升华到艺术层面的享受,从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延伸了经典电影的生命力。
-
VR策划与编导王彦霞 著本书是关于VR 策划与编导的入门级教材,从VR 与普通影视的异同入手,对VR 的有关概念、分类、特点、关键技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传播与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有史、有论、有料、有趣,有故事,有分析,有案例,有建议。VR 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发展迅速,应用范围广泛,影视创作、游戏动漫、教育培训、视听广告、军事模拟、建筑设计、考古仿真等诸多领域都受益于VR 技术。在高等院校中,影视、计算机、电子工程等诸多专业都开设了VR 课程。在“媒介分众”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若想改变VR界重硬件、重技术、轻策划、轻叙事等情况,就需加强VR 的创作,提升VR 创意、编撰和叙事水平。
-
奉俊昊的全部瞬间[韩] 李东振 著,春喜 译韩国资深影评人李东振探索奉俊昊导演的作品世界,从奥斯卡*影片《寄生虫》到处女作《绑架门口狗》。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奥斯卡“四冠王”奉俊昊的所有作品。本书共由八章构成。*章包含对《寄生虫》的189 个场景的详细解说以及李东振对奉俊昊导演的访谈,同时还收录了作者对《寄生虫》的评论文章,可谓名副其实的对电影《寄生虫》世界的总整理。第二章收录了作者对《玉子》的评论文章,同时还包括李东振和奉俊昊导演针对《玉子》展开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到电影《玉子》有趣而多样的故事。第三章收录了作者对奉俊昊导演以及《雪国列车》原著作者、原著画家的访谈,向读者介绍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关于《雪国列车》从企划到*后作品完成的背后故事。第四至七章收录了《母亲》《汉江怪物》《杀人回忆》《绑架门口狗》的评论文章,加上对《雪国列车》的评论,这五篇评论均为作者全新创作,是2020年对奉俊昊导演探究的开始,读者可以邂逅对导演那些风格强烈的杰作盛宴的深入而有趣的洞察。第八章收录了关于《母亲》《汉江怪物》《杀人回忆》《绑架门口狗》和奉俊昊导演的访谈,向读者奉献了可以了解奉俊昊导演的人格魅力和作品世界的特殊的篇章。